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目录
目录
什么是心理健康
1
监狱罪犯心理
2
监狱罪犯心理变化
3
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问题
4
什么是心理咨询
5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PART 01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监狱犯罪心理
监狱犯罪心理
PART 02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监狱罪犯心理是你们在受到法院判决后全面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家之所以被社会进行改造,是由于你们首先是一个自然人
即便心理严重扭曲,导致犯罪而十恶不赦,但是人的基本心理成分仍然存在,占据你们心理一个部分,也是你们改造的心理基础。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PART 03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监狱罪犯心理发生变化大致要经过三个时期: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服刑初期
服刑中期
服刑后期
时间是从入监开始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其间需要三个适应:
①延续对判决的心理适应;
②是对监狱环境的适应;
③是对监规纪律的适应,最终让新入监人员达到服从管理,认同规范,内化为行动。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一)服刑初期——心理适应期或心理过渡期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服刑初期大家是以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种心理:
1、悲观无助心理
2、抑郁心理
3、焦虑
4、企图蒙混过关心理
5、新奇与解脱心理
6、寻求支持的心理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当然入监初期的心理适应阶段的长短还与下面五种因素有关:
一是入监前在看守所的时间,在看守所呆的时间长,入监适应期就短,反应之则长;
二是刑期,刑期长的,心理压力大,失望,苦闷心理严重,心理适应期长。刑期短者(五年以下)则适应期短;
三是罪犯的个性,个性外向开朗的罪犯适应的快,如多血质、胆汁质和外向性格的监狱罪犯心理不适应期短,内向性、抑郁质的监狱罪犯适应期长;
四是犯罪次数多的人适应期短,初犯适应期长;
五是认罪态度,认罪期短,不认罪者适应期长。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在服刑初期如何改造:
1、要求大家要能适应环境,所谓适应环境就是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身份观念,所谓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2、转变自己的角色。
3、认同自己的社会责任。
4、保持乐观的情绪。
5、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良好的改造动机。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时间是从入监开始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其间需要三个适应:
①延续对判决的心理适应;
②是对监狱环境的适应;
③是对监规纪律的适应,最终让新入监人员达到服从管理,认同规范,内化为行动。
(二)服刑中期——外表平静的心理矛盾期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这一时间较长,主要心理特点是平静中的矛盾运动,在量变中孕育着质变,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认罪与不认罪冲突
2、悔罪与逆向自我抱怨
3、希冀与悲观
4、醒悟与迷惘
5、监狱人格
监狱人格就是指由于长期的服刑生活所造成的消极效应,即在一部分监狱罪犯(特别是重刑犯)中有可能出现的以双重人格为主要特征的人格变异。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这种人格的特征是:
一是屈从;
二是卑微;
三是双重人格;
四是缺泛活力;
五是监狱罪犯需求的延续与纪律的约束;
六是好逸恶劳与强迫劳动;
七是常态需要与自由爱限。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在服刑中期大家怎样生活和改造呢?
1、改造其实很简单,拒绝坠落就行。
2、改造其实很简单,有勇气后退就行。
3、改造其实很简单,不要被成功模式束缚。
4、改造其实很简单,取得成绩时要保持冷静。
5、改造其实很简单,在严格的环境中选择坚强就行。
6、改造其实很简单,把缺陷转化成动力就行。
7、改造其实很简单,团结就行。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这一时间较长,主要心理特点是平静中的矛盾运动,在量变中孕育着质变,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认罪与不认罪冲突
2、悔罪与逆向自我抱怨
3、希冀与悲观
4、醒悟与迷惘
5、监狱人格
(三)服刑后期——稳定,巩固与社会适应准备期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刑释前的心理躁动:
1、对前途的向往与忧虑心理;
2、自卑与自尊交织的心理;
3、强烈的归属心理;
4、报复心理;
5、重操旧业心理;
6、如释重负心理;
监狱犯罪心理变化
服刑后期怎样改造:
1、首先明白自己在出监前还是一名监狱罪犯;
2、消除自卑感,缩小与社会的差距;
3、培养良好的适应社会各种角色的能力,发展健全的自 我意识,做到自知、自爱、自信、自强;
4、学会忍耐(延迟反应);
5、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监狱犯罪常见心理问题
监狱犯罪常见心理问题
PART 04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监狱犯罪常见心理问题
在改造过程中对大家最有影响的心理问题:
抑郁和焦虑
如何制怒
监狱犯罪常见心理问题
(一)抑郁和焦虑
1、抑郁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怨自艾,萎靡,常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感觉。
产生抑郁的原因:
①生活负性事件;②丧失;③季节性(晚秋、初冬);④药物因素;⑤身体的不适或疾病因素;⑥创伤;⑦压力;⑧不安因素。抑郁严重时产生抑郁症(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最易引起自伤自残。
如何消除抑郁:
①转变认知;②找情感寄托,积极倾诉(交友);③转移调控;④学会参与生活;⑤帮助比自己还不幸的人,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两个苹果合成一个苹果);⑥看心理医生。
监狱犯罪常见心理问题
2、焦虑就是人常会产生一种担心,害怕和紧张的心理反应。
监狱罪犯焦虑产生的原因:
①本身的利害关系,一旦发生,还自身无法避免;②生活和改造的不适应;③各种灾难、灾害、疾病的发生;④学习引起的焦虑;⑤交往中的焦虑。
如何消除与控制:
①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②接受别人的安慰;③可能的情况下娱乐一下;④得到警官的谅解。
监狱犯罪常见心理问题
(二)如何制怒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逐渐积累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它有强弱之分一般由: 不满→生气→愠→忿→激愤→大怒→暴怒→狂怒
产生的原因:
①被伤害或利用;
②挫折;
③改造中的压力;
④嫉妒;
⑤缺乏亲人的关注和同情。
制怒的方法:
①理解对方学会克制;
②躲避——休战;
③转移视线,唱歌、看电视,乐而忘怒,与其他人宣宣,动而忘怒,给家人写信或记日记,忙而忘怒;④找恰当宣泄的方式,都是自己的错,认知分析;
⑤学会接受别人的劝告;
⑥找警官宣泄。
什么是心理咨询
什么是心理咨询
PART 05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什么是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就是监狱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与心理存在困惑的监狱罪犯进行交流,对其心理问题给予解答、指导、启发、教育、帮助其消除心理困惑的活动。
2、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进行心理咨询的监狱罪犯≠有精神病,心理咨询≠救世主,心理咨询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一个前来讨鱼的人都会觉得心理咨询没有用。
3、如何巩固咨询或干预效果 :
①遵从专业人员的建议;
②自我对心理咨询或干预过程进行回顾总结,认识自己,改变认识,挖掘潜能;
③在今后的改造中树立信心;
④重新出现心理问题时或产生新问题及时申请咨询和干预。
什么是心理咨询
治心疾七味药
心善
心宽
心正
心静
心怡
心安
心诚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
罪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