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复习训练课件(7份打包) 2017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复习训练课件(7份打包) 2017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6课时 让资源再生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一、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让我们来了解造纸术吧!
1. 地球上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例如下面的( )。
A. 石油 B. 煤
C. 天然气 D. 纸
D
2. 古代造纸术的正确步骤是( )。
①煮楻足火 ②斩竹漂塘 ③覆帘压纸 ④透火焙干 ⑤汤料入帘
A. ②①③⑤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①②⑤④③ D. ①②⑤③④
B
3. 再生纸的制作是用( )为原料的。
A. 回收的纸张 B. 竹子
C. 木材 D. 破渔网
A
4. 右图是再生纸的制作过程中的( )环节。
A. 撕碎、搅拌
B、平铺、挤压吸水
C. 通风晾干
D. 搅拌、平铺
B
5. 用回收的废纸制造再生纸,具有的意义是( )。
A. 节约资源 B. 节约能源
C. 减少污染 D. 以上都是
D
二、填空题。
1. 地球上的资源有些资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 1等。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如
等。
煤、石油、天然气
塑料、玻璃和纸
2. 使用1 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 克标准 ,相应减少4.7 克


二氧化碳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所有资源都像纸一样,都是可以再生的。 ( )
2. 纸是可以再生的,我们可以大量使用,不需要节约。 ( )
×
×
3. 单面使用的作业本在用完以后,可以用背面做草稿纸。 ( )
4. 节约用纸也是节约能源。
(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小明同学尝试用一张废报纸做一张再生纸,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撕碎→搅拌→挤压吸水→平铺→通风晾干
B.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C.平铺→撕碎→搅拌→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D.平铺→挤压吸水→撕碎→搅拌→通风晾干
B
2. 有些地方的教科书是循环使用的,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 )。
A. 对学习不重视 B. 太穷了
C. 节约用纸 D. 缺乏资源
C
3. 下列做法中,( )不能节约用纸。
A. 重复使用纸质购物袋
B. 用纸巾代替手帕
C. 使用再生纸
D. 用布袋购物
B
4. 下列将要被当作垃圾丢弃的物品中,可以重复使用的是( )。
A. 啤酒瓶
B. 用过的餐巾纸
C. 戴过的一次性口罩
D. 大棒骨
A
5. 下列哪些固体废弃物不能够回收利用?( )
A. 塑料 B. 金属
C. 玻璃 D. 纸巾
D
五、为了节约用纸,我们能够做什么呢?
①爱护并重复使用教科书;②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和使用;③使用再生纸;④用手帕代替纸巾;⑤用布袋替代纸袋。(答案合理即可)(共20张PPT)
第5课时 合理利用能源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一、了解能源,并合理利用能源。
1.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下面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以上都是
D
2. 人类在消耗化石能源时,会大大增加大气中的( )气体,形成温室效应。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氢气
C
3. 让我们做一做温室效应实验,感受温室效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1)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
A. 一支温度计、密封袋一个
B. 两支温度计、密封袋两个
C. 两支温度计、
密封袋一个
C
(2)该实验的相同条件是 1
,不同条件是

温度计、日光
是否有密封袋
(3)我们的结论:密封袋里的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密封袋外的温度。大气中的 像密封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进入温室中,又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气温升高。
高于
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 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
2. 我国的电能组成主要有水电、太阳能发电、 、 和

电能
风电
核电
火电
3. 功率为1 千瓦的电器使用1 小时所消耗的电能就是 。
4. 可再生能源包括 、
、 、太阳能、地热能等。
1度电
风能
水能
海洋能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
2.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要大力开发利用。 ( )
×

3. 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温度变高。
( )
4. 植被破坏不会使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 )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我国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 )。
A. 核电 B. 水电
C. 火电 D. 太阳能电
C
2. 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大
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
B.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C. 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影响,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
D. 土地沙漠化也会加剧全球变暖
C
3. 每节约一度电,便可以使一个50 瓦的灯泡正常工作( )小时。
A. 50 B. 20
C. 10 D. 2
B
4. 下列行为中,( )不能节约能源。
A. 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电风扇的中
低挡
B. 夏季空调温度再调低1℃
C. 随手关灯
D. 乘坐公交车出行
B
五、综合题。
近年来,各国对于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多。在众多再生能源项目中,太阳能是一种优质的能源,成为各国发展再生能源的重点。目前重点研发的是利用太阳能发电。
1. 下列发电站中,( )是太阳能发电站。
A. B.
C. D.
D
2. 太阳能发电与目前常用的煤炭发电相比,你认为有什么优点?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至少写出一个优点)
 
3
3
3
3

 ①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是清洁能源;②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答案合理即可)
3. 在安放太阳能电池板时,下列三种摆放方式,最合理的是( )。
A. 与阳光成45°
B. 与地面垂直
C. 与阳光垂直
D. 哪种摆放位置都一样
C
六、简答题。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开发新能源,倡导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②步行、骑行代替私家车出行;③节约用电等(答案合理即可)(共19张PPT)
第1课时 地球——宇宙
的奇迹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一、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呢?
1. 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有( )。
①水 ②空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食物 ⑤土壤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A
2. 阅读资料,找出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行星 水的痕迹 表面温度/℃ 大气概述
水星 冰 -188~427 大气稀薄
金星 无 464 大气大多由二氧化碳组成,基本不含有氧气,大气稠密,温室效应严重
地球 有液态水 15 含有大量的氧气
火星 有液态水存在的痕迹 -46 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占95%,基本不含有氧气
木星 卫星上有液态水 -120 由氢气和氦气(比例不同)组成的气态行星
土星 液态水 -180 天王星 冰 -216 海王星 冰 -214 (1)分析上述资料,发现地球提供了( )等生存条件。
A. 水 B. 适宜的温度
C. 大气 D. 以上都是
D
(2)火星和木星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原因主要是( )。
A. 缺水 B. 温度高
C. 缺少氧气 D. 以上都是
C
(3)地球的四大圈层 、
、岩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大气圈
水圈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嫦娥五号”成功登陆月球,发现月球适宜人类生存。 ( )
2. 大洋地壳比陆地地壳要厚一些。
( )
×
×
3. 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 千米。
( )
4. 人类离不开陆地,不能在海洋中生活, 所以海洋对人类没有什么作用。 ( )
5. 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 21 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 1 万种。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它的平均半径约为( )。
A. 640 千米 B. 6400 米
C. 6400 千米
C
2. 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层,则( )。
A. 地球昼夜温差变大
B. 不会有流星体或小行星到达地球 C. 生命依然存在
A
3. 地球上的大气层平均厚度约为( )。
A. 1000 米 B. 100 千米
C. 1000 千米
C
4. 地球上的温度适宜生命存在的原因不包括( )。
A. 地球上有大气层
B. 地球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
C. 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
C
5. 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地球是排在第( )位的行星。
A. 1 B. 2 C. 3
C
6. 下列关于火星和金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
有氧气
B. 火星和金星的大气都含有氧气
C. 火星的大气含有氧气,但金星的
大气基本上不含有氧气
A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星的气候会短期反复地剧烈变
动,适合人类生存
B. 地球上经常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
可见地球上的气候与火星相似
C. 地球的气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
持稳定
C
四、填图题。
  将太阳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填入图中对应位置。(行星的体积大小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进行缩放)
太阳
水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金星
五、综合题。
中国空间站,一般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预计在2022 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 千米,倾角42~43 度,设计寿命为10 年,长期驻留3 人,总重量可达180 吨 ,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试分析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水、食物等。(答案合理即可)(共16张PPT)
第2课时 我们面临的
环境问题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一、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很多,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噪声污染 ②光污染
③水污染 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⑤水资源短缺 ⑥冰川融化
⑦雾霾 ⑧有毒物质

1
1
1
1
1
1
1
1







二、填空题。
1. 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1
、    、   、   、   、   等。
大气污染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全球变暖
噪声污染
光污染
2. 大多数的环境问题是由 
  引发的。
3. 人类的一些   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活动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下列环境问题中,( )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
A. 酸雨 B. 地震
C. 火山喷发 D. 海啸
A
2. 科学家在某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 种新的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新威胁。大家推测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雪崩
B. 气候变暖
C. 生物被破坏
D. 北极熊没有生存空间
B
3. 有些同学将塑料包装袋随意丢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行为直接造成了空气污染
B. 这种行为直接造成了固体废弃物
污染
C. 环卫工人会打扫马路, 所以在马
路上可以随意丢弃塑料包装袋
D. 这种行为不会造成环境问题
B
4. 以下环境问题属于由大气污染演化而来的是( )。
A. 白色污染 B. 酸雨
C. 水土流失 D. 矿产资源的减少
B
5. 以下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
A. 雾霾 B. 酸雨
C. 土地荒漠化 D. 光污染
C
6. 烟花爆竹是指以烟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引燃后通过燃烧或爆炸产生光、声、色、形、烟雾等效果,用于观赏,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烟花爆竹直接造成的污染包括( )。
①水污染 ②空气污染 ③噪声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B
四、填图题。
固体废弃物污染







大气污染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全球变暖







污染土壤
河湖内的
生物死亡
滋生细菌、病毒
白色污染
污染河流
污染水源
植物无法生长
无法饮用,造成水源危机
呼吸道疾病
氟利昂
大气污染
雾霾
酸雨
有毒气体
烟尘
破坏臭氧层
毁坏建筑
全球变暖
加剧森林火灾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森林内动
植物死亡
北极熊失去家园
侵蚀沿海陆地
水资源短
缺与水污染
含有毒物质
赤潮
含有细菌、病毒
危害健康
水中生物
死亡
富营养化
散发恶臭气体
海洋中大量生物
死亡(共20张PPT)
第4课时 解决垃圾问题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一、垃圾分类。
塑料瓶、报纸、酒瓶
可回收物
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品。如   1
1
等。
一、垃圾分类。
菜叶、剩菜剩饭、果皮果核
厨余垃圾
一些易腐烂的、含有
机物的生活垃圾。
如 1
等。
一、垃圾分类。
过期药品、废电池、旧灯管
有害垃圾
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
境可能造成直接或间
接危害的生活垃圾。
如 1 1 等。
一、垃圾分类。
砖头、
纸巾、渣土
其他垃圾
不能归于以上三类的
生活垃圾。如   1
等。
二、填空题。
1. 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有: 1
、 、 。
2. 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方法。具体的做法如: 1

3. 可以做堆肥箱。
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
减量化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厨余垃圾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 )
2. 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大量且成分种类丰富的垃圾,这些垃圾会污染环境。 ( )
×

3. 鸡骨、鱼骨、大棒骨都属于厨余垃圾。 ( )
4. 用过的纸巾和报纸都属于可回收垃圾。 ( )
×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下列垃圾中,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机肥的是( )。
A. 苹果皮和空罐头瓶
B. 菜叶和甘蔗皮
C. 树叶和玻璃
D. 香蕉皮和渣土
B
2. 下列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 易拉罐
B. 轮胎
C. 香蕉皮
D. 废弃的一次性针管
D
3. 减少垃圾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 双面打印纸张
B. 外出自带水杯
C. 用手帕代替面巾纸
D. 以上都是
D
4. 下列哪些方式不属于明明家的环保生活模式?( )
A. 出门选择绿色交通工具
B. 使用一次性筷子
C. 使用可降解塑料用品
D. 垃圾分类处理
B
5.在实行垃圾分类前,人们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为填埋法和焚烧法,关于这两种垃圾处理方式,描述合理的是( )。
A. 在垃圾填埋场上种蔬菜,可以减少施肥料,值得提倡
B. 焚烧垃圾可以发电,值得倡导
C. 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在上面建筑房屋
D. 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气污染,它们都有缺点
D
五、综合题。
食物垃圾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机垃圾具有分散、量大、处理困难、容易污染环境等特点,可实行集中处理,如堆肥。堆肥就是利用微生
物对有机废物进行分解腐蚀从而形成肥料。这样不仅减少了垃圾污染,而且使之与其他垃圾成分分离,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全面处理。
1. 对生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之前,如果我们首先进行( ),效果会更好。
A. 填埋 B. 分类
C. 焚烧
B
2. 进行堆肥处理垃圾的地点,选择错误的是( )。
A. 选择偏远的郊区
B. 选择市内较空旷的地方
C. 远离地下水源
B
3. 堆肥过程中,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先要把垃圾晒干
B. 要在垃圾表面盖上一层土
C. 要在垃圾中放入大量的蚯蚓
B
4. 堆肥腐熟的时间一般需要( )。
A. 1~3 周 B. 1~3 月
C. 1 年以上
B
5. 堆肥处理垃圾的好处不包括( )。
A. 减少了垃圾污染
B. 实现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C. 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
C(共20张PPT)
第3课时 珍惜水资源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一、面对水资源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让我们一起交流吧!
1. 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和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与占比。
2. 我们需要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地球淡水资源在地球水资源中的占比是( )。
A. 97.5% B. 2.5%
C. 25%
B
3.我们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 地下水 B. 冰川和积雪
C. 淡水湖与河流
C
4. 淡水湖与河流在淡水资源中的占比是( ),由图可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
A. 0.3% B. 30.0%
C. 69.7%
A
5. 关于地球上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淡水资源在地球上水资源中占比
很大
B.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地下水
C. 地球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缺少淡水
资源
C
二、填空题。
1.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 ,但人均占有量 ,而且分布



不均匀
2.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主要解决措施有:① 防治;②在全社会大力推进 措施;③采用先进的农业 。
水污染
节水
灌溉技术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很多,不需要节约用水。 ( )
2. 中国各省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差不多。 ( )
×
×
3. 农业灌溉新技术可以节约用水。
( )
4. 解决水资源问题,不仅需要节约用水还需要防治水污染。 (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是( )。
A. 喷灌 B. 漫灌 C. 滴灌
D. 不同的灌溉方式都一样节水
C
2. 核废水一般是指核电站排出的废水。根据东京电力公司数据, 核废水中包含63 种放射性物质。某国政府正式计划将核电站上百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大海很大,所以这些核废水不会有什么影响
B.别国的事情,与我们没什么关系
C.核废水离我们很远,影响不到我们
D.核废水的污染性特别强,排入大海后会污染整个海洋,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3. 下列淡水资源中,总量最多的是( )。
A. 地下水 B. 淡水湖与河流
C. 山区、南极与北极地区的冰与
永久
C
4.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
A. 各个省份差不多
B. 东南多、西北少
C. 东南少、西北多
B
五、综合题。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
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淡水水体
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
现象)。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
等,这种现象
在海洋中则叫
赤潮或红潮。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
的主要原因之一
C. 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D.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改
善赤潮
C
2. 水体富营养化是大量   1
进入水体引起的。
3.    可以在赤潮中繁殖和生存。
氮、磷等营养物质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
4. 为了减少赤潮的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②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
③控制合理的海水养殖密度和面积;
④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选用无磷洗涤剂。(答案合理即可)(共18张PPT)
第7课时 分析一个实际
的环境问题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一、城中湖的环境问题突出,我们一起分析吧!
1. 从湖边生活的四个不同角色出发,分析城中湖的环境问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入表格中。
①围湖造房 ②投放饲料 ③倾倒垃圾 ④放置网箱⑤游船排放废气废液
⑥排放生活污水 ⑦改变湖周边生态环境
③⑥
角色 普通 市民 湖区 渔业 养殖户 湖景区游船 船主 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
加剧环境问题的行为
②③④⑥
③⑤⑥
①③⑥⑦
2. 不同角色在破坏湖区环境方面的相似点是( )。
A. 都围湖造房
B. 都向湖中投放饲料
C. 都向湖中排放生活污水
D. 都放置网箱
C
3. 对于湖景区游船船主来说,下列( )方法可以帮助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
A. 将燃油游船改为电动游船
B. 加强游客管理,严禁游客随手扔
垃圾
C. 收集游船上的废水垃圾,带上岸
集中处理
D. 以上都是
D
4. 对于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下列( )方法不能帮助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
A. 不围湖造房
B. 尽量不破坏湖周边的环境
C. 把小区的排污口直接架设到湖里 D. 建立小区污水处理装置
C
二、填空题。
1. 环境问题是   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   的。
2. 为了达成可行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需要学会   和   。
很复杂
关联
协调
放弃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湖区渔业养殖户和湖景区游船船主在看待城中湖的环境问题时持有相同的态度。 ( )
2. 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围湖造房会破坏城中湖的环境。 ( )
×

3. 生活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到湖中,否则会造成污染。( )
4. 城中湖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人们的行为能够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境。 ( )
5.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 (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课本材料中城中湖里的污染物中,占比最多的是( )。
A. 农药化肥 B. 工业废水
C. 生活污水 D. 石油污染
C
2. 渔业养殖户和游船船主在加剧城中湖环境问题严重性方面的共同行为是( )。
A. 向城中湖投放饲料、放置网箱
B. 游船排放燃油产生的废气、废液
C. 向城中湖排放生活污水
D. 向城中湖扔垃圾
C
3. 普通市民、渔业养殖户、游船船主和房地产开发商,容易达成共识的解决办法是( )。
A. 建造污水处理厂
B. 将燃油游船改为电动游船
C. 减小养殖规模
D. 不向城中湖排放污水
A
4. 20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莱茵河一直被称为“欧洲下水道”,但后来经过长期的治理,莱茵河恢复了原有的清澈。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A. 面对污染的河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去治理
B. 人们可以随意污染河流,只要后期加强治理就行了
C. 治理污染只要政府参与就能成功
D. 如果大家无法达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先不处理
A
五、综合题。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以大家感触最深的水污染为例,如果治理只看到污染物,就难以理
解为什么水会久治不清甚至越治越污。水污染背后,是人的不良行为:企业主行为的不当造成了工业污染,农民农业生产的不当造成了农业污染,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当造成了生活污染……治水,治人是根本,如果没有对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污染是处理不完的。只有约束人的
不良行为,才可以阻止或减少污染的发生。
个人的排污行动,单个地看似乎可以具体控制,但放到长时段、宏大历史背景中去观察,个人行为受到集体行为的约束和影响。在集体排污行为这只看不见的手背后,是扭曲的文化价值观念。
1. 污水问题和哪些角色相关?
企业主、农民、居民。
2. 我们能够提出一些解决污水问题的办法吗?
①建立污水处理厂,把污水集中处理之后再排放;
②建立污水排放标准,对不合格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理和问责;
③合理使用农药、肥料等。(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