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自学生字词,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诗句的分析品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并学会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现实生活,理解诗歌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多角度品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点拨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旅途中沿路遍布旖旎的风景,但同时也会有山一程水一程的艰难跋涉;旅途中会有晴空万里,也少不了风雨交加。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谓“阳光总在风雨后”,那么当风雨挫折来了,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是苦苦抱怨还是迎难而上呢?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看看诗人是怎么做的呢?又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检测预习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诗人、作家,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地主家庭。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7月,完成诗歌《自由颂》,造成一定影响。1819年7月,写出诗歌《乡村》。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1821年,完成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5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36年10月,完成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曾两度被流放,却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1827年2月10日,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因与人决斗负伤而死,年仅38岁。
创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但即便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也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依旧热爱生活、执着的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于是他便用劝告的口吻,娓娓道来这丰富的人生哲理:遭遇挫折时要善于忍耐,要永远怀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分情境演读诗歌多角度加深理解
明确:先自读课文两分钟,大致了解之后分小组设情景演读诗歌,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师范朗读。
预设一下几种场景:
(1)内心独白:要读出自勉之情
(2)馈赠好友:要读出安慰、劝诫之情
(3)把酒高歌,动情演讲:饱含情感,有肢体动作和眼神传达
目的是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从不同的角色和心态演绎诗歌内容,加深理解,提高诗歌感染力。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划分节奏
辅以配乐全班一起有感情的集体朗读诗歌,目的是规范阅读标准,调动全班积极性
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明确诗歌两节所讲的内容
诗的第一节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生真谛。
合作探究,深入感悟
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含义?(先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
明确:“假如”是一种假设,“欺骗”指的是生活中的现实情况背离了你心底的想法。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生活中因遭遇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与理想脱节。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生活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真实状况,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愤慨无奈,诉说人生的不幸,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的人生态度依然要积极乐观。
再读课文,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认为应该怎么做呢?画出原文并概括(同桌讨论)
明确:“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须要镇静”“相信吧”
定位诗歌的第一节,诗人阐明当生活欺骗你的时候,面对挫折,要采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苦难都将过去,终会迎来美好幸福的未来。(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同样欢乐也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
语言赏析
既然“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为什么又会出现“现在却常是忧郁”的情况呢?是否前后矛盾呢?
明确:两者并不矛盾,是人生所必经的两个阶段
首先,对待生活我们应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永远相信明天是美好的 相信风雨之后终见彩虹。其次,生活中常常有挫折与失意、痛苦与悲伤,这是不可避免的,也必然会承受短暂的忧郁和不愉快。
怎样理解末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明确: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极为普遍的感觉。诗人的意思是: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 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
一方面诗人是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作者通过表明他的人生态度,想要告诫、叮嘱我们什么呢?
明确: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积极乐观面对困难,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要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拓展延伸
赏析其他和本诗主题相同的诗歌,比较阅读,加深理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课堂小结
师生分享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挫折,说说自己都是怎么应对的。
2、举例展示一些励志人物的故事,将文中的哲理与现实相联系,如张海迪、海伦·凯勒、贝多芬、司马迁、苏轼等。
结束语:当你扬帆起航,也许暴风雨骤起,随时会打翻你的小舟。但请不要放弃,因为风雨之后,眼前便会出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天水一色。一个人最大的勇气,不是打败、征服别人,而是打败、征服自己的意志,所以当你遇到挫折时,应大声喊出:困难,我不怕!生活,我来啦!
请带着普希金的亲切叮嘱,勇敢的面对生活。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请仿照课文的写作特点,以“假如…(某物)…(欺骗、启发、感动、打击)了你”为题,写一首小诗,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