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八只小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八只小鹅

资源简介

苏教三下音乐
八只小鹅
教学目标
学习演唱歌曲《八只小鹅》的四个乐句,能用轻快而有控制的声音演唱,表现出歌曲的音乐形象。
感受并学习演唱简单的二部合唱(旋律加伴唱)。
通过反复地尝试将四个乐句排列组合成自己觉得最通顺且具有表现力的歌曲,进行简单的创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蕴含在音乐内的对称美。
演唱自己创作的《八只小鹅》,体会成功的喜悦之情。
在小组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团结协作,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并完成本组的创作任务。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的四个乐句;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难点:在小组活动中即各抒己见,又团结协作,创造和谐的讨论氛围,按时完成创作任务。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活动材料袋八份(作品纸一张、印有四个乐句的彩色纸片若干,并于背面贴好双面胶带;剪刀一把);电子琴(预调好Rap的伴奏与速度)。
教 学 的 过 程
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一群小鹅》
师:走在乡间上,小草伸展着腰肢,柳条吐露着嫩芽,桃树含苞绽放,好一幅春光美景啊!同学们快看,一群可爱的小鹅唱着歌儿来了,让我们一起和他们一起歌唱好吗?
(出示小鹅图、发声练习曲《一群小鹅》)
·指导学生唱好这四小节旋律
·加上渐强记号和渐弱记号练习
·用手势引导学生唱出渐强渐弱的变化,感受其音乐形象。
学唱歌曲
用Rap的形式和学生合作说一说“鹅”。
·师:同学们,请你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几只白鹅,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卡片:八 只 |小 鹅| 快 快 活 活 |在 玩 耍 |)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表现鹅,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地加入与离开。
[出示曲谱]。引导学生用短促而跳跃的声音演唱,以表现小鹅快活的形象。
[出示节奏拉宽后的这一乐句]“这一句有了什么变化?”
比较乐句差异,再连起来唱一唱。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练习:
唱一唱组合后的旋律[投影歌谱]
听一听,老师在大家唱什么时加入了“呷呷”伴唱?
(3)[出示合唱曲谱]分声部合作演唱歌曲 与老师合作Rap,根据教师的手势在合适的时候加入与离开“呷呷”伴唱。
从节奏到音高,逐步学唱歌曲的合唱部分。
分析乐句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唱一唱体会它的结束感。
边学唱边对比,找出乐句的相似与区别,并准确演唱。
通过唱一唱、听一听、说一说再练一练的活动,明确二声部进入的时机,正确演唱合唱部分。 有精要的重、难点讲解(教)(有实效的对重、难点的检测 )
创作与尝试
提出“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唱一唱”“贴一贴”的活动要求。
[实物投影]简单地演示创编活动,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具体过程是在一边摆一边唱地不断尝试中进行的。
学生实践操作,巡视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一些困难。发现学生创作中的闪光点。 了解活动的目标和方法。
在观看老师的演示中得到启发,促进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满足于老师所演示的,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民主友好地讨论,在和谐协作的氛围中完成创作活动。
有明确的学生自学内容(学)
有恰当的学生自学引导(导)
有及时的学生自学反馈(练)
作品展示与表演
在学生的作品任选两组让全班同学分析和演唱。
介绍创作意图并给予自评。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加入伴奏唱一唱。
对自己即将展示的作品充满信心。 有简要的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认真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充分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和“练”。
1、教学开始,教师以一个简短而又优美的导入,把学生带入了主题明确的学习情境。紧接着教师就设计了一个《一群小鹅》的发声练习,带领学生用歌声模仿鹅的叫声,用手势引导学生唱出渐强渐弱的变化。在这里,“边学边练”以一种先“练”而后“学”的顺序出现,即通过有趣的练习来掌握正确的发声姿势和方法。然后再通过一段说唱音乐,由学生自主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来表现音乐形象,至此构成一个局部完整的学习过程。
2、在学唱教学环节中,教师由上一环节的学习,自然过渡到本环节的“二部合唱”学习,一反常规将《八只小鹅》歌曲的结尾合唱部分首先进行了学习,在通过体验合唱效果的基础上,教师很明确地讲述了什么是合唱,并清楚地指出了怎样认识合唱谱,应该怎样演唱,然后分步骤、分声部、分层次的进行了练习。此时的“边学边练”是以先“学”后“练”的顺序出现,即让学生先理解再练习,以便顺利解决难点。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歌曲的最后一句,看看与前一句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然后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自学最后一句,至此又构成一个局部完整的学习过程。
3、在最后一个创作教学环节中,教师巧妙地将原本容易枯燥的唱歌教学,以一种兴趣盎然的创作比赛形式展开。在教师交待了比赛规则和要求后,学生即开始了完全自主的学习(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实际上就是学习的内容)。此时的“边学边练”是以一种在教师的引导辅助下,学生分组“自学自练”的形式呈现。同学们为了能够取得“优胜”,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反复演唱比较,协同共创,课堂内所学知识在这个环节中得到充分练习和运用,不仅学会了教材歌曲,还创造出许多形象生动的新《八只小鹅》歌曲。至此,本节课的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部完成。但是由于时间分配欠缺,尚未打到嘴里像效果。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边学边练”不是一个学一学、练一练的简单循环,而应该是一个围绕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的“学练结合”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必须有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总结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促其消化和成长的有效循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