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大青树下的小学》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作业设计
课前自主预习性作业
学习目标
1.灵活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10个生字,借助互联网查阅汉字形、音、义的联系。
2.反复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借助填空梳理课文内容,并在文中做好标记。
作业设计
作业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做到正确认读,并选择至少一个感兴趣的汉字进行“汉字探秘”。
平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我探秘的汉字是_______,我探秘的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2:练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作业3:为课文标上自然段,并回答下面问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_______(哪里)的一所小学?
(2)课文主要写了上学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
课中引导学习性作业
学习目标
1.运用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插图等方法“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提高阅读质量。
2.通过摘抄、记诵、介绍、分类整理等方法,画出并与同伴交流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积累语言,形成语感。
3.与我们的小学对比,介绍大青树下小学的特别之处,并作出恰当的评价,锻炼辩证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
作业1:分享假期里的“新鲜事”(热身)
作业2.1:寻找文章中的“新鲜处(针对目标三)
大青树下的小学生活与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按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四个场景介绍。
作业2.2:介绍阅读中的“新鲜法”(针对目标一)
你用到了哪些“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的方法?各举一处例子与同学们分享。
(1)熟悉的内容抓关键词想画面,如山坡、小路、小学生等;
(2)熟悉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想画面,如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等;
(3)不熟悉的内容借助插图想象画面,如傣族、景颇族、铜钟等;
作业3:交流表达中的“新鲜语”(针对目标二)
你记住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她们新鲜在哪里?你打算如何整理?
(1)初次听说,如穿戴、招引
(2)用法特别,如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课后拓展综合性作业
学习目标
1. 分类整理有新鲜感的词句,丰富语言经验。
2.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并有理有据进行推测,进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3. 结合课文内容、查阅资料,仿照课文表达进行补写练习。
作业设计
作业1:“新鲜语”整理(必做)
要求:分类整理文中画出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一级整理:词语类 句子类
二级整理:词语按字数整理 句子按内容或是修辞整理
三级整理:按词意、词性等整理
如:词语类:四字词语
形容颜色的:绚丽多彩
形容……
句子:写景
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作业2:“新鲜处”释疑(必做,根据课堂进度,可在课堂上落实)
你对课文的哪里还有疑问?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疑问?(至少1处)
如:
(1)题目为什么叫“大青树”下的小学,而不叫边疆的小学?(与同伴交流)
(2)“边疆”具体指的是我们祖国的哪里?(先从文中找线索猜一猜,然后再查阅资料验证)
作业3:“新鲜语”创作(二选一)
补写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___________找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1)从“孔雀舞、摔跤”你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大家下课后还会做什么?一定要有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仿照前两句“事物+状态”的写法,联系课文内容或借助插图,在省略号处仿写1—2句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