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 6三、多过程问题的分析与求解 12【巩固提高】 16[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能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 的运动情况,能通过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 物体的受力情况。 2.能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联系牛顿运动 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分析求解有关动力学 问题。 3.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 思路和方法。 1、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主要问题:已知物体的 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 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即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然后用牛 顿运动定律把二者联系起来。 3、初步体会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 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知识分析]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两类问题: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则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规律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则可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2、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3、解题关键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4、注意问题:若物体受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作用,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若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常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时,通常以加速度 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物体所受的各力分解在x 轴和y 轴上,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两个方向上的合力分别产生各自的加速度,解方程组 Fx=ma, Fy=0.由运动学规律求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加速度的方向,从而确定合力的方向,不能将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混淆.题目中所求的力可能是合力,也可能是某一特定的力,均要先求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再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分力.(2022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一质量m=2kg小物块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后沿水平面再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若物块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斜面A、B两点之间的距离s=18m,斜面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斜面与水平面间平滑连接,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物块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3)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解答】解:(1)物块在斜面上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1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FN=mgcosθ滑动摩擦力f=μFN联立解得:a1=4m/s2(2)物块从A点滑到B点有:2as=vB2代入数据解得:vB=12m/s(3)在水平面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代入数据解得:tBC=4.8s答:(1)物块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2)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3)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4.8s。(2022秋 思明区校级期中)物流公司通过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下图所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l1=4m,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货物可视为质点,(cos24°=0.9,sin24°=0.4,g=10m/s2)。求:(1)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v的大小;(2)若货物滑离水平滑轨末端时的速度不超过2m/s,求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l2。【解答】解:(1)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θ=24°角,对货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θ﹣μmgcosθ=ma1代入数据解得:a1=2m/s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v2=2a1l1代入数据解得:v=4m/s;(2)货物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a2=μg10m/s2m/s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v2﹣v′2=2a2l2代入数据解得:l2=2.7m。答:(1)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v的大小为4m/s;(2)若货物滑离水平滑轨末端时的速度不超过2m/s,则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为2.7m。(2022秋 奉贤区校级期中)小型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遥控飞行器,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图,一架质量m=2kg的无人机从地面上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匀加速上升h=48m,历时t=4s。已知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自身重力的0.2倍,g取10m/s2。求该过程:(1)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及末速度大小;(2)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大小。【解答】解:(1)设无人机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a,末速度大小为v,则hv=at联立解得:a=6m/s2,v=24m/s(2)设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大小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f=ma且f=0.2mg联立解得:F=36N答:(1)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末速度大小为24m/s;(2)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大小为36N。(2022秋 城厢区校级期中)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1.0×103kg的汽车以v=27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11.25m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l=3m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1)求汽车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若路面宽L=6m,小朋友行走的速度大小v0=0.5m/s,求汽车在斑马线处等待小朋友过马路的时间。【解答】解:(1)汽车速度为v=27km/h=7.5m/s匀减速至停止的平均速度为m/s=3.75m/s根据平均速度有t1解得汽车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t1=3s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解得Ff=2.5×103N(2)小朋友过马路的时间t2解得t2=18s汽车在斑马线处等待小朋友过马路的时间为t=t2﹣t1=18s﹣3s=15s答:(1)汽车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3s,所受阻力的大小为2.5×103N;(2)汽车在斑马线处等待小朋友过马路的时间为15s。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1、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3、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弹力为零. (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上的张力为零.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当所受合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对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4、解题关键:正确分析物体运动情况,对临界状态进行判断与分析,其中处于临界状态时存在的独特的物理关系即临界条件.(多选)(2022秋 沈河区校级期末)如图,两轻质细绳拉直时与水平车顶夹角分别为60°和30°,物体质量为m,当小车以大小为2g(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则有关绳1和绳2的拉力大小,正确的说法是( )A.小车向左匀加速运动时,绳1的拉力大小为mgB.小车向左匀加速运动时,绳2的拉力大小为mgC.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绳1的拉力大小为mg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绳2的拉力大小为0【解答】解:AB、小车向左匀加速运动时,假设绳1没有拉力,绳2的拉力为F2,则水平方向F2cos60°=ma2竖直方向F2sin60°=mg联立解得:a2g小车的加速度为2g>a2g则绳1中没有拉力,且物体会飘起来,绳2的张力设为F2',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则F2'mg故A错误,B正确;C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假设绳2没有拉力,绳1的拉力为F1,则水平方向F1cos30°=ma1竖直方向F1sin30°=mg联立解得:a1g小车的加速度为2g>a1g则绳2中没有拉力,且物体会飘起来,绳1的张力设为F1',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则F1'mg故CD正确。故选:BCD。(2022春 浙江月考)如图所示,木板置于水平面上,木板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轻质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质量不计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秤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且弹簧秤所在直线与水平面也成30°,在木板上加水平推力,使整个装置做向右的加速运动,物体在斜面上相对静止(取g=10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因整体向右加速,故左右绳子对定滑轮的压力斜向右下方B.若加速度不变,增大弹簧秤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弹簧秤示数依然不变C.随着加速度的增加,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D.当加速度大于10m/s2时,物体会脱离斜面【解答】解:A、左右绳子拉力相等,故对定滑轮的压力竖直向下,故A错误;B、若加速度不变,则物体受到的绳子拉力不变,弹簧秤示数依然不变,故B正确;C、由于系统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故C错误;D、设物体刚好和斜面间的压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0代入数据可得a0故当加速度大于时,物体才会脱离斜面,故D错误。故选:B。(2022春 五华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木板与水平面成θ角,让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初速度v0=2m/s沿木板向上滑行,随着θ的改变,木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x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g=10m/s2,x的最小值为( )A.0.12m B.0.14m C.0.16m D.0.2m【解答】解: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木块的加速度为a,当木板与水平面成θ角时,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mgcosθ=ma,解得a=﹣g(sinθ+μcosθ),设木块的位移为x,有,根据数学关系知木块加速度最大时位移最小,,其中tanα=μ=0.75,可得α=37°,当θ+α=90°时加速度有最大值,且最大值,此时θ=90°﹣α=53°,加速度最大值为,,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021秋 镇江期末)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载着圆柱形光滑的空油桶,每个空油桶的质量均为m。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层只有一只桶C,自由地摆放在桶A、B之间,没有用绳索固定,重力加速度为g。则汽车( )A.匀速运动,B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B.向左加速前进,若加速度增大,则A和B对C的支持力可能同时增大C.向左加速前进,当加速度为时,B对C的作用力为零D.向右加速倒车,B对C的作用力可能为零【解答】解:A、若汽车匀速行驶,对C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设B对C的支持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可得:sinθ,所以θ=30°;同理可得,A对C的支持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水平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NBsin30°=NAsin30°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NBcos30°+NAcos30°=mg联立解得:NB,故A错误;BC、若汽车向左加速前进,以C为研究对象,则C受到的合力向左,A对C的支持力减小、B对C的支持力变大,当A对C的支持力为零时,C只受重力和B对C的支持力,如图2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tanθ=ma,所以加速度ag,所以当货车的加速度为g时,A对C的支持力为零,故BC错误;D.同理可知,向右加速倒车,加速度方向向右,A对C的支持力增大、B对C的支持力减小,当货车的加速度为g时,B对C的作用力为零,故D正确。故选:D。(多选)(2022 工农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倾角为37°的光滑楔形滑块A,质量为M=0.8kg。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楔形滑块A的顶端O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若滑块与小球在外力F作用下,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取g=10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5m/s2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0NB.当a=15m/s2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0NC.当a=5m/s2时,外力F的大小为4ND.当a=15m/s2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10N【解答】解:设加速度为a0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F合=Fcos37°=ma0,竖直方向:Fsin37°=mg,解得A、当a=5m/s2<a0时,小球未离开滑块,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为零,故A错误;B、当a=15m/s2>a0时,小球已经离开滑块,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零,故B正确;C、当a=5m/s2时,小球和楔形滑块一起加速,由整体法可知:F=(M+m)a=(0.8+0.2)×5N=5N,故C错误;D、当系统相对稳定后,竖直方向没有加速度,受力平衡,所以地面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即N=(M+m)g=(0.8+0.2)×10N=10N,故D正确.故选:BD。(多选)(2021秋 内江期末)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质量M=0.8kg,倾角α=37°.现有一质量m=0.3kg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斜面体上,随斜面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g=10m/s2),那么,水平推力F的大小可能为( )A.2N B.10N C.23N D.25N【解答】解:当物块恰好不相对斜面体向下滑动时,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mg=f1sinθ+N1cosθ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1sinθ﹣f1cosθ=ma1根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可得:f1=μN1联立解得:a1m/s2对整体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1=(M+m)a1,解得:F1=2N;当物块恰好不相对斜面体向上滑动时,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mg+f2sinθ=N2cosθ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2sinθ+f2cosθ=ma2根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可得:f2=μN2联立解得:a2=20m/s2对整体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2=(M+m)a2,解得:F2=22N。水平推力F的大小范围为:2N≤F≤22N,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三、多过程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当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较复杂,由多个过程组成时,要明确整个过程由几个子过程组成,将过程合理分段,找到相邻过程的联系点并逐一分析每个过程.联系点: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另外还有位移关系、时间关系等.1、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分析每个过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根据每个过程的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确定解题方法(正交分解法或合成法)及选取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注意前后过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及速度关系.2、注意:由于不同过程中力发生了变化,所以加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对每一过程都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分别求加速度.(2022秋 湖北期末)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则( )A.2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4s末物块的速度大小为4m/sC.前6s内物块距出发位置最远距离为9mD.6s末物块回到出发位置【解答】解:A、0~3s内,对物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F1﹣μmg=ma1,2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故A错误;B.3s末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3=a1t1=2×3m/s=6m/s3~4s内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2+μmg=ma2解得,物块在这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所以,4s末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4=v3﹣a2t2=6m/s﹣6×1m/s=0m/s,故B错误;C.4s末物块速度减为零,然后再反向加速,所以前6s内物块距出发位置最远距离为前4s内的位移12m=12m,故C错误;D.4~6s内,物块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3﹣μmg=ma3,解得6s内的位移为,所以,6s末物块回到出发位置,故D正确。故选:D。(2022秋 西安期末)如图是一小物体先从倾角为θ1=53°斜面滑下后再滑上倾角为θ2=37°的斜面运动过程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两斜面动摩擦因数均为μ,图中v未知,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则( )A.μ=0.5 B.v=8m/sC.沿斜面下滑位移为8m D.沿斜面上滑位移为10m【解答】解:AB.小物体沿53°倾角斜面滑下时,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1﹣μmgcosθ1=ma1上滑倾角为37°的斜面时,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2+μmgcosθ2=ma2其中,代入数据解得μ=0.5,v=10m/s,故A正确,B错误;CD.v﹣t图线与横轴所围区域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所以沿斜面下滑的位移为上滑的位移为,故CD错误。故选:A。(2022秋 汉中期末)北京冬奥会的举行在全国掀起了冰雪运动的热潮。如图所示为其中一个冰雪项目的简化图,倾角为37°长直轨道AB、CD与水平直轨道BC平滑连接,BC的长度为60m,CD的足够长,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距水平轨道高h=30m处的A点静止下滑,若滑板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25,sin37°=0.6,cos37°=0.8,g=10m/s2,整个滑动过程运动员不施加外力,不计空气阻力,求:(1)运动员在轨道AB上的加速度大小;(2)第一次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3)在CD轨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解答】解:(1)在AB段,对运动员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θ﹣μmgcosθ=ma1解得运动员在AB轨道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gsinθ﹣μgcosθ=10×0.6m/s2﹣0.25×10×0.8m/s2=4m/s2(2)AB轨道长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解得vB=20m/s(3)运动员在BC轨道上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2解得加速度大小为设运动员滑到C点的速度为vC,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解得vC=10m/s设运动员在BC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θ+μmgcosθ=ma3解得在CD段滑行的距离为答:(1)运动员在轨道AB上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2)第一次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20m/s;(3)在CD轨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6.25m。(2022秋 西安期末)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1日23时,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面上空开启发动机,实施降落任务。在距月面高为H=102m处开始悬停,识别障碍物和坡度,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先以a1匀加速下降,加速至v1=4m/s时,立即改变推力,以a2=2m/s2匀减速下降,至月表高度30m处速度减为零,立即开启自主避障程序,缓慢下降。最后距离月面2.5m时关闭发动机,探测器以自由落体的方式降落,整个过程始终垂直月球表面做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已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质量m=40kg,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6m/s2。求:(1)嫦娥五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面时的瞬时速度大小v2;(2)匀加速直线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3)匀加速直线下降过程推力F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1)距离月面2.5m时关闭发动机,探测器以自由落体的方式降落由2g′H3得:v2m/s=2m/s(2)匀减速下降高度为hm=24m加速与减速的位移之和x=102m﹣30m=72m匀加速的位移大小x加速=x﹣h=72m﹣24m=48m匀加速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m/s2=1m/s2(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代入数据解得:F=24N,方向竖直向上。答:(1)嫦娥五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面时的瞬时速度大小v2是2m/s;(2)匀加速直线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是1m/s2;(3)匀加速直线下降过程推力F的大小是24N,方向竖直向上。【巩固提高】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22秋 淮安期中)如图所示,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质量为m的擦窗工具,在竖直平面内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图中未画出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重力加速度为g,则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 )A.大小等于mg B.大小等于mgC.方向竖直向上 D.方向水平向左【解答】解:擦窗工具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力平衡,摩擦力与重力和拉力的合力F等大反向,对擦窗工具进行正视图的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重力与拉力的合力F大小为:Fmg,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则摩擦力的大小为mg,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022秋 越秀区校级期末)为使雨水尽快离开房屋的屋顶面,屋顶的倾角设计必须合理。某房屋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屋顶面光滑,倾角为θ,雨水由静止开始沿屋顶面向下流动,则理想的倾角θ为( )A.30° B.45° C.60° D.75°【解答】解:设屋檐的底角为θ,底边为L,注意底边长度是不变的。屋顶的坡面长度为s,雨滴下滑的加速度为a对雨滴受力分析,只受重力mg和屋顶对水滴的支持力N垂直于屋顶方向:N=mgcosθ平行于屋顶方向:ma=mgsinθ水滴的加速度a=gsinθ屋顶坡面的长度s由s得t,整理得:t,当θ=45°时t最短,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2022秋 兴庆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物块以初速度v0=10m/s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5m。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sin37°=0.6,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A.0.6 B.0.8 C.0.2 D.0.5【解答】解:设物块的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mgsin37°+mμgcos37°,结合运动学公式x,解得μ=0.5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2022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车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沿斜面下滑,在小车下滑的过程中,小车支架上连接着小球(质量也为m)的轻绳恰好水平。则外力F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 )A.mg B.2mg C.2.5mg D.3mg【解答】解:小车和小球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二者有相同的加速度。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水平拉力、重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其合力一定沿斜面向下,且大小 F合2mg对小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合=ma,得 a=2g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2mgsin30°=2ma可得:F=3mg,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多选题(共3小题)(多选)5.(2021秋 道里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内壁光滑的V形容器中,容器OA面竖直,OB面倾斜。若整个装置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小球和容器相对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向右的加速度有最大值B.球对OA面的压力可能为零C.球对OB面的压力可以为零D.球对OB面的压力会随加速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AB、设V形容器的底角为θ,当OA面的支持力为零时,加速度大小为a,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解得:a。所以要保持小球和容器相对静止,向右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加速度最大时球对OA面的压力为零,故AB正确;C、小球具有向右的加速度,所以OB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OB面的压力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D、以球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sinθ=mg,解得:F,可知OB面对球的支持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球对OB面的压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AB。(多选)6.(2021秋 西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车顶和水平地板成θ=53°角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质量为m=1kg小球和光滑车顶保持接触,轻绳处于伸直状态且和车顶平行,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车以7.5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时,小球和竖直车厢壁间无弹力作用B.当小车以7.5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和车顶间无弹力作用C.当小车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车顶受到小球的压力为2ND.当小车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车顶受到小球的压力为4N【解答】解:A.当小车以7.5 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向左,需要水平向左的合外力,所以小球和竖直车厢壁间一定有弹力作用,故A错误;B.设小球与光滑车顶没有弹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为a,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37°=ma解得:a=gtan37°=10×0.75m/s2=7.5m/s2,故B正确;CD.当小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sin37°+Ncos37°=maFcos37°﹣Nsin37°﹣mg=0代入数据解得:N=2N,故D错误,C正确。故选:BC。(多选)7.(2022秋 九龙坡区校级期末)如图甲所示,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像如图乙,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B.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C.木块经2s返回出发点D.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2m/s【解答】解:A、由图乙可知木块加速度大小为a=||=||m/s2=10m/s2故A正确;B、木块在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代入数据解得:μ=0.5故B错误;C、木块在下滑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代入数据解得:a′=2m/s2上升位移为xm=5m则下滑位移为x′=5m由位移—时间公式得x′a′t′2代入数据解得:t′s则木块返回出发点时间为t=t0+t′=1ss=(1)s故C错误;D、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a′t′=2m/s=2m/s故D正确。故选:AD。三.计算题(共3小题)8.(2022秋 南通期末)如图所示,解放军战士在水平地面上拉着轮胎进行负荷训练,运动过程中保持绳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恒为θ,轮胎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1)若地面对轮胎的阻力大小为f,当轮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求绳中的拉力T;(2)若训练的过程中,为确保轮胎不飞离地面,求绳中拉力的最大值Tm;(3)若地面与轮胎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战士以(2)中的最大拉力由静止拉动轮胎,经过时间t后松开绳子,求轮胎停止运动前通过的总路程s。【解答】解:(1)以轮胎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水平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Tcosθ=f解得:T;(2)当地面对轮胎的支持力为零时拉力最大,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Tmsinθ=mg解得:Tm;(3)战士以(2)中的最大拉力由静止拉动轮胎,地面对轮胎的支持力为零、摩擦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mcosθ=ma解得:a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s1;去掉拉力时的速度大小为:v=at去掉拉力后的加速度大小为:a′=μg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去掉拉力后的位移:s2解得:s2轮胎停止运动前通过的总路程s=s1+s2解得:s。答:(1)若地面对轮胎的阻力大小为f,当轮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绳中的拉力为;(2)若训练的过程中,为确保轮胎不飞离地面,则绳中拉力的最大值为;(3)轮胎停止运动前通过的总路程为。9.(2022秋 海珠区校级期末)今年冬天新冠病毒开始肆虐,大家要勤洗手,戴口罩,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广州市的餐馆里,出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他们担负起送餐的职责。送餐时,餐盘被放在水平托盘中央,边缘不与护栏接触。某时刻,某餐馆正在一动不动地“休息”的机器人小美,在得到送餐指令后,沿预定的路径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他的速度大小为v=1m/s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处站着一位顾客,于是立即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顾客前及时停下。若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2a1,小美运动的总时间为t=3s。(不考虑反应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美减速运动的时间t2和运动的总距离;(2)为使制动时,餐盘不会与水平托盘发生相对滑动,餐盘与托盘间的静摩擦系数μ至少为多少?(静摩擦系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之比。)【解答】解:(1)根据题意,设加速和减速的时间分别为t1、t2,由运动学公式v=v0+at可得:v=a1t1;v=a2t2又有:t1+t2=t解得:t2=1s由运动学公式可得,运动的总距离为:m=1.5m(2)根据公式,有:代入数据解得:制动时,餐盘不相对支架滑动,设餐盘质量为M,最大静摩擦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2又有f=μMg解得μ=0.1答:(1)小美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s,运动的总距离为1.5m;(2)餐盘与托盘间的静摩擦系数μ至少为0.1。10.(2022秋 顺义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位滑雪者与装备的总质量为75kg,以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直线滑下,山坡倾角为30度,在5s的时间内滑下了60m。(g取10m/s2)求:(1)滑雪者下滑加速度a的大小;(2)滑雪者受到阻力f的大小。【解答】解:(1)滑雪者沿山坡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解得 a=4m/s2(2)对滑雪者进行受力分析:滑雪者在下滑过程中,受到重力mg、山坡的支持力FN 以及阻力Ff 的共同作用。以滑雪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沿山坡向下方向有:mgsinθ﹣Ff=ma垂直于山坡方向有:FN﹣mgcosθ=0解得 FN=375N≈650N;Ff=7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与装备对雪面的压力大小 FN′=FN=650N答:(1)滑雪者下滑的加速度为4m/s2;(2)人与装备对雪面的压力是650N,滑雪者受到的阻力是75N。四.解答题(共1小题)11.(2022秋 太原期末)俯式冰橇的一段赛道可简化为两端高度差h=10m、长度L=100m的直斜坡。某时刻,运动员从赛道的起点开始,以平行赛道的恒力F推动质量m=20kg的冰橇由静止沿斜坡向下运动,3s时冰橇发生的位移为18m,然后立即(时间不计)登上冰橇与冰橇一起沿直线运动直到赛道的末端。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M=60kg,冰橇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设运动员登上冰橇前后冰橇速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赛道倾角θ的cosθ=1,sinθ=0.1,求:(1)运动员推冰橇的恒力F的大小;(2)运动员到达赛道末端时冰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运动员登上冰橇前冰橇的加速度大小为a1,登上冰橇时冰橇的速度为v1,有,v1=a1t1解得运动员登上冰橇前,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sinθ﹣μmgcosθ=ma1解得F=70N(2)运动员登上冰橇后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m)gsinθ﹣μ(M+m)gcosθ=(M+m)a2到达赛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2,有,L=x1+x2解得答:(1)运动员推冰橇的恒力F的大小70N;(2)运动员到达赛道末端时冰橇速度的大小15m/s。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 4三、多过程问题的分析与求解 7【巩固提高】 9[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能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 的运动情况,能通过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 物体的受力情况。 2.能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联系牛顿运动 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分析求解有关动力学 问题。 3.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 思路和方法。 1、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主要问题:已知物体的 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 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即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然后用牛 顿运动定律把二者联系起来。 3、初步体会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 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知识分析]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两类问题: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则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规律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则可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2、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3、解题关键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两个桥梁——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4、注意问题:若物体受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作用,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若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常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时,通常以加速度 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物体所受的各力分解在x 轴和y 轴上,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两个方向上的合力分别产生各自的加速度,解方程组 Fx=ma, Fy=0.由运动学规律求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加速度的方向,从而确定合力的方向,不能将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混淆.题目中所求的力可能是合力,也可能是某一特定的力,均要先求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再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分力.(2022秋 天河区校级期中)一质量m=2kg小物块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后沿水平面再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若物块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斜面A、B两点之间的距离s=18m,斜面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斜面与水平面间平滑连接,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物块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3)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2022秋 思明区校级期中)物流公司通过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下图所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l1=4m,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货物可视为质点,(cos24°=0.9,sin24°=0.4,g=10m/s2)。求:(1)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v的大小;(2)若货物滑离水平滑轨末端时的速度不超过2m/s,求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l2。(2022秋 奉贤区校级期中)小型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遥控飞行器,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图,一架质量m=2kg的无人机从地面上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匀加速上升h=48m,历时t=4s。已知无人机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自身重力的0.2倍,g取10m/s2。求该过程:(1)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及末速度大小;(2)无人机受到的升力大小。(2022秋 城厢区校级期中)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1.0×103kg的汽车以v=27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11.25m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l=3m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1)求汽车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若路面宽L=6m,小朋友行走的速度大小v0=0.5m/s,求汽车在斑马线处等待小朋友过马路的时间。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1、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3、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弹力为零. (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上的张力为零.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当所受合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对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4、解题关键:正确分析物体运动情况,对临界状态进行判断与分析,其中处于临界状态时存在的独特的物理关系即临界条件.(多选)(2022秋 沈河区校级期末)如图,两轻质细绳拉直时与水平车顶夹角分别为60°和30°,物体质量为m,当小车以大小为2g(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则有关绳1和绳2的拉力大小,正确的说法是( )A.小车向左匀加速运动时,绳1的拉力大小为mgB.小车向左匀加速运动时,绳2的拉力大小为mgC.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绳1的拉力大小为mg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绳2的拉力大小为0(2022春 浙江月考)如图所示,木板置于水平面上,木板上固定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轻质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质量不计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秤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且弹簧秤所在直线与水平面也成30°,在木板上加水平推力,使整个装置做向右的加速运动,物体在斜面上相对静止(取g=10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因整体向右加速,故左右绳子对定滑轮的压力斜向右下方B.若加速度不变,增大弹簧秤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弹簧秤示数依然不变C.随着加速度的增加,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D.当加速度大于10m/s2时,物体会脱离斜面(2022春 五华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木板与水平面成θ角,让木块从木板的底端以初速度v0=2m/s沿木板向上滑行,随着θ的改变,木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x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g=10m/s2,x的最小值为( )A.0.12m B.0.14m C.0.16m D.0.2m(2021秋 镇江期末)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载着圆柱形光滑的空油桶,每个空油桶的质量均为m。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层只有一只桶C,自由地摆放在桶A、B之间,没有用绳索固定,重力加速度为g。则汽车( )A.匀速运动,B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B.向左加速前进,若加速度增大,则A和B对C的支持力可能同时增大C.向左加速前进,当加速度为时,B对C的作用力为零D.向右加速倒车,B对C的作用力可能为零(多选)(2022 工农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倾角为37°的光滑楔形滑块A,质量为M=0.8kg。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楔形滑块A的顶端O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若滑块与小球在外力F作用下,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取g=10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5m/s2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0NB.当a=15m/s2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0NC.当a=5m/s2时,外力F的大小为4ND.当a=15m/s2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10N(多选)(2021秋 内江期末)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质量M=0.8kg,倾角α=37°.现有一质量m=0.3kg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斜面体上,随斜面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g=10m/s2),那么,水平推力F的大小可能为( )A.2N B.10N C.23N D.25N三、多过程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当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较复杂,由多个过程组成时,要明确整个过程由几个子过程组成,将过程合理分段,找到相邻过程的联系点并逐一分析每个过程.联系点: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另外还有位移关系、时间关系等.1、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分析每个过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根据每个过程的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确定解题方法(正交分解法或合成法)及选取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注意前后过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间关系、位移关系及速度关系.2、注意:由于不同过程中力发生了变化,所以加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对每一过程都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分别求加速度.(2022秋 湖北期末)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则( )A.2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4s末物块的速度大小为4m/sC.前6s内物块距出发位置最远距离为9mD.6s末物块回到出发位置(2022秋 西安期末)如图是一小物体先从倾角为θ1=53°斜面滑下后再滑上倾角为θ2=37°的斜面运动过程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两斜面动摩擦因数均为μ,图中v未知,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则( )A.μ=0.5 B.v=8m/sC.沿斜面下滑位移为8m D.沿斜面上滑位移为10m(2022秋 汉中期末)北京冬奥会的举行在全国掀起了冰雪运动的热潮。如图所示为其中一个冰雪项目的简化图,倾角为37°长直轨道AB、CD与水平直轨道BC平滑连接,BC的长度为60m,CD的足够长,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距水平轨道高h=30m处的A点静止下滑,若滑板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为0.25,sin37°=0.6,cos37°=0.8,g=10m/s2,整个滑动过程运动员不施加外力,不计空气阻力,求:(1)运动员在轨道AB上的加速度大小;(2)第一次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3)在CD轨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2022秋 西安期末)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1日23时,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面上空开启发动机,实施降落任务。在距月面高为H=102m处开始悬停,识别障碍物和坡度,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先以a1匀加速下降,加速至v1=4m/s时,立即改变推力,以a2=2m/s2匀减速下降,至月表高度30m处速度减为零,立即开启自主避障程序,缓慢下降。最后距离月面2.5m时关闭发动机,探测器以自由落体的方式降落,整个过程始终垂直月球表面做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已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质量m=40kg,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6m/s2。求:(1)嫦娥五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面时的瞬时速度大小v2;(2)匀加速直线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3)匀加速直线下降过程推力F的大小和方向。【巩固提高】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22秋 淮安期中)如图所示,吸附在竖直玻璃上质量为m的擦窗工具,在竖直平面内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图中未画出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重力加速度为g,则擦窗工具所受摩擦力( )A.大小等于mg B.大小等于mgC.方向竖直向上 D.方向水平向左2.(2022秋 越秀区校级期末)为使雨水尽快离开房屋的屋顶面,屋顶的倾角设计必须合理。某房屋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屋顶面光滑,倾角为θ,雨水由静止开始沿屋顶面向下流动,则理想的倾角θ为( )A.30° B.45° C.60° D.75°3.(2022秋 兴庆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物块以初速度v0=10m/s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5m。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sin37°=0.6,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A.0.6 B.0.8 C.0.2 D.0.54.(2022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车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沿斜面下滑,在小车下滑的过程中,小车支架上连接着小球(质量也为m)的轻绳恰好水平。则外力F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 )A.mg B.2mg C.2.5mg D.3mg二.多选题(共3小题)(多选)5.(2021秋 道里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内壁光滑的V形容器中,容器OA面竖直,OB面倾斜。若整个装置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小球和容器相对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向右的加速度有最大值B.球对OA面的压力可能为零C.球对OB面的压力可以为零D.球对OB面的压力会随加速度的改变而改变(多选)6.(2021秋 西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车顶和水平地板成θ=53°角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质量为m=1kg小球和光滑车顶保持接触,轻绳处于伸直状态且和车顶平行,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车以7.5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时,小球和竖直车厢壁间无弹力作用B.当小车以7.5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和车顶间无弹力作用C.当小车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车顶受到小球的压力为2ND.当小车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车顶受到小球的压力为4N(多选)7.(2022秋 九龙坡区校级期末)如图甲所示,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像如图乙,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10m/s2B.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C.木块经2s返回出发点D.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2m/s三.计算题(共3小题)8.(2022秋 南通期末)如图所示,解放军战士在水平地面上拉着轮胎进行负荷训练,运动过程中保持绳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恒为θ,轮胎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1)若地面对轮胎的阻力大小为f,当轮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求绳中的拉力T;(2)若训练的过程中,为确保轮胎不飞离地面,求绳中拉力的最大值Tm;(3)若地面与轮胎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战士以(2)中的最大拉力由静止拉动轮胎,经过时间t后松开绳子,求轮胎停止运动前通过的总路程s。9.(2022秋 海珠区校级期末)今年冬天新冠病毒开始肆虐,大家要勤洗手,戴口罩,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广州市的餐馆里,出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他们担负起送餐的职责。送餐时,餐盘被放在水平托盘中央,边缘不与护栏接触。某时刻,某餐馆正在一动不动地“休息”的机器人小美,在得到送餐指令后,沿预定的路径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他的速度大小为v=1m/s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处站着一位顾客,于是立即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顾客前及时停下。若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2a1,小美运动的总时间为t=3s。(不考虑反应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美减速运动的时间t2和运动的总距离;(2)为使制动时,餐盘不会与水平托盘发生相对滑动,餐盘与托盘间的静摩擦系数μ至少为多少?(静摩擦系数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之比。)10.(2022秋 顺义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位滑雪者与装备的总质量为75kg,以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直线滑下,山坡倾角为30度,在5s的时间内滑下了60m。(g取10m/s2)求:(1)滑雪者下滑加速度a的大小;(2)滑雪者受到阻力f的大小。11.(2022秋 太原期末)俯式冰橇的一段赛道可简化为两端高度差h=10m、长度L=100m的直斜坡。某时刻,运动员从赛道的起点开始,以平行赛道的恒力F推动质量m=20kg的冰橇由静止沿斜坡向下运动,3s时冰橇发生的位移为18m,然后立即(时间不计)登上冰橇与冰橇一起沿直线运动直到赛道的末端。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M=60kg,冰橇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设运动员登上冰橇前后冰橇速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赛道倾角θ的cosθ=1,sinθ=0.1,求:(1)运动员推冰橇的恒力F的大小;(2)运动员到达赛道末端时冰橇速度的大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原卷版).docx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