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之罗斯福新政(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之罗斯福新政(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2.3.2 罗斯福新政(练习)
一、选择题:
1.美国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政策是( )
A.加紧在国际上的争夺 B.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C.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对国家经济实行全面干预
2.“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专政 D.杜鲁门主义
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体制
4.在美国,发表了“炉边谈话”,在广播里像拉家常似的向民众介绍国家的形势和大政方针的总统是( )21·cn·jy·com
A.胡佛 B.尼克松 C.林肯 D.罗斯福
5.为解决银行业危机,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宣布银行歇业整顿几天
②开始实行国家对银行、货币的控制与管理
③规范股票市场及公司发行股票的程序
④将银行全部国有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的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7.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为了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 B.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规定最高工时标准 D.允许工人与雇主集体谈判
8.下列各项是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与下图中的工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20世纪30年代兴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A.稳定金融 B.振兴工业 C.调整农业 D.以工代赈
9.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
A.调整并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B.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C.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 D.促进了社会发展
10.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
A.铲除资本主义制度 B.改善人民生活
C.消除经济危机 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
11.罗斯福说:“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2·1·c·n·j·y
A.改善人民生活 B.消除经济危机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12.下列对罗斯福新政效果的叙述有误的是( )
A.新政给予了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限制的保护,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通过新政的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以较快恢复
C.新政使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稳定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新政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只能遏制当时的危机,从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13.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21教育网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4.小萌写了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包含了以下要点,其中对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新政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③美国经济逐渐恢复过来
④从根本上遏制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有( )
①国家干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②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③罗斯福个人的才干
④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三位领导人是谁?与图片中三位领袖人物有关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2)请选择其中你最熟悉的一位,说说他的相关事迹,并对他进行简要评价。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世界现代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说说“一部分资本家”反对新政的理由。
(2)材料中对罗斯福新政的评论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看法。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你能分析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吗?
(2)结合图三、图四思考,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3)结合上述两个问题思考,图五、图六中的两位领导人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上的指导思想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1cnjy.com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教训?
1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他果断地采取了与传统经济政策不一样的方法,推行新政,使美国获得了新生。
材料二: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大萧条”是指什么?
(2)从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分析,为什么这次经济危机会很快波及整个世界?
(3)材料二中的图二表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4)罗斯福政府采取“与传统经济政策不一样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5)你同意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获得了新生”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引自新华网www.21-cn-jy.com
材料二:在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应当寻求有效的全球战略来应对这场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 ——引自人民网
(1)“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是指什么?在这次危机中深受其害的是哪些人?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为什么当前这次金融危机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依据材料二分析,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在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同时,更应强调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危机?www-2-1-cnjy-com
(4)借鉴美国应对“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的措施,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国家干预经济方面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2-1-c-n-j-y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非选择题:
16.
(1)图一: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取得独立,并走上民族复兴道路。
图二:列宁;领导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图三:罗斯福;实施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阴影。
(2)略。(言之有理即可)
17.
(1)新政对工业进行调整,制定了有关劳工权利的社会立法,给予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限制的保护,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21·世纪*教育网
(2)不正确。罗斯福着眼于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他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并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但是,罗斯福绝不是工人利益的代表,他采取的措施也只能暂时缓解危机带来的矛盾,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深受其害的是人民群众。
(2)美国处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3)加强国际合作。
(4)示例:加强对金融的监管、扩大内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等。
课件33张PPT。第2课时罗斯福新政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与美国国内危机的加深,宣告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失败。1.措施: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制定了有限的反危机措施。例如,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2.结果:知识梳理 如果你身处危机之中,你会以胡佛命名吗?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你认为在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这种政策行得通吗?请说明理由。 行不通。理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社会生产的盲目性造成了生产的过剩,这时就需要政府对社会生产进行适当的引导、控制和调整,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只会让生产过剩加剧,不能缓解危机。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国家不应干预。 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财政金融一片混乱,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应量锐减,全国6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40%。1932年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有近百万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的农民大批流入城市。工人、农民起来斗争,参加罢工的人数超过了350万,参加农民运动的约有200万人。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失败)加


机胡佛政府被美国人评为史上最差的总统。罗斯福新政知识梳理①随着局势不断恶化,美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工人大罢工 。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望出现新的领导人,变革现状,克服危机。②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的竞选纲领,得到民众的支持。罗斯福在竞选中以巨大的优势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1.背景: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
美国总统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他被
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  First of all , let me assert my firm belief that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轮椅上的罗斯福PK 我向你们保证,我不会让你们空欢喜一场的。我会把新政贯彻到每个方面……
胡佛罗斯福 促进自愿主义、个人自由主义、联邦不对市场进行经济干预……
1575万票——2280万票 自由放任政策实行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请你归纳一下,以上描述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和美国人民带来的影响。 你是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恐惧”本身?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美国,你能从罗斯福的演讲中感受到怎样的一种力量? 恐惧”本身是指一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种种努力化为泡影。感受到战胜经济危机的坚定信心和力量。金融危机:货币贬值,赋税增加
财政危机: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工业危机:工业企业倒闭
农业危机:农产品生产“过剩”,出现滞销
贸易危机:商品交换锐减
社会生活:失业问题严重 罗斯福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的传媒工具,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发表谈话。”这样的“炉边谈话”吸引了全美国人民。他每次都以谈话式的“我的朋友们”开头,用平和轻松的语调及时把大政方针传达给听众。他将“炉边谈话”看成是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向的极佳载体。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讲话都像给人们注射了一支镇静剂,帮助当时的人们渡过了一道道难关。 2.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实现经济复兴。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4.措施:知识梳理(1)宣布银行歇业整顿,通过相关法案,开始实行国家对银行、货币等的控制和管理。联邦政府被授予更多制定规则的权力,规范股票市场及公司发行股票的程序,使银行业重新焕发生机。
(2)在工业领域,政府通过相关法律,对工业进行调整,制定了有关劳工权利的社会立法,给予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限制的保护,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
(3)在农业方面,政府帮助农民减少粮食产量以提高价格。
(4)在失业问题方面,政府采取了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的方法。通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植树造林、修筑道路、堤坝等,为人们提供较多的工作机会。
(5)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使退休工人能够获得养老金,失业者可以获得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和残疾人能得到补助。新政举措整顿银行,监督复业,实行国家对银行货币的控制管理,规范股票市场立法调整生产规模;立法保护工人权利,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减少产量,提高价格 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与就业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三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复兴银行业调整工业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协调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1935年,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翻,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劳资关系得到调整,缓和阶级矛盾。整顿农业 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近70亿美元。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业生产得以恢复。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公共事业振兴署雇用大量工人从事各项社会事业解决失业为人们提供较多的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 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1936年,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国民收入从1933年的425亿美元上升到1935年的571亿美元。以工代赈 根据地图,说一说,政府为什么选择在田纳西河流域修建水电站? 田纳西河流域面积广,通航便利,是一条重要的水上要道。同时它也是一个具有防洪、航运综合效益的水利网。 结合资料,思考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对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工代赈,等等。 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和开发,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工农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能有效地缓解因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的失业问题;带动和刺激建筑等其他行业的恢复和发展。总之,这将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想一想,新政中为什么要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解决失业问题? 一方面以工代赈的方法给失业者提供工作的机会,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另一方面,以工代赈不会造就专门等靠救济的惰性群体,能使社会更加积极向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据此成立了社会保障局,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并帮助那些无力养活自己的人,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它使美国走上通往福利国家的道路。领到社会保险卡的人新政作用银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工业生产逐渐恢复;
劳资矛盾有所缓和
农民收入增加,
农业生产得以恢复
提供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退休人员获得养老金、失业者获得失业金、残疾人和子女年幼的母亲获得补助美国经济
逐渐摆脱危机5.影响(作用):知识梳理
(1)罗斯福积极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经济慢慢恢复,人们的消费能力日渐增强,预示着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 罗斯福就任不到一周,13500家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猛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5年,农民收入增加了24亿美元;1935年,工业产量比1933年增加了14%;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在6年的时间里解决了800万人失业问题。
  ——纪录片《世界历史·罗斯福新政》解说词(2)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1933年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 《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依据材料认识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②新的经济模式①新的经济政策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易错点睛 罗新福新政有没有彻底消除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没有。罗斯福新政通过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缓解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冲击,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罗斯福新政并未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所以,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
经济的宏观管理,力图减少资本主义无序生产
的混乱,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最
终以资产阶级“民主”的方式渡过经济危机,
并巩固和调整了资本主义制度。
作用: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局限性: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罗 斯 福 新 政背景内容影响经济危机,社会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罗斯福倡“新政”当选复兴金融调整工业整顿农业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渡过难关促进发展制度创新本质局限特点:干预课堂小结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华盛顿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思维延伸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