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2.12动物的巢穴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2.12动物的巢穴 教案

资源简介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动物的巢穴》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动物的巢穴》,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不同动物的巢穴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教材内容包括:动物的巢穴种类、动物的巢穴结构、动物的巢穴位置、动物的巢穴功能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物的巢穴种类,如地洞、树洞、蜂巢等。
2.掌握动物的巢穴结构,如鸟巢、蚁巢等。
3.熟悉动物的巢穴位置,如山洞、水中等。
4.掌握动物的巢穴功能,如保护、孵化等。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动物巢穴的形态、结构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2.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动物巢穴的功能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3.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的意识,了解动物巢穴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尊重动物生活习性,理解不同动物之间的差异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动物的巢穴种类和结构。
2.掌握动物的巢穴位置和功能。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发现动物巢穴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尊重动物生活习性,理解不同动物之间的差异性。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新颖,学生对于动物巢穴的了解较少,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同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也会影响对于动物巢穴的理解程度。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教师展示一些动物巢穴的图片,如鸟巢、蚂蚁巢、蜜蜂巢等,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不同动物的巢穴有什么不同之处?”“动物为什么要建造巢穴?”等。
第二环节:新课探究
1.教师让学生分组观察和探究不同动物的巢穴,了解巢穴的种类、结构和位置。
2.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动物巢穴的功能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如“蚂蚁建造的巢穴有什么特点?”等。
3.教师示范如何观察动物巢穴,如什么时候观察,如何观察,观察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
4.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探究动物巢穴的方法。
第三环节:课堂总结
1.小组合作,让学生总结不同动物巢穴的特点和功能。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巢穴,向全班介绍。
2.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动物之间的差异性,如不同动物巢穴的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等,让学生了解动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第四环节:拓展知识
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巢穴,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巢穴的多样性。如展示蜘蛛的网、蚯蚓的洞穴等。
2.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动物巢穴。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如纸板、毛线等,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周围动物的巢穴,写一篇观察报告,并画出巢穴的图片。
2.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时的安全问题,如不要靠近危险动物。
六、板书设计
动物的巢穴
种类:地洞、树洞、蜂巢等
结构:鸟巢、蚁巢等
位置:山洞、水中等
功能:保护、孵化等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和讨论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组织学生探究时,有些学生参与度较低,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在拓展环节中,需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超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