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欣赏 ——《鸿雁》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欣赏《鸿雁》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内蒙古民歌《鸿雁》,能跟着音乐演唱歌曲。2.认识并掌握圆滑线、反复记号、倚音记号在音乐中的正确使用。3.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并了解长调、短调的特点。教学重点: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及体裁。教学难点:反复记号、圆滑线、倚音记号的使用。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导入:聆听歌曲导入,设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生:略。新课教学:1.提问:1.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蒙古族。生:略。2.出示蒙古族风俗文化图片,学生观赏。3.师:请同学们听下面两首蒙古族歌曲,分别说说各有什么特点。生:略。师:同学们找到的就是两种不同的蒙古族民歌体裁——长调和短调。4.再次聆听《鸿雁》,设问:属于蒙古族民歌的哪种体裁?生:略。师:音乐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这种体裁?生:略。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略。5.请同学带着情感随音乐哼唱,并画出旋律线。6.请学生上台画旋律线,设问:旋律线有什么特点?生:略。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旋律走向像驼峰正是北方很多民歌的特点。7.出示乐谱,学生寻找音乐记号。8.教师讲解反复记号、倚音记号、圆滑线的使用。9.播放以《鸿雁》为背景音乐的风景视频,在歌声中下课。课堂小结: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度教学,让学生在音乐中成长,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当然在本课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倍学习,提升自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