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小发明篇)2.4第四节 偶然发现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技活动》(小发明篇)2.4第四节 偶然发现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偶然发现法
偶然发现法
偶然发现法就是当观察到某个现象、某个事物时,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突发智慧火花,灵感产生,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得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虽然是被偶然发现,却是此前知识、经验、方法的多次的积累与此时碰撞的结果,实际上这种偶然也是必然。如果你对偶然的发现、突发奇想不去思考,这些发现、奇想就会像闪电一样一闪即逝,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有我们抓住不放,才可以通过它有所发现或发明。
偶然发现法小发明实例
1、给油瓶戴围巾
用瓶装菜油,倒了几次后,附着在瓶口的菜油会流到瓶颈,甚至瓶身,此后使用就不方便了。
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电烙铁剥电线皮
在接电线时,要将头子处的绝缘皮剥掉。
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剥掉绝缘皮?
3、雨伞星座图
4、显微镜的发明
400多年前,荷兰的詹森是一个13岁的男孩,爸爸是一个眼镜制造商,他经常把眼镜片摆弄来、摆弄去。一天,他正在玩镜片,心想:一个镜片可以使物体放大一些,那两个镜片摞在一起会怎样?于是他一手拿一凸透镜片把它们重叠在一起,看地板上的花纹,当它的手上下移动时,那地板上的花纹便忽大忽小,他把镜片的距离固定,花纹一下子变得又粗又大。詹森拿着镜片跑到花园里,看到树叶上有个小甲虫,他把镜片拉开距离一看,哟,小甲壳虫简直变成了一只小鸡!
5、望远镜的发明
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利佩尔席于1608年做成了第一个望远镜。据说是有一天他无意中将一块双凸透镜和一块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看附近教堂顶上的风标,发现风标明显变大了也变近了,因此发明了望远镜。
想一想:你有哪些偶然发现?体会如何?
小知识
神学家说:灵感是神灵的感应,神异的灵应。
诗 人 说:灵感是人的心灵与宇宙万物相互交融,相互撞击。
哲学家说:灵感是大脑的一种特殊机能,是思维发展到高级阶的认识的一种质的飞且。
心理学家说:灵感是指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显意在左半脑,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和对细节的多级分析有关表现在右半脑(主要是认识空间和识别三维图像)相互通融、达到高潮,并促使创造性活动产生飞跃的独特的思维现象。
教科书上说:灵感是灵感思维的结果。而灵感思维是指人们长时间不得其解时,由于某些偶然因素的激发,突然想出了解决办法
※阅读材料※
灵感的基本特性
一般来讲,灵感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1、灵感具有突发性
2、灵感具有模糊性
3、灵感具有独创性
4、灵感具有瞬时性
5、灵感属于勤奋者
6、灵感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产生
7、灵感具有普遍性
运用灵感发明的五大方法
1、运用“问题”激发发明灵感。
2、运用“启发式”灵感进行发明创新
3、运用“诱发式”灵感进行发明创新
4、运用梦幻性灵感进行发明创新
5、运用偶然性灵感进行发明创新
培养与激发灵感的方法和途径
1、长期积累,努力探索
2、发现和寻找“问题 ”
3、摆脱习惯性思路的束缚
4、创设情景,触类旁通
5、暂时搁置,等待时机
6、学会捕捉灵感
智慧火花
同学奇思:我的妙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八年级 《科技活动》(小发明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