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统编版 七年级下第一节 法律为我们护航新知导入对未成年人保护仅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有法律保护。法律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运用法律手段消除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净化社会环境,法律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一节 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目标政治认同:感受党和政府及各方力量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做出的关爱和保护。道德修养:(1)了解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2)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法律意识: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责任意识:(1)树立法治意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遵守法律,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教学重点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教学难点 理解六种保护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5-10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未成年人的含义?2、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3、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4、我国是怎样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5、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是什么?6、我们应怎样珍惜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自学导航新知讲解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运用经验在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享受哪些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①设立少年法庭,未成年人犯罪不公开审判;②发生危险时优先保护未成年人;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赋予校车优先通行权。未成年人的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知识探究探究分享(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哪些?①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②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③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2)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①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要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关注和爱护;②未成年人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知识探究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受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当未成年人受到不法侵害时,他们往往意识不到,或者即使明知如此,也没有足够能力来保护自己。鉴于此,未成年人需要受到特殊保护。特别提醒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了解人类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和关爱的历史进程,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关爱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相关链接知识探究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2)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知识拓展为什么保护未成年人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①抚养和关爱儿童是人类发展的基石,对儿童权益的保护是“人”的价值、资格、尊严等得以确认的起点。②儿童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未来,儿童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公平和进步的重要指标。③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知识归纳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二、感受法的关爱新知讲解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视频探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 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 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各级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细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强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同时明确学校幼儿园的报告制度;对监护人监护、校园安全、学生欺凌、学习负担等问题 ,均有涉及。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主体等作出明确规定。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相关链接通过对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具体法律条文的了解,使我们知道国家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公正,制定一系列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形成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切实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①我国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②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知识探究①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②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③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④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⑤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⑥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其中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的要求知识拓展(1)你还知道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探究分享①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第十四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三条:对被拘留、逮捕以及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别进行。④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约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探究分享(2)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①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并没有违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④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正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中“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具体体现。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政策措施视频探究我国是怎样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知识探究①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②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③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相关链接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①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类型 地位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学校保护 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学校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网络保护 网络保护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政府保护 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司法保护 司法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知识归纳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的地位探究分享①小强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职责,没有做好对小强的抚养、教育和保护工作。②网吧老板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没有积极履行社会保护的职责。(1)你如何看待小强的父母和网吧老板的行为?探究分享①小强可以寻求亲戚朋友、老师或学校、当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教育部门或人民政府的帮助。②情节严重的可以上法院提起诉讼。(3)如果你是小强的同学,你愿意给他提供哪些帮助?①帮助小强补习功课,增强其自信心。②主动热情地和小强交往,邀请他参加集体活动,远离不良诱惑。③给小强普及法律知识,让他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针对父母的行为,小强可以向谁求助?面对特殊保护,我们青少年怎么做?(1)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2)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知识探究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2023年3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强调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依法依规予以问责。上述举措( )①凸显了政府在防控青少年近视工作中的责任 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③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 ④将确保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不再受损害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A课堂练习2、2023年3月,“两高”报告(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在谈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时,两份报告均提到同一个词:零容忍。同时,“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公益诉讼案”写入两高报告。对此,以下几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你赞同的是( )①小善:“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②小锦:“未成年人文身写入‘两高’工作报告有点小题大做”③小军:“遏制未成年人文身,还需要全社会合力共治”④小海:“法治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D课堂练习3、2023年教育部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升级”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此举( )①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平安校园 ②旨在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③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保护 ④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D课堂练习4、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显示:从2011年开始中国定期开展“护苗”行动,一方面深层清理网上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另一方面培育“护苗”品牌,开展正面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护苗”行动( )①是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②目的在于限制未成年人上网,避免其受到不法侵害③落实了网络保护责任,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④是为了发展数字经济,发挥网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课堂练习法律为我们护航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感受法的关爱未成年人的含义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保护未成年人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六道防线青少年如何面对特殊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板书设计材料一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取消了原《中学生守则》中的“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等要求;公安机关对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积极治理,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了防线。材料二 法律研究小组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发现其中创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对保护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合法权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予以重点关注。(1)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请简要分析这么做的原因?(2)有小组成员认为:“法律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就能解决未成年人的网瘾问题。”请你评析这一观点。作业布置参考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③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2)①这一观点是片面的。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设了“网络保护”的专章,这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护。③但是要解决未成年人网瘾问题,仅有网络保护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以及司法保护共同发挥作用。④在成长的道路上,青少年更应该学会我保护,依法自律,严格依法办事,规范自身行为,使自己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x 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政策措施.wmv 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