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 全球气候变化 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和特点,会利用各种曲线图背景资料分析推导结论。2.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根据气候与其他环境要素的关系,推测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并阐明推测理由3.了解防御变暖的对策,根据全球变暖的成因,“对症下药”思考对策【重点难点】1.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2. 全球气候变化飞可能影响。【学法指导】图文结合法、综合探究法【知识链接】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概念:长期①________变化的一种反映。2.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②____________变化。3.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1)地质历史时期:时间跨度③____,变化周期④____。(2)近现代时期特点:波动上升,总的趋势是在变⑤____。主要原因:大气中⑥________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1)原因: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____。(2)影响:改变⑨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有利影响:使积温 ________,生长期 ________,在 ____________国家,农作物产量提高。(2)不利影响:使某些地区 ________,造成 ________,在 ____________国家,农作物减产。3.影响水循环: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 ________和 ________格局,加剧水资源的 __________和 ________矛盾。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多使用________。2.植树种草。3.防止________。4.减少________,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探究点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探究材料 教材P46图2.28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和图2.29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有的科学家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气候变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白垩纪末期,整个地球发生了广泛性寒冷,日温差增大,冷热季节交替明显,恐龙因无法抵抗和适应寒冷的袭击,最后灭绝了。1.由材料分析,气候变化的表现有哪些?按时间尺度分为哪几种? 2.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探究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探究材料1.此图揭示了一个什么环境问题?2.此环境问题可能产生哪些影响?3.面对此环境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基础达标】一、选择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1~2题。1.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C.下垫面 D.大气环流2.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面降低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D.间冰期物种锐减“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特别是我国有关专家长期以来对气溶胶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气溶胶形成一定浓度后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而使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据此完成3~5题。3.下列可能引起全球变暗的多种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B.使用矿物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D.飞机飞行产生的飞行云迹4.全球变暗可能产生的后果还无定论,但下列可能产生的后果最可信的是( )A.全球蒸发量减少 B.农作物产量大幅度降低C.葡萄甜度升高 D.全球气温仍将上升5.抑制“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共同的有效措施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C.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D.回收和综合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二、综合题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联合国第十七次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与会各国进一步对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达成共识。材料2:下面为全球变暖引起的不同地区气温增幅示意图。(1)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图示地区最脆弱国家最多是( )A.A地区 B.B地区C.D地区 D.E地区(2)全球变暖对C区域产生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填序号)。①森林火灾增加 ②农作物产量减少 ③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 ④海平面上升 ⑤海洋渔业受损 ⑥干旱⑦永久冻土解冻 ⑧热带气旋增多 ⑨高温(3)如何理解全球变暖对地球和人类带来的影响?试举例说明。【拓展提升】一、选择题《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1.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4题。3.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采暖耗煤量增大 B.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C.环境会更加恶化 D.室内外温差会变大4.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B.大量使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世纪末将没有冬天。”完成5~6题。5.下列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是( )A.填海造陆 B.砍伐森林C.污水排放 D.退耕还草6.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下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是( )A.鼓励购买私家车,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多使用清洁能源C.大力垦荒种粮,增加粮食产量D.禁止使用煤炭等矿物能源读我国某市的相关资料,回答7~8题。7.某市最有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吐鲁番盆地C.三江平原 D.四川盆地8.依据图中信息分析,影响某市平均气温波动上升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加剧 ②湿地面积因城市扩大而减小,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③位于河流谷地,热量难散发 ④全球气候变暖A.①④ B.①②C.②④ D.③④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据新华社报道: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2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称,自197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趋明显,全球每年平均气温较上一个10年上升0.166摄氏度。气候变暖对农业、交通等方面都会带来很大影响。材料2: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材料3:世界局部区域图。(1)读图,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原因。(2)读图,简析B所在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3)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学习反思】【参考答案】[知识链接]①大气状态 ②冷暖和干湿 ③大 ④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⑤暖 ⑥二氧化碳 ⑦冰川融化 ⑧海水热膨胀 ⑨海岸线 ⑩海拔较低的沿海 增加 延长 高纬度地区 干旱加重 供水不足 低纬度地区 降水量 降水分布 不稳定性 供需 清洁能源 森林火灾 消费 公共交通工具[学习过程]探究点一:1.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和近代气候变化。2.(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距今22亿年~1万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候,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大约可以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3)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致。从地区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明显。从季节分布看,我国冬季增温最明显。探究点二:1.此图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已经给全球及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重要影响,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1)总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长远而巨大的,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者是不利的。(2)海平面上升原因:气温上升导致两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海水上涨。影响: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如图所示:(3)对人类生产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①有利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利,使位于高纬度国家的农作物产量有增加的可能。②不利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会使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作物产量减少发生的地区应是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 http: / / www.21cnjy.com )(4)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基础达标]1.B 2.A 3.B 4.D 5. B6. (1)C (2)②④⑥⑨ (3)全球变暖给地球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带来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有利于植物生长,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比如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高度近几年下降了;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等。[拓展提升]1.D 2.C 3.B 4.A 5.B 6.B 7.A 8.B9.(1)模拟值:全球气温不断升降波动。观测值: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原因:人类生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植被的破坏。(2)重要性:B所在地区是联系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捷径。影响:浮冰或冰盖融化,利于航行。(3)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该地复种指数提高和农业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