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19世纪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德国要求 ( )A.尊重自己的权利 B.遵守世界秩序 C.重新分割世界 D.建立军事基地2.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3.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C.德国——慕尼黑阴谋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4.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 )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俄国、意大利 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5.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C.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B.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6. 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这里的“新秩序”是指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美苏两极格局7. 根据右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些内容出自 (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联合国家宣言》8.小明收集到一张有关巴黎和会参加者的历史照片,你能猜出谁肯定不在其中吗 (? )2·1·c·n·j·yA.美国总统威尔逊??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D.苏俄主席列宁9.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主要表现在( )①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方式控制中国铁路筑路权 ②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的水上运输业③夺取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权、矿藏开采权 ④100%控制着中国的棉纺业和钢铁业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10.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 ) A、光复会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华兴会11.邹容在下列哪本著作中阐述了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 ) A、《猛回头》 B、《警世钟》 C、《游学译编》 D、《革命军》 1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13.同盟会纲领中“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与下列哪一项相对应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14.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15.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拜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祭词中说:“……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出师未捷,千古遗恨。义声扬振,五月而后,武昌继之,遂覆清室。民国以立,共和新造。壮哉先烈,死以为国,身毁名荣,英风义烈,永为世率。……”对这段祭词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表达了江丙坤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之情 ②较为准确地评价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作用③黄花岗起义使清朝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 ④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16.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了中外反动势力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7. 某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 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下列是几位同学的发言主题提纲,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辛亥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完全摆脱了列强控制,成为世界政治大国C.丙同学: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丁同学: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18.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 B.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0. 武昌起义爆发时,袁世凯垂钓于洹水之上,貌似“隐居”,但仍遥控着北洋军。不久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大臣主持军政。袁世凯复出的原因是 (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软弱; ②袁世凯拥有北洋军实力,这是他复出的根本原因;③帝国主义寻找新的代理人,对他的支持 ④袁世凯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机智地抓住了机遇;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1. 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历史背景是 (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列强在华享有各种特权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 ④中国处于割据混战局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 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 )A.篡夺革命果实 B.建立新式陆军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帝制23. 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与之有关的事项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戊戌变法24.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25. 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二、简答题(共50分,其中26题21分,27题17分,28题12分)2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1870—1913)国家1870年工业生产占世界位次1913年工业生产占世界位次1913年所占殖民地面积排位英131法242美315德424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德军第一次使用了毒气,英军第一次使用了坦克等。对立的双方,陆地的远程大炮、空中的飞机、海上的战舰展开了全面和立体的厮杀。21教育网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所谓“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1cnjy.com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21·cn·jy·com(2)材料一反映的变化与情况,说明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与所占的殖民地面积倒挂,这种现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此你可以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3)列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两大著名战役? (4分)(4)材料二所示的新式武器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些新式武器的使用,进一步突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哪一特性?(3分)21·世纪*教育网(5)材料三中《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请你用一句话来评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6分)www-2-1-cnjy-com27.杭州市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17分)【探究一】知识回顾(1)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3分)(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探究二】资料收集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甲:见右图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众“至今剪辫子者甚稀”??⑥“自强”、“求富”丙:⑦“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探究三】分析整理(3)请认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最恰当的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并写出结论。(6分)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相关资料(填序号)结论政治方面④经济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社会生活方面【探究四】深入研究(4)材料⑤对研究辛亥革命有何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28.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图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哪个城市使用?电话发明于哪次工业革命时期?图中新事物的出现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二: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简表(2)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2分)(3)试列举19世纪后期,传入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两例,并说说他们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参考答案27.答:(1)1911年;??湖北省;??孙中山。(3分)(2)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2分)(3)(6分)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相关资料(填序号)结论政治方面④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经济方面⑦思想观念方面⑧社会生活方面①(4)价值:可以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2分)可以说明辛亥革命后,相当一部分人思想依然很保守;(2分)可以说明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可以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有限。(2分)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