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复习训练课件 (7份打包)2017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复习训练课件 (7份打包)2017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1课时 船的历史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一、关于船,你知道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交流吧!
1. 下面四种船,在船的发展史中最早出现的是( )。
A. 帆船 B. 摇橹木船
C. 独木舟 D. 轮船
C
2. 独木舟在行驶过程中如何平稳快速地行驶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1)用钩码模拟货物时,怎样才能保证在独木舟稳定、不侧翻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负载物体?( )
A. 将钩码依次叠放在船首
B. 将钩码依次叠放在船身中间
C. 将钩码均匀、对称放入船中
D. 任意摆放钩码
C
(2)以下办法能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的是( )。
A. 独木舟边缘高度不一致
B. 独木舟的底面积尽量大一些
C. 装载货物时随意分布
D. 将船首做成流线型
B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独木舟在装重物时存在的缺点是( )。
A. 载重量大、稳定
B. 载重量小、稳定
C. 载重量小、易侧翻
D. 载重量大、易侧翻
C
(4)人们根据需求,在船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
A. 船的体积 B. 船体材料
C. 船的动力 D. 以上都是
D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
2. 改变船的形状,船在水中行驶受到的阻力不会发生变化。 ( )

×
3. 车和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 ( )
4. 保持独木舟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增加货物。 ( )
5. 古代的船都是木头造的,现代的船都是钢铁制造的。 (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在15世纪初,郑和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宝船”下西洋。结合你对船的发展史的认识,郑和乘坐的“宝船”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A
2.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船,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船头都是尖形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尖的船头有利于撞开遇到的鱼、
礁石等物体
B.尖的船头能减小水的阻力
C.发生战争时,尖的船头攻击力更强
D.尖的船头更加美观
B
3. 如图所示,独木舟旁边固定了一根木头,这根木头是( )。
A. 独木舟运载的货物
B. 为了增加独
木舟的稳定性
C. 为了美观
D. 起到固定作用,帮助船停止行驶
B
4. 在研究不同船首对行驶阻力的影响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
A. 船首的形状 B. 船的载重量
C. 船的材料 D. 船的体积
A
5. 对独木舟进行负载测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置钩码时要轻放
B. 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
C. 需要测试多个大小不同的独木舟 D. 放置钩码时不用考虑钩码的位置
A
四、综合题。
独木舟是由桨来驱动的窄而比较长的无篷小船。摇橹木船是用橹来操纵方向和驱动前进的木结构的船,通常将橹装在船尾,是一种在江河中航行的早期船舶。帆船的船体上有桅杆和风帆,是一种利用风力驱动前进的船。蒸汽船是用蒸汽
机作为前进动力的船。轮船:原始
的轮船是用人力踩踏木轮驱动前进的;近代轮船是以蒸汽推动外部的明轮轮桨的蒸汽船;现代轮船大多由钢铁制成,使用涡轮发动机,以螺旋桨驱动船前进。潜艇又称潜水艇,是能潜入水下进行作战和活动的舰艇,常规的潜艇一般用柴油做动力,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
1. 依靠人力做动力的船包括: 
  、   、   。
2. 帆船的动力主要是   ,蒸汽船的动力来自   。
独木舟
摇橹木船
原始的轮船
风力
蒸汽机
3.    是一种特别的船,它能潜入水下活动。
潜艇(共17张PPT)
第7课时 制作与测试
我们的小船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一、小工程师们,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有了船的设计图纸,接下来我们来制作并测试我们的小船吧!
1. 测试一艘小船至少要达到的标准有( )。
A. 能行驶一段距离
B. 载重量达到 200 克
C. 有自己的动力系统
D. 以上都是
D
2. 如果制作的小船的载重量没有达到标准,下列改进方案可行的是( )。
A.修改设计方案,减少使用泡沫板,
以减小船的体积
B.修改设计方案,增加使用的泡沫
板,以增大船的体积
C.修改设计方案,增加一个动力系统
D.修改设计方案,将小船分隔成几
个船舱
B
3. 测试小船载重的过程中,小船一下就侧翻了,应该( )。
A. 把小船做成尖头
B. 调整重物的摆放位置,均匀对称
摆放
C. 给船增加动力装置
D. 给船装一个船舵
B
4. 完成小船的测试,把下列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选填在表中。
A
组别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第1组 载重量不足
第2组 行驶距离近
第3组 行驶中忽左忽右
第4组 船体不稳定,易侧翻
C
B
D
A. 增大船的体积
B. 安装调整船舵
C. 加大持久动力
D. 调整船的底部,变平变宽
5. 小船制作过程比较合理的排序是( )。
① 画设计图 ②测试小船
③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船
④评估与改进小船
⑤明确任务
⑤①③②④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船时,要先思考制作步骤是否合理。 ( )
2. 保持船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 )

×
三、填空题。
1. 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
、 、
等因素。
船的形状
船的材料
船的动力系统
2.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 
  ,而且使其 
  的能力大大增强。
更加坚固
抗御风浪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以下不属于我国船舶制造业主要集中区域的是( )。
A. 长三角 B. 珠三角
C. 环东海地区 D. 环渤海地区
C
2. 有同学的小船通过了测试标准,但是在行驶一段距离的过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驶路线飘忽不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通过测试就可以了,不用再对小船进行改进
C
B. 通过将船底做得更宽的方法改进小船
C. 通过给小船增加船舵的方法改进小船
D. 通过给小船增加体积的方法改进小船
3. 有同学想要用面团制作一艘小船,以下措施不能使小船更加平稳的是( )。
A. 小船的厚薄要捏均匀
B. 装载的货物越多越好
C. 将小船分隔成几个相同的船舱
D. 将船底捏宽一些
B
五、综合题。
下面是五年级同学制作的小船“勇敢”号的测试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勇敢”号测试记录单 测试序号 载重量(克) 行驶距离(米) 是否抵达目的地 我们的改进
1 180 5 是
2 190 5.3 否
3 200 5.6 是
1.“ 勇敢”号在第( )次测试中顺利通过测试。
A. 1 B. 2
C. 3 D. 均没有
C
2.测试2中小船行驶距离是5.3 米,超过了第一次的5 米,但是没有抵达目的地,原因是   1
1

在行驶过程中偏离航线(共17张PPT)
第4课时 增加船的载重量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一、同样大小的铝箔纸,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呢?我们一起探究吧!
1. 一张边长为12 厘米的正方形铝箔纸,为了增加船的载重量,可以( )。
A.增加船舷高度 B.增大船的底面积 C.增大船的体积 D.给船舱分格
C
2. 边长为12 厘米的正方形铝箔纸,船舷高度如果是1 厘米,那么底面积是( )。
A. 100 平方厘米 B. 64 平方厘米
C. 36 平方厘米 D. 16 平方厘米
A
3. 根据四艘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的设计图,完成下列练习。
(1) 计算出四艘船各自的体积。
128立方厘米
①高为1厘米的船
②高为2厘米的船
体积:10×10×1
=100(立方厘米)
体积:
108立方厘米
③高为3厘米的船
④高为4厘米的船
体积:
体积:
64立方厘米
(2) 将以上四艘船根据载重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为   。
②③①④
(3) 我们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只的   有关,相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型   ,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体积大小
体积越大
4. 将下图小船分隔成6个船
舱,假如船舱②漏水了,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船的②号船舱会进水导致小船向左倾斜,但小船可能仍漂浮在水面上
B. 小船的②号船舱会进水导致小船
向右倾斜,但小船可能仍漂浮在水面上
C. 小船一定会沉入水底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A
5.有同学用弹珠测量铝箔船的载重量时,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小船容易侧翻。下列做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
A. 换成更小的弹珠
B. 给船舱分格
C. 增加船的底面积
D. 选择小一点的盆作为装水的容器
B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同一张铝箔,不论叠成什么样的小船,它的载重量都一样。( )
2. 同样重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载重量也随之增大。 ( )
×

3. 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 ( )
4. 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 ( )
5. 木船比钢铁造的船体积大,所以木船的载重量比钢铁制造的船的载重量大。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船,甲船比乙船能够存放的垫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船的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B.乙船的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C.甲、乙两船的浸入水中的体积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A
2.有同学将制作的小船放入水中后,他想知道小船的载重量,于是向船上均匀放置砝码。当砝码的质量为20 克的时候小船刚好没入水中,则小船的载重情况是( )。
A. 小于20 克 B. 大于20 克
C. 等于20 克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A
3. 下面四艘同样大小的船,看一看,( )船的货物最重。(虚线是水位线)
A. B.
C. D.
B
四、有同学想研究船的稳定性,于是查阅资料并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底面积:8 厘米×8 厘米
乙底面积:8 厘米×8 厘米
1. 以上两幅图研究的是( )对铝箔船稳定性的影响。
A. 船的底面积大小
B. 船舷的高度
C. 船的内部结构
C
2. 此次实验采用的是( )。
A. 对比实验 B. 观察实验
C. 模拟实验
A(共18张PPT)
第3课时 用沉的材料造船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一、在水中下沉的材料也能造船吗?我们一起探究吧!
1.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你的想法是( )。
A. 钢铁是浮的
B. 钢铁是沉的,任何情况下都不会
浮在水面
C. 钢铁是沉的,但通过一定的方法
可以让它浮在水面
D. 无法确定
C
2. 要想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需要将它们加工成( )。
A. B.
C. D.
D
实心球状
实心饼状
实心长条状
船状
3. 改变橡皮泥和铝箔的形状,它们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 )。
A. 重量变小了
B. 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
C. 重量和体积都变了
D. 材料改变了
B
4. 为了让橡皮泥和铝箔做的船能够更稳定地浮在水面,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法有( )。
A. 增加船底部的宽度
B. 将垫圈随意摆放在船上
C. 将船首做成尖的
D. 减少水池里的水
A
5. 实验证明: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做成船后,形状改变了, 变大了,受到水的 也变大了,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体积
浮力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把铝箔放入水中,铝箔下沉,即使改变它的形状,它也不会漂浮在水面上。 ( )
2. 将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做成船,船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 )
×

3. 把同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它的重量会发生变化。 ( )
4. 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船,这样的优点是提高船的稳定性。 ( )
×

5.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一定是由比较轻的物体制成的。 ( )
6. 船的载重量指的是船的质量。
( )
7. 船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 )
×
×

三、填空题。
1. 物体在水中会受到   1托起的力,像这样的力是   。
2. 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 ,而且
也更大。
竖直向上
浮力
坚固
载重量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A. 使小船行驶得更快
B. 提高船的稳定性
C. 控制船的行驶方向
D. 为了更加美观
B
2. 有同学将充满气的气球按入水中,他会感受到( )。
A. 手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B. 手受到竖直向下的力
C. 手受到水平方向的力
D. 手不受力
A
3. 下列做法没有利用到水的浮力的是( )。
A. 煮熟的汤圆能上浮
B. 轮船在海上航行
C. 热气球能够升空
D. 学游泳时用到游泳圈
C
4. 下列几种船中稳定性最好的是( )。
A. 双体船 B. 摇橹木船
C. 独木舟 D. 竹筏
A
5. 用手将一块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在它完全浸入水中之前,越往下压力越大,这说明泡沫塑料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A
6. 下面的方法能让橡皮泥浮起来的是( )。
A. 切掉二分之一
B. 做成空心的船型
C. 增加橡皮泥的重量
D. 做成饼状
B
7.《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聪明的曹冲是利用( )来解决大象的称重问题的。
A. 大秤 B. 浮力
C. 重力 D. 拉力
B
8. 如图是同一块橡皮泥在被做成小船前后的沉浮情况,对比发现( )。
A. 橡皮泥被做成船后体积变大
B. 橡皮泥被做成船后重量变轻
C. 橡皮泥被做成船后浮力变小
D. 橡皮泥被做成船后体积变大的同
时质量变轻
A(共15张PPT)
第5课时 给船装上动力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一、哪些方法可以给船提供动力呢?我们一起探究吧!
1. 下列能为船提供动力的是( )。
A. 装上风帆 B. 装上蒸汽推进装置
C. 装上风力
推进装置
D
D. 以上都是
2. 下图是小组同学制作的简易风帆船,他们借助小风扇模拟自然界的风不断地吹向风帆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船的动力是人力
B. 该船的动力是风力
C. 若停止使用小风扇,
该船也一定可以自行持续行驶
D. 该船的动力是电力
B
3. 如图,点燃蜡烛后小船会行驶起来,该船的动力是( )。
A. 风力推进装置
B. 蒸汽推进装置
C. 蜡烛
D. 水力
B
4. 右图是一个简易的小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船的动力来自电动风轮
B.只要持续供应电源,
该船就可以持续行驶
C.该船行驶稳定,不易偏离方向
D.该船是用电动风轮产生的风力推
动前进的
C
5. 有同学自制的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下列改进方法最合理的是( )。
A. 调整小船的形状,采用流线型的
船身
B. 调整动力系统提供动力的方向
C. 给小船装上船舵,并调试船舵的
方向
D. 加宽小船的船身
C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风帆可以稳定地给帆船提供动力。
( )
2. 船最早依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依靠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的力量。
( )
×

3. 潜艇直接依靠柴油或核能控制船的上浮和下沉。 ( )
4. 现代的船一般都有发动机,用来驱动螺旋桨,螺旋桨推动船身前进。
( )
5. 任何方向的风都能成为风帆前进的动力,所以说“船使八面风”。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下列关于船动力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人力→风帆→蒸汽装置→电动风轮等
B.风帆→人力→电动风轮→蒸汽装置等
C.人力→电动风轮→风帆→蒸汽装置等
D.人力→电动风轮→蒸汽装置→风帆等
A
2. 端午节赛龙舟时,人在湖中用木桨划船,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 人对船的推力
B. 木桨对水的推力
C. 水对木桨的推力
D. 人对木桨的推力
C
3. 下列方法中不能给船持续提供动力的装置是( )。
A. 风帆 B. 蒸汽装置
C. 电动风轮 D. 汽轮机
A
4. 潜艇设成鱼的形状,主要是为了( )。
A. 美观好看
B. 伪装成鱼,防止被海洋中其他动
物攻击
C. 伪装成鱼,避免被其他潜艇发现 D. 减小水的阻力
D
5. 有同学想要船往左行驶,那么他应该把船舵往( )转。
A. 左 B. 右
C. 上 D. 下
A
6. 往潜水艇压载舱里面加水,潜水艇就会下沉;把压载舱的水排出来,潜水艇就会上浮。潜水艇是通过改变它的( )来改变沉浮的。
A. 体积 B. 重量
C. 形状 D. 体积和重量
B
7. 以下关于脚踏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踏船的动力是船受到的浮力
B.脚踏船是利用人踏轮子带动船前
进的
C.脚踏船是靠风转动轮子带动船前
进的
D.脚踏船是利用电动机驱动船前进的
B(共16张PPT)
第6课时 设计我们的小船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一、设计我们的小船。
1. 选择合适的材料。(在所需的材料后面画“√”)
泡沫板 木板 铝箔
泡沫胶 小电动机 小风扇
电池 导线 开关
喷气装置 纸张 木条




(以上答案不唯一)
2. 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
A. 船的大小 B. 船的形状
C. 船体材料 D. 载重量
E. 稳固性 F. 动力系统
G. 以上都是
G
3. 设计制作小船的第一步是( )。
A. 查找资料 B. 实施方案
C. 明确任务 D. 准备材料
C
4. 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的过程是( )。
A. 设计→制作→测试→问题→完善 B. 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
C. 问题→制作→设计→测试→完善 D. 制作→测试→问题→完善→设计
B
5.将我们的小船设计图画在以下方框里。
(答案不唯一)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制造一艘小船,想做多大就做多大。 ( )
2. 小船做好后就不需要改善了,有问题重做就好了。 ( )
×
×
3. 设计小船时,只能选择浮的材料。
( )
4. 我们设计时,最好给小船装上能持续提供动力的装置。 ( )
5. 在进行设计时,我们要独立进行设计、制作,不需要与他人合作。
(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在交流小船的设计方案时,别的小组的同学给出了一些建议,下列处理方法最合适的是( )。
A. 对别人的建议置之不理
B.直接按照别人的建议进行修改设计方案
C. 讨论建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D. 反驳别人的建议
C
2. 船是利用物体的( )制成的。
A. 磁浮原理 B. 相斥原理
C. 沉浮原理 D. 相吸原理
C
3. 为了保持船的稳定性,我们应该把船的体积做得( )。
A. 越小越好
B. 尽可能大一些
C. 和体积大小无关
D. 越大越好
B
4. 下列关于小船的设计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计图只需画个大概,自己能看懂
就行了
B.设计图需要标注各部分使用的材料
C.设计图需要标清尺寸
D.设计图需要具备合理性和可靠性
A
四、综合题。
对“创造”号小船设计图进行分析、学习。
1. 计算船的底面积为   1
。(1 小格相当于实际上1 平方厘米)
2.“创造”号的动力系统是 
  。
120平方厘米
喷气装置
3. 图中喷气装置放在小船中间的目的是   。
4. 别组建议将船改成流线型的目的是 。
保持小船的稳定性
减小水的阻力
5. 别组建议将船分成几个船舱的目的是   1

保持小船的稳定性,防止侧翻(共16张PPT)
第2课时 用浮的材料造船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一、制作一个竹筏,并对其进行测试、研究。
1. 下列材料能浮起
来的有( )。
A. 干木头 B. 塑料
C. 竹子 D. 以上都是
D
2. 同学们在制作竹筏时首先要做的是( )。
A. 思考并画出设计图
B. 捆竹子
C. 把竹筏放到水面
D. 在竹筏上放钩码
A
3. 对制作的竹筏进行测试时,以下摆放方式最稳定的是( )。
A. B.
C. D.
A
4. 有同学测试后发现,竹筏的稳定性不好,下列改进方法合适的是( )。
A. 将竹筏捆得更紧
B. 选用更多的竹竿增加竹筏的宽度
C. 将原有的竹竿上下叠放在一起
D. 换用同样多更长的竹竿
B
5. 同学们在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发现螺母很容易沾到水,说明竹筏有一个缺点是( )。
A. 不稳定 B. 缺乏动力
C. 容易浸水 D. 不牢固
C
6. 同学们利用设计图制作竹筏时遇到困难,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放弃原来的设计图,采用新的制
作方法
B. 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制作
C. 直接向老师寻求帮助
D. 直接放弃制作
B
7. 同学们制作的竹筏与独木舟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A. 容易浸水
B. 不牢固
C. 缺乏动力
D. 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D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制作竹筏前,要先画出设计图。
( )
2. 一般情况下,将木块放在水中,木块会漂浮在水面上。 ( )


3. 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为了放更多的螺母应该将螺母全堆放在一起。
( )
4. 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 )
5. 所有浮的材料都可以造船。
(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下列关于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摇橹木船和宝船都是木头制成的
B. 宝船的体积比较大,但载重量比
摇橹木船小
C. 摇橹木船主要靠木桨前进,而宝
船主要靠风帆前进
D. 宝船的底面积比摇橹木船大,所
以宝船的稳定性更好
B
2. 想让竹筏承载更多的货物,下列方法合适的是( )。
A. 在竹筏下捆绑泡沫塑料
B. 在竹筏下捆绑碎瓷片
C. 在竹筏下捆绑碎玻璃
D. 减少水槽中的水量
A
3. 实验中,用螺母测试竹筏载重量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螺母时轻轻放
B. 放螺母时均匀放置
C. 水浸湿竹筏后停止放螺母
D. 螺母重复放三次以上,取最大值
C
4. 和竹筏相比,帆船最大的改进在于( )。
A. 稳定性增强
B. 载重量增加
C. 出现了动力系统
D. 浮在水面的原理不同
C
5. 有同学计划用一次性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木筏,下列建议不合适的是( )。
A.准备材料时,对一次性筷子进行防水处理
B.将筷子紧密地排列并用皮筋固定,能让木筏更加结实并且能承载更多货物
C.为了节省材料,选择两根筷子就
够了
D.木筏的底部做得宽阔些, 提高稳
定性
C
6. 比较竹筏和独木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是用浮的材料制造的
B. 独木舟的载重量更大
C. 竹筏接触水面的面积更大,因此
更稳定
D. 竹筏的载重量更大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