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可爱的家》2、认识 “弱起小节”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2、技能目标: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有感恩之情。三、教学重点: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力度来演唱歌曲。四、教学难点:唱准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五、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谈话法、讲授法、听唱法。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准备:音乐课本、钢琴、课件、奖励花束、打击乐。八、教学过程:一、课前聊“家常”: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看,这就是老师的家,出示课件,老师和家人唱歌跳舞的视频。那你能说说自己与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可爱的家》,并板书。二、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1、导语: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那么,在 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放课件,教师简介《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2、教师范唱歌曲。3、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带着感动再听一边。4、自学指南:A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B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C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5、填词唱:△ 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 这个家可爱在那里?这个家富有吗?(要求学生唱着回答)△ 生齐唱。有感情的演唱。三、音乐知识:弱起小节1、导语:学到这儿,我突然有个疑问,我觉得我们这首歌有一个重大的错误。师生互动对话:△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这不就得了,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2、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知识点:弱起小节)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唱唱第一句。弱起带给你什么感受?四、歌曲处理:1、导语: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从速度,力度上怎样处理?2、学生自己试唱。△ f处:“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p处:“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 把这两句来试试。3、跟着琴,完整体验。4、表演唱。五、巩固歌曲:1、分组演唱歌曲2、创编表现歌曲,配打击乐。六、拓展部分1、播放课件《布娃娃》,有时战争,自然灾害也会给人带来不幸和痛苦,体会到他们的痛苦,才会珍惜现在的幸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没有国家的富强,哪有我们小家的幸福、温馨,让我们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报效祖国,出示课件《国家》。七、教师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