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 季风环流与气候 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2. 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掌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4. 学会分析气候特征、成因及判断气候类型。【重点难点】1.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2. 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学法指导】问题解决发、讨论探究法【知识链接】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①____________差异。2.气压分布(2)南半球:呈⑥____状分布。3.影响中国的气压:冬季⑦____________高压对我国影响显著;夏季西太平洋⑧________高压对我国影响很大。4.东亚季风(1)成因:⑨____________差异。(2)风向:冬季盛行⑩________风;夏季盛行 ________风。(3)性质:冬季风 ________;夏季风 ________。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作用(1)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 ________和 ________得到交换。(2)是各地 ________和 ________形成的重要因素。2.影响气候的形成(1)不同 ________和 ________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 ________类型。(2)部分气候类型下的环流形式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____________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________控制;地中海气候:受_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交替控制。【学习过程】探究点一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探究材料 教材P36图2.12大陆空气柱。歌曲《黄土高坡》中唱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这两种风和气压带关系密切。1.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还是低压?对全球气压带有什么影响?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还是低压?对全球气压带有什么影响? 2.歌曲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是怎样形成的? 3.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不同点。探究点二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探究材料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纬度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1.阅读材料,思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有什么影响?2.北纬30°穿过的地区大多是沙漠。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国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超级大绿洲”呢? 【基础达标】一、选择题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示风盛行时( )A.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 B.开普敦炎热干燥C.南极地区出现“臭氧洞” D.塔里木河水量日变化最大3.图中④地的风( )A.可能发展成为台风 B.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入旱季C.给巴西高原带来降水 D.与影响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相同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4.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二、综合题6.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3)说出甲、乙两处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拓展提升】一、选择题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3题。1.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3.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图1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4~6题。4.关于图1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5.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1位置时( )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6.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图2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读“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类型气候的分布图”,回答7~8题。7.图示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 )A.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B.受单一气压带的控制C.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D.受单一风带的控制8.2012年春节期间,两国该气候类型区的气候特征为( )A.西班牙高温多雨 B.南非寒冷干燥C.西班牙温和多雨 D.南非温和多雨二、综合题9.读“世界南北回归线区域某类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类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这类气候在非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从气压带、风带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类气候在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分布特点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气压带、风带角度分析非洲此类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亚洲东部相应区域没有分布此类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反思】【参考答案】[知识链接]①海陆热力性质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压 ④副极地低气压带 ⑤冷高压 ⑥带 ⑦蒙古—西伯利亚 ⑧副热带 ⑨海陆热力性质 ⑩西北 东南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热量 水分 天气变化 气候 气压带 风带 气候 赤道低气压 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 西风[学习过程]探究点一:1.北半球因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陆地和海洋的热力差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显著: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热低压强盛,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成块状保留在海洋上;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陆上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使其成块状保留在海洋上。这样理想状态下的气压带状分布变成冬、夏季交替变化的气压中心,进而导致大气环流的变化。图示如下:2.材料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属季风环流,其形成分析如下: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如下所示: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不同(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点二: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起直接的控制作用,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下图所示:2.北纬30°附近,一般常年受副热带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控制,气候干旱,大多形成沙漠。而我国因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气候湿润,形成风景如画的“超级大绿洲”。[基础达标]1.A 2.B 3.D 4.A 5.D6.(1)A是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3)甲处气压带位置比乙处偏北,原因是太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拓展提升]1.D 2.D 3.B 4.D 5.C 6.D 7.C 8.C9.(1)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2)大体分布于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大陆中部和西部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 (3)南、北美洲该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侧,呈带状南北延伸;非洲特别是北回归线地区几乎全是该类气候 (4)非洲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信风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5)亚洲东部地区位于世界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大陆和最大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独特的季风环流,夏季盛行海上来的夏季风,非常湿润;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冬季风,较为干燥。2.2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2. 掌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季节移动规律。【重点难点】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2.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学法指导】1. 掌握读图方法,培养读图能力。2. 通过合作学习,提供探究能力。【知识链接】1.大气环流(1)概念:①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②________状态。(2)成因:③ _______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④________,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1)三圈环流成因:高低纬度间的⑤________和⑥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组成:a⑦________、b⑧________、c⑨________。(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A⑩____________、B ( http: / / www.21cnjy.com ) 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 ________而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偏南。【学习过程】探究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探究材料 教材P33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教材P34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1.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的热力环流会怎样? 2.如果地球自转,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怎样形成的?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各有什么特征? 探究点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探究材料 教材P35图2.1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读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规律? 2.若黄赤交角变为0°,气压带、风带还会移动吗?【基础达标】一、选择题读下图,椭圆表示地球上的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此回答1~2题。1.b气压带的名称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2.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时,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 )A.低纬信风带 东南 B.低纬信风带 东北C.中纬西风带 西南 D.中纬西风带 西北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3~5题。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南半球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 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5.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二、综合题6.请首先在下图中图例的右边横线上写出每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例代表的气压带名称,用箭头在图中相应位置表示除极地东风带之外的其他4个风带的风向(注意:只能保留表示风向的箭头,其他辅助箭头要擦除),并在图中标注风带名称,然后分析完成下列各题。(1)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是由于全年受________(填字母)气压带影响。(2)在下图中线段上添加箭头,使之正确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3)当气压带分布如下图所示时(图中阴影表示气压带,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南半球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________。【拓展提升】一、选择题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1~2题。1. 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2.若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3~4题。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下图为某“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有关气温和气压,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气温低于① B.②地是高气压C.④地是高气压 D.④处的气压值有可能大于②6.有关①②③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①②③位于同一纬度,则②地气温最低B.若①②③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带,则①的纬度一定最低C.若图中表示三圈环流,则可表示为低纬度环流D.若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②的气压要高于①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第7~8题。7.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二、综合题9.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反思】【参考答案】[知识链接]①全球性的有规律 ②平均 ③太阳辐射 ④热量差异 ⑤受热不均 ⑥地转偏向力 ⑦低纬环流 ⑧中纬环流 ⑨高纬环流 ⑩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东北 盛行西风 西南 G 极地东风 东北 季节变化 偏北[学习过程]探究点一:1.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影响因素①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差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②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原动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促成了“三圈环流”的形成。(2)形成3.(1)气压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 (2)风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点二: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不移动。[基础达标]1.B 2.A 3.A 4.B 5.C6. (标注气压带、风带名称的答案略)(1)D (2)略。(3)夏季[拓展提升]1.B 2.B 3.D 4.B 5.C 6.C 7.B 8.B9.(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 高 多晴朗天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doc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 季风环流与气候.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