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启蒙运动。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 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起点和 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 虞、钱玄同等。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 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 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 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主要倡导者李大钊,也相继发表文章,反对旧礼教、旧道德。他指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 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吴虞猛烈抨击封建宗法制度,高喊“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家 店的老英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 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学,并把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他提出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 义”,即: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真正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1918年5月,鲁迅发表 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 21教育网 新 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 化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 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的《星期评论》、《建设》、《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北京的《少年中国》、《曙光》、《新社会》;天津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湖南的《湘江评论》;成都的《星期日》;武汉的《武汉星期评论》;浙 江的《浙江新潮》,等等。“五四”前的进步社团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国民杂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湖南的 “新民学会”;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后一年中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工读互助团”;湖南的“文化书社”、“俄罗斯 研究会”;湖北的“利群书社”、“共存社”;广东的“新学生社”;天津的“觉悟社”,以及各地建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些报刊和社团的活动,传播了马克 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 变的重要标志之一。21cnjy.com蔡元培的北大时代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2-1-c-n-j-y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3月28日组织、发起“护国救党运动”,揭开4.12屠杀序幕。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1916年9月1日,身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收到中国驻法使馆转来的电报。电报是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长的范源濂发来的:聘请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www.21-cn-jy.com 由此,蔡元培最辉煌的时期到来,并且因为他对大学教育体系的创立,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中国教育史。 北大曾经的腐败: 这个范源濂,在1912年,当蔡元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时,曾聘他出任教育部次长。因为范源濂并不属于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因此蔡的邀 请在国民党内引起一些反对之声,但蔡元培坚持己见,说:“现在是国家教育创制的开始,要撇开个人的偏见、党派的立场,给教育立一个统一的智慧的百年大 计”。【来源:21cnj*y.co*m】 不想,四年以后,两人的位置刚好倒了过来,这回是任教育部长的范源濂来邀请蔡元培了。 以1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当时北京大学建校仅仅18年。京师大学堂,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硕果仅存的产物,成立初衷是痛感国家实力孱弱, 力图引进新学来振兴国势。但是,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己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文科那边有一个学生坐自用人力车(洋车)来上课……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两院是国会的参众两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版权所有:21教育】 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在 1919年,他曾这样说道:“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 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 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他对学生们说,“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当时的北大,被重新分为文、理、法三科,下面再分系;文科学长,相当于文学院院长。 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蔡是在 翻阅了十余本《新青年》后决意聘他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 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然而起初陈独秀并不领情。因为他正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心办杂志,而杂志是在上海办。但蔡的诚意和胸怀最终说服了陈独秀,使他决定将《新青年》搬到北京来办——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有了后来以北京为中心的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21·世纪*教育网 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 他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阐述了自己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 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 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在“兼容并包”的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各路学术精英。以文科为例,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到辜鸿铭、刘师 培、黄侃,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 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 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如开放女禁,给予女生同等入学权利),都要 经评议会同意。 21*cnjy*com陈独秀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其人一生功过至今仍是学界争议。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日本回国后创办的《青年杂志》(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1917年2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1917—1920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复辟与尊孔》、《偶像破坏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关于社会主义讨论》等著名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各个阶段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1921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1922年出版《独秀文存》,1924年出版《陈独秀先生讲演录》,1925年出版《字义类例》。1927年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叛徒刑13年,1937年8月被释放。同年出版《抗日战争之意义》、《实庵字说》。1938年出版《实庵自传》。1942年5月27日病逝。21·cn·jy·com胡适胡适(1891—1962),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昵称穈儿,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胡适也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多半是为国家发展崛起而发起。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62年在台北病逝。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白话文”更省钱1934年秋,胡适在北京大学讲课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赞扬。这时,一些醉心于文言文的学生不免对他的讲课生出抵触情绪,有一魏姓学生突然站起来质问道:“胡先生,白话文就没有丝毫的缺点吗?” www-2-1-cnjy-com 胡适微笑着对他说:“肯定是没有的。” 那位同学有些愤怒,激烈地反驳道:“肯定是有的!白话文语言不精炼,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不一定吧。”胡适沉思了一下,扶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扶眼镜后心平气和地说,“前几天行政院有一位朋友给我打电报,邀请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 政,决定不去,为这件事复电拒绝,复电就是用白话写的,看起来也很省字。你如果不信,那就请同学们根据我的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 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说完后,胡适让大家拿出笔纸,当场试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15分钟过后,他让同学们主动举手,报告用字数目,然后从中挑选出一份用字最少的电文稿。这则电文内容是: “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讲道,这份电文确实写得很简练,仅用了12个字。但是,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 “干不了,谢谢!” 胡适又解释道:“干不了”就含有“才疏学浅 ( http: / / www.21cnjy.com ),恐难胜任”之意,“谢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示了拒绝之意。由此看来,语言的精练与否,并不是白话、文言的差别。白话较之文言,更可以省字的。 【出处:21教育名师】 经过胡适这一精辟的阐述和热情的鼓励,那些原本对白话文不感兴趣的同学,都受到启迪和教育。“叫春”的诗 在文坛上,胡适和章士钊可是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头,他大力提倡白话文,章士钊则积极推崇文言文。一次,两人在北平偶然同席,闲谈之间,却说得颇为融洽,就合摄一影,并各 题词于其上。出人意料的是,章写的是白话诗,胡则题了一首七言诗。有人把这比作戏曲演员之“反串”,这也不失为文坛一则趣话。章赠胡的白话诗为: 21*cnjy*com 你姓胡来我姓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开口还是我的老腔; 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像片好作文学纪念章。 哈!哈!我写白话歪诗送给你,总算是俺老章投了降。 胡适的赠诗为: 但开风气不为师, 龚生此言吾最喜。 同是会开风气人, 愿常相亲不相鄙。 对于胡适提倡白话文,不满的大有人在。《暑期军官训练团日报》(蒋介石任团长)就发表了胡健中讥讽胡适的一首诗: 2·1·c·n·j·y 溽暑庐山胜会开, 八方名士溯江来。 吾家博士真堪道, 慷慨陈词又一回。 对此,胡适回以白话诗: 哪有猫儿不叫春, 哪有蝉儿不鸣夏, 哪有人儿不说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4.1 新文化运动 (配套练习)一、基础填空:1.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___________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深受西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思想观念影响的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发动了一场__________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915年,_______在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创办了《_______________》(后改名为《_______________》),高举“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大气,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_______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_____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__宣战。21·世纪*教育网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胡适提倡___________;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4.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________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2-1-c-n-j-y二、选择题:1.右图为北京大学校园里的一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3.“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是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上常见的春联内容,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完全失败 B.当时中国的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C.皇恩继续造福百姓 D.统治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没有彻底改变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青岛5.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进行最猛烈批判的是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6.九年级一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查找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有关资料,他们应选的刊物是( )A.《革命军》 B.《民报》 C.《新青年》 D.《警世钟》7.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B.鲁迅---系统提出文学革命主张,发表《狂人日记》C.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D.胡适——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8.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不包括( )A.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当时改变中国人精神面貌的需要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21教育网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②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革命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反对尊孔复古 D.主张民主共和11.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其中“民主”的含义是( )A.三民主义的“民权思想” B.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C.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12.《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 )A.《新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B. 《新青年》以民主、科学思想为其主旨C.《新青年》歌颂了十月革命 D. 《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当时文学革命的内容包括( ) ①提倡白话文 ②文学要为工农服务③使用简化字 ④建立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21cnjy.com14.近代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物中,从思想启蒙上探索革命新出路的应该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15.小明家里收藏了一册书(见右图),对该书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书创作最早可能在1915年B.该书是我国近代的第一篇白话小说C.该书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D.该书体现作者对旧道德旧礼制的猛烈批判16.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B.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C.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①“民主”和“科学” ②“自强”与“求富” ③ “民族”、“民权”、“民生”。据此回答17-19题。17.上述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 B.①③② C. ②①③ D.②③①18.上述探索涉及的近代中国著名救国运动中,不包括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9.下列运动中,从领导阶级来看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0.新文化运动中,儒家学说遭到了猛烈的抨击,历史上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 )21·cn·jy·com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清朝三、非选择题1.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www.21-cn-jy.com(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南制造总局 公车上书 起义军占领武昌楚望台军械库 《新青年》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请回答:(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简要说明主要原因。(3)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4)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1年10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10日,辛亥革命爆发。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材料二: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他(孙中山)的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些省份的地主绅士和商业界的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三:“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摘自孙中山《建国方略·自序》 2·1·c·n·j·y(1)你是如何理解“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的 ?(2)孙中山先生曾在其《遗嘱》中表达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意思。请利用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说明辛亥革命不能成功的的主要原因。(3)请具体说明孙中山先生所描述的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并由此解释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要性。参考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目《新文化运动》看视频,了解历史人物。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镜头1: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上的对联镜头1反映了说明什么问题?背景(1):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镜头2:袁世凯尊孔复古背景(2):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看视频,分析袁世凯为什么要“尊孔复古”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心。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背景(3):窃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影响的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社会状况依然很混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民主和科学的觉悟。——医国先医人!民主科学(德先生)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陈独秀《新青年》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观看视频,结合预习成果,分析归纳:1.主要口号:2.开始标志:3.代表人物:4.主要阵地:“民主”、“ 科学”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北京大学《青年杂志》的创办 《新青年》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1917年,每期的发行量已达1.6万份,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思考:1.《新青年》“新”体现在哪里?2.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青年,当你越读这本杂志时,你有怎样的感受?3.结合《新青年》的撰稿人和杂志内容,你认为该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方面有什么作用?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陈独秀鲁 迅胡 适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蔡元培讲坛上的教授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宽容》想一想:○ 为什么这样一所充满官僚气息的学校能够转变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北京?大学校风转变过程中,重要人物是谁?他倡导怎样一种学术氛围?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出新文学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资料:胡适在北京大学讲课的时候,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赞扬。一魏姓学生突然站起来质问道:“胡先生,白话文就没有丝毫的缺点吗?” 胡适微笑着对他说:“肯定是没有的。” 那位同学反驳道:“肯定是有的!白话文语言不精炼,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一位朋友给我打电报,邀请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 政,决定不去,为这件事复电拒绝,复电就是用白话写的,看起来也很省字。你如果不信,那就请同学们根据我的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他从中挑选出一份用字最少的电文稿。这则电文内容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讲道,这份电文确实写得很简练,仅用了12个字。但是,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试一试,想一想:○请你试用白话文帮胡适回一封电报。然后比较胡适的回答,说一说你的感受。○胡适为什么要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的电报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又解释道:“干不了”就含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之意,“谢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示了拒绝之意。文言文比较难懂,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接受、理解,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用白话文宣传新思想,更容易普及到民众中去。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请选择下列合适的词语来概括你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遗 憾难 过同 情不 解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镜头: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新文化运动中的道德革命镜头: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书影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小组合作: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温馨示:时间:3分钟;可以用“提倡……,反对……”的格式)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结合图片,谈谈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十七大报告四、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毛泽东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1)思想领域发生的这场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想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2)民主科学、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课堂小结: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口 号 民主、科学思想阵地 《新青年》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主要内容 “四提倡,四反对”性 质 思想启蒙运动意义课堂练习:见“配套练习”纸请不要转载!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1新文化运动 素材.doc 2.4.1新文化运动 配套练习.doc 2.4.1新文化运动.ppt 新文化运动标清-.mp4 袁世凯复辟帝制_标清.mp4 陈独秀 标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