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考点1:宪法】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2.宪法的地位?(1)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法律权威。(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是的一般性问题;(2)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立法依据;(3)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4.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2)有利于强化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增强履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法行使权力;(3)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形成尊重宪法、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4)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5.青少年怎样学习宪法?怎样树立宪法意识?(1)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参与宪法宣传活动;(2)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3)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6.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为什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2)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3)只有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7.如何规范权力运行?(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2)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8.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5)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6)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8)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考点2:权利和义务】1.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要学会区分)(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2)人身自由: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④受教育权;⑤文化权利。(4)其他权利:①平等权;②宗教信仰自由权利;③妇女儿童与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2.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要学会区分)(1)遵守宪法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其他义务: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劳动、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3.如何依法行使权利?(1)行使权利不得超越它本身界限,不滥用权权利。(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自由和权利;(3)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4.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1)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2)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途径、方式维权。(维权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5.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辨析题常考)(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某些权利也是义务。(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做法①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②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6.如何自觉履行义务?(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考点3:我国政治和经济制度】(一)根本政治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注意区分: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原因: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2)做法: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二)基本政治制度1.基本政治制度内容、作用内容 作用(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3)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4)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 (4)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发展、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主题:团结、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基本经济制度(1)内容: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比较:项目 经济成分 政策 地位 作用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主导力量) 巩固和发展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鼓励、支持、引导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考点4:我国国家机构】1.我国国家机构国家机构 性质 最高… 组成 职权(学会区分)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 地方各级人大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国家主席 国家主席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人民政府 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 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管理经济、教科文卫等行政工作(行政权)监察委员会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委员会 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国家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国家的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地方各级和专门的人民法院 审理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人民检察院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地方各级和专门的人民检察院 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2.行政机关如何行使职权?(1)必须依法行政:①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②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2)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3.监察委员会如何行使职权?(1)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3)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4.人民法院如何行使职权?(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5.人民检察院如何行使职权?(1)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平正义、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2)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忠于事实真相、法律、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考点5:自由平等】1.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受必要限制的原因)(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3)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自由与法治的关系(1)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4.如何珍视自由?(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依法行使权利。5.怎样践行平等?(1)反对特权; (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4)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生活、学习、工作中。【考点6:公平正义】1.公平的意义(作用):(1)对个人: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对社会: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2.正义的意义(价值):(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 (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3.怎样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①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立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4.怎样守护正义?(1)个人守护正义。①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要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案件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