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共42张PPT)2022-2023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共42张PPT)2022-2023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八下 地理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位置和范围,归纳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河
流特征。
2.比较东北三省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3.根据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东北三省雪
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
条件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难点
重点
重难点
学习目标
你看完视频对东北地区的印象是什么?
新课引入
一、地理位置
新知学习
地理位置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经纬度位置
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等
观察以下图片说出哪个是描述绝对位置、哪个是描述相对位置?
绝对位置
亚洲北临北冰洋,
东临太平洋,
南临印度洋
相对位置
东北三省的绝对位置:
纬度位置:39°N-53°N
经度位置:118 E-135 E
53°N
39°N
118°E
135°E
东北地区南北跨纬度14°,东西跨经度17°。
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相对位置: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以及东北三省的范围。
东北部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吉林省(长春)、辽宁省(沈阳)简称“东北三省”。土地面积78.8万km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
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
日本海、黄海、渤海
邻国
邻省
临海
东、北两面与 和 为邻
俄罗斯
朝鲜
西接 ,南连 ,
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省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影响。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蒙古
中国
日本
(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内陆国,不临海,只适合与陆上邻国进行边境贸易,没有海运,不利于开展海外贸易,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蒙古
岛国,四面环海,限制了该国的领土范围,海上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 对外贸易”型经济的发展。
日本
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来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交通便利,可抵达西亚、南亚及欧洲各国,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





















青 藏 高 原 区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中温带
亚热带
热带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油菜等;
海南岛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热带作物。
结合上述分析,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从相对位置来看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濒临渤海和黄海,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
从绝对位置来看
东北地区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条件可满足许多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读右图,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平原和丘陵,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平原:
山地:
丘陵:
辽东丘陵
东北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长白山脉
二、地形特征
读图右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N
S
W
E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南北两侧高,中间低
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四周高,中间低
外围: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地势较低;
半环状的三带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中间:山地和丘陵,地势相对较高;
内部:广阔的平原,地势较低。
结合教材27页阅读,说出东北三省的白山黑水指的什么?
长白山
黑龙江
针对东北,“白”和“黑”你还能想到什么?
白雪皑皑
肥沃的黑土地
平原由河流冲积而成,那东北地区有哪些河流呢?他们冲积形成了哪些平原?

结合左图和教材14页地图说出东北三省主要的河流。
黑龙江、乌苏里江(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
松花江
鸭绿江、图们江(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
鸭绿江
图们江
河流冲积形成了哪些平原?
三江平原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冲击而成
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
辽河平原由辽河冲积而成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
嫩江
辽河
知道了东北三省有哪些河流后,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河流的水文特征,看看有何特点?

东北三省的河流水文特征
结冰期
含沙量
汛期


春季和夏季
东北
北方地区
1月气温低于0℃
河流结冰
东北
植被覆盖率高
含沙量小
东北
春季冰雪融水
夏季降水多
春汛
夏汛
读图,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哪几个温度带?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三、气候特征
读下图完成下列任务。
(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
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偏低,
1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28~-8℃
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18~24℃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500~1000毫米,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半湿润区
湿润区
下面三图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A
B
C
(1)将上述三个城市按1月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序。
C城市>B城市>A城市
(2)在上述三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个?
C城市
(3)判断城市A、B、C的名称。
A城市为哈尔滨,B城市为长春,C城市大连。
结合两幅图片说说东北三省主要包含什么气候类型?
具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
A
B
C
结合气候的冷热干湿特征,说出东北三省气候最重要的特征是:
冷、湿

纬度高
距冬季风源地近
蒸发少
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降雪多
房顶坡度大
气温低
排雪
墙体较厚
窗户较小
保温
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植被当然就不同了!
植被的这种垂直变化,也与降水有关……
垂直变化: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红松、落叶松、云杉-岳桦林-高山苔原;原因:受地形影响,气温随着海拔升高逐渐降低。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长白山东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
西北侧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西北侧?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东南侧
因为东南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同一植被带分布上限比西北侧要略高。
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春季积雪融水可缓解春旱。
纬度高,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低温冻害频发。
东北三省有大量的湿地
我们要继续发展,把东北地区的湿地变为耕地发展经济可以么?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该如何进行?
不可以。
1.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湿地。
2.保护现有耕地,提高粮食单产。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落叶松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树种以杨、桦、栎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拓展知识
地理位置
东北三省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课堂小结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温带季风气候(冷湿)
平原、丘陵、山地为主
1.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2.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东北地区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
①夏季光照时间较长 ②水源纯净且较充足
③有肥沃的黑土 ④全年水热条件好
⑤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C
A
随堂练习
3."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下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
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举措之一,
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
的优势。
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资源丰富;山地为滑雪场的建设提供理想的地形条件。
【解析】甲林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资源丰富;山地为滑雪场的建设提供理想的地形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