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9张PPT。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不断领导反对军阀的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孙中山不断致力于国民革命,但最后大都失败了,迫使他寻找革命的新出路。(2)五四运动让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联系当时的社会情况,说一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什么要合作?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能合作吗?请说明理由。国际因素:国内因素:共产党方面:国民党方面:中共一大、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党一大决议: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必要性国民党孙中山长期以来革命活动的失败国民党内部的堕落共产党:二七罢工的教训(孤军奋战)可能性国民党需要革命新鲜的血液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党国民党的革命性一定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一定的实力有合作的诚意外部因素: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国共合作实现的过程:中共三大的召开:制定国共合作的方针时间﹡地点:内容政治、组织、思想上保持独立性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1/广州内容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确立了三大政策——政治基础时间﹡地点:1923.6/广州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苏联作用:培养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基础。1924年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党——校长:蒋介石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黄埔军校是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其宗旨表明只有具备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才能真正投入到革命斗争中。二、黄埔军校的建立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国父孙中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总理遗嘱1925年3月12日于北京逝世,终年59岁。1、条件政权基础: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1925.7)军事基础:国民革命军 广东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2、目标: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三、北伐战争江西战场闽浙战场两湖战场对付孙传芳对付吴佩孚5、重大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6、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极大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2)、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3)、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1、观察地图,结合前文所学,说一说三大军阀主要的势力范围。2、北伐军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3、结合当时的中国形式,分析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四、国民革命的失败1.蒋介石等人发动反革命政变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时间:2.地点:3.性质:阶级利益不同“四一二”政变(1927.4.12/上海)“七一五”政变(1927.7.15/武汉)——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2.反革命政变的原因:1927.4.18南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27.9 宁汉合流1928年6月4日 皇姑屯事件1928年12月29日 东北易帜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1927.8 蒋介石下野评价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是近代史上真正的人民大革命,是中国社会主要革命阶级的联合革命,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达到了有史以来革命的最高点,是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新高潮;北伐战争是这场革命的核心,工农运动是这次革命的基础,革命势力席卷全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中国人民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中共的主张为人接受,中共的影响得以扩大并开始掌握部分军队,为革命建立了新起点。为什么说它失败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因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中共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4.11924.51926.71927.4.8国民革命的前提 发展失败高潮军事基础小结北伐战争19261927出师目的主要对象分兵三路胜利进军打倒列强(反帝)铲除军阀(反封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主战场:湖南、湖北先锋:叶挺独立团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结果 蒋介石“四一二” 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 政变国民革命失败1927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61927宁汉合流掌握武汉国民政府标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齐北伐、打军阀,吴孙基本被打垮。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课堂小结:新旧三民主义的分析对比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共同点: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联合工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本质区别:新三民主义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其最终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要求,在民主革命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其最终奋斗目标。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同:二者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精神,“联俄”“联共”是反帝的必然;新“民权主义”期盼的是中国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唤醒工农;“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新“民生主义”的具体实施。联系: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即新三民主义是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 “扶助农工”既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思想的发展,也是中国资产阶级以革命领导自居的心态。而共产党则是依靠而不是“扶助” 总之,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关于“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当时力量弱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目的是为了将它改造成工农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由于两党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和最终目标不相同,两党的性质有着根本的区别,“党内合作”不是两党合并,中共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都保持独立性。作用:党内合作使统一战线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也容易被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改造国民党,使其获得新生;共产党员有双重身份,便于开展革命活动,有利于中共从工运低潮中走出来,更能在孙中山这面革命旗帜下广泛发动群众,组织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存在问题:容易使中共放弃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出现“右”倾错误,不能够采用“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导致大革命失败。不同的原因和启示原因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革命又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使革命出现了新局面。启示 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不能走西方民主共和的道路; 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掌握领导权,建立自己的武装同反动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ppt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MPG.flv 东北易帜.flv 军阀混战.wmv 北伐.avi 北伐战争.avi 北伐战争开始.avi 反革命政变.wmv 四一二政变.mpg 国共第一次合作.avi 国民党一大.flv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 主张武力统一全国.mp4 打倒列强.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