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12.1《杠杆》同步分层作业(2课时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12.1《杠杆》同步分层作业(2课时含答案)

资源简介

12.1《杠杆》(第2课时 杠杆的分类与应用)同步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练】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小明用撬棍向上撬石头,由于动力臂_________阻力臂,所以撬棍是一个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人体某些部位也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回的动作,此时支点是_________(填“A”或“B”),手臂属于_________杠杆。
3.如图所示是常用的核桃夹,当用力摁住C点夹核桃时,可把___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核桃夹可看作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4.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___(选填“A”、“B”或“C”)点看作支点,如图乙所示,手柄_________(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
5.如图是日常使用的三种类型的剪刀,请你为铁匠师傅选择一把剪铁皮的剪刀,你会选择_________(选填”A”、“B”或“C”)剪刀,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更省_________。
二、选择题
6.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天平 B.钓鱼竿
C.铡刀 D.瓶盖起子
7.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面包夹子 B.钓鱼竿
C.托盘天平 D.核桃夹
8.2021年8月20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在机械臂(左图)的辅助下成功从天和核心舱出舱。机械臂的功能类似于人的手臂(杠杆),但它有7个关节,长度可达10多米,具有抓住、拉回、锁死等功能。如图工具在使用时与机械臂工作时属于同一类杠杆的是(  )
A.羊角锤 B.起子
C.食品夹 D.扳手
9.我国古代记录传统手工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一种捣谷用的舂。如图所示,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舂稻谷”的示意图。小华感觉力量不够,用起来比较困难,则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小华将脚向前移动
B.将支点向靠近小华的方向移动
C.将放稻谷的容器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
D.小华适当负重再操作舂捣谷
三、计算题
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B点悬挂质量是50kg,底面积400cm2的重物G,在右端A点施加力的作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9000Pa。已知OB:AB=1:3,求:
(1)重物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力F;
(3)这个最小力是多少?
【能力提升练】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划船者所用的船桨是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__________________(填“上面握桨的手”或“下面握桨的手”)的位置,不改变装备的前提下,想划水更省力,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120N,AB=2.8m,AO=0.3m。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则在A端施加最小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_________,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此杠杆是一个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3.如图所示,挂在杠杆中点A处的物体的重力为G,为使杠杆平衡,则需要在杠杆的末端B处沿_________(选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最小的力。
二、选择题
4.《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原理的是(  )
A.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动
B.增大“重”时,应换用更小的“权”
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D.“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5.周末,小明和爸爸在公园玩跷跷板的游戏(如图所示),爸爸的体重几乎是小明体重的2倍,为了能顺利地玩起来,小明和爸爸的座位安排是(  )
A.小明A位,爸爸C位 B.小明A位,爸爸D位
C.小明B位,爸爸C位 D.小明B位,爸爸D位
6.(多选)在物理学中,经常把实物抽象成模型,杠杆研究也是一样,图甲和图乙所示就是两种常见的杠杆模型。图丙和图丁所示是在超市里的顾客推着购物车向前走时的情景,前轮为A,后轮为B,障碍物为C,在图丙中,当前轮A遇到障碍物C时,顾客向购物车手柄施加一个力,前车轮就能轻松越过障碍物;在丁图中,障碍物C在A和B之间时,顾客向购物车手柄施加一个力,后车轮B就能轻松越过障碍物,对于这两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丙中,是以购物车后轮B为支点,人应该向下施力
B.图丁中,是以购物车后轮B为支点,人应该向上施力
C.图丙中的杠杆可以简化为图甲所示模型
D.图丁中的杠杆可以简化为图乙所示模型
7.(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和尚合作抬起重为G的一桶水,以甲的肩膀为支点,可分析得出乙和尚肩膀所受的力为F1,若以乙的肩膀为支点,可分析得出甲和尚肩膀所受的力为F2,则(  )
A.F1>F2
B.F1<F2
C.乙和尚为了让自己所受的力F1变小,将水桶偷偷往后移动了一点距离
D.甲和尚为了让自己所受的力F2变小,将水桶偷偷往后移动了一点距离
三、计算题
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地面上有一个盛满油的圆柱桶,高80厘米,底部直径为60厘米,总重为1500牛,现在想使底部B点稍离地面。
(1)如果在C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力的大小是多少?
(2)如果在C点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力的大小是多少?
(3)使B点稍离地面的最小力为多少?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练】
一、填空题
1.大于;省力
2.A;费力
3.A;省力
4.B;粗
5.A;力
二、选择题
6.B 7.D 8.C 9.D
三、计算题
10.(1)由p=可得,重物对地面的压力:F压=pS=9000Pa×400×10﹣4m2=360N;
(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A点,则OA为最长的动力臂,因此连接OA,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力,如下图所示:
(3)重物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重力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等于地面受到的压力,即360N,
则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F2=G﹣F支持力=500N﹣360N=140N,
已知OB:AB=1:3,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A=F2×OB
故F====35N。
答:(1)重物对地面的压力是360N;
(2)如上图所示;
(3)这个最小力是35N。
【能力提升练】
一、填空题
1.上面握桨的手;下面握桨的手向下移;阻力、阻力臂不变,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小动力
2.下;440;费力
3.F2
二、选择题
4.A 5.A 6.ACD 7.BC
三、计算题
8.若想使桶的底部B点稍离地面,必须以A点为支点;
(1)在点C加一个竖直向上拉力时,则AB为动力臂,此时阻力为圆柱桶的重力则阻力臂为AB,如下图所示:
所以,阻力为F2=G=1500N,动力臂L1=AB=60cm,阻力臂L2=AB=×60cm=30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1L1=F2L2,
所以,拉力F1===750N;
(2)在点C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时,则AD为动力臂,此时阻力为圆柱桶的重力则阻力臂为AB,如下图所示:
所以,阻力为F2=G=1500N,动力臂L1′=AD=80cm,阻力臂L2=AB=×60cm=30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L1′=F2L2,
所以,推力F′===562.5N;
(3)由题意知,使B点稍离地面,需在距离A点最远的C点施加力,即AC为最长的动力臂,因此连接AC,过C点做AC的垂线,方向斜向上,即为最小的力F″,如下图所示:
所以,阻力为F2=G=1500N,动力臂L1″=AC===100cm,阻力臂L2=AB=×60cm=30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L1″=F2L2,
所以,推力F″===450N。
答:(1)如果在C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力的大小是750N;
(2)如果在C点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力的大小是562.5N;
(3)使B点稍离地面的最小力为450N。
第1页12.1《杠杆》(第1课时 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步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练】
一、填空题
1.我们在日常使用的工具中很多是利用杠杆知识制成的,我们分析杠杆时,首先要找到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________,然后分析杠杆的受力情况,即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
2.如图是超市用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应该是________(压/抬)车把,支点是点________,当后轮遇到障碍物,应该是________(压/抬)车把,支点是________。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50N,动力臂是20cm,阻力臂是10cm,当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___N。
4.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此时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_______m,大小为________N。
二、选择题
5.人踮脚时脚掌可以看作一个杠杆,下列能正确表示踮脚时该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6.如图是早年间农村普遍使用的压井,上边的杆可抽象为一杠杆,在取水时,向下压杆的末端,水就会自动流出。不计杆的自重,如图能正确表示它的杆工作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重300N的小邓坐在翘翘板(板的质量忽略不计)右边的中间处,一块大石头放在板的左端,此时翘翘板水平静止.据此可估算石头重约(  )
A.100N B.150N C.300N D.600N
8.如图:杠杆上都有等分点,其中能保持水平平衡的杠杆是(  )
A. B.
C. D.
三、作图题
9.按照要求作图。画出图中作用力F的力臂L。
10.如图,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力臂l1对应的力F1。
11.如图所示,支点为O的杠杆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臂L2的力F2。
四、实验探究题
12.如图是利用刻度均匀的长刻度尺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的重为0.5N)
(1)不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将杠杆调整到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实验,如图乙,在杠杆左侧挂3个钩码,在右侧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在杠杆两侧所挂钩码下端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会________________(选填“仍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用钩码当“秤砣”可以把刻度尺制成测量物体的“杠杆秤”,如图丙所示,把苹果和钩码分别悬挂在O点两侧的适当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苹果的质量是________g。
【能力提升练】
一、填空题
1.一根长为1.8m的扁担,左、右两端分别挂了24kg和30kg的货物,要使挑的时候扁担水平平衡,肩膀应放在距离扁担左端________m的位置上,若将两端货物同时向内移动0.2m,则需要将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货物增加________kg才能保持扁担水平平衡。(不考虑扁担的重)
2.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OC=2:1,G1重为60N,G2重为20N,则绳子对G1的拉力为_______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N。
3.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kg,杆秤自身重力不计,某次称量,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和0.25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kg,提拉秤纽的力为________N,若秤砣上粘有油污,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g取10N/kg)
二、选择题
4.如图,开瓶盖的起子是杠杆。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重物G和力F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并且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G B.F2>G C.F1=F2 D.F2>F1
6.如图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O为支点,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立方体。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的物体B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2N
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5N
C.物体B向右移动l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减小1N
D.物体B向左移动l小格,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减小1N
三、实验探究题
7.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在实验过程中,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甲在杠杆左右两侧挂钩码,调节杠杆平衡,并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1.0 0.15 1.0 0.15
2 1.5 0.20 0.5 0.60
3 2.0 0.30 1.5 0.40
分析表中的数据,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实验时将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发现杠杆会向左侧转动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她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恢复水平并记录数据,小红的做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若在杠杆的左侧C点处,悬挂上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绕D点顺时针旋转,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请画出弹簧测力计位于实线位置时拉力的力臂l1。
(5)如图丁所示,将一块厚度均匀的木板放到AB两个支架上,已知木板长16m、重400N,AB相距8m且相对于木板的中心对称,现有一个重500N的球,从A点出发向右滚动________m时,木板对A点的压力刚好为0。
四、计算题
8.如图甲是小聪上体育课时将前臂平伸用手掌拖住铅球时的情形。我们可将图甲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不计自重)。若铅球质量为5kg,OA=3cm,OB=30cm,求此时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F1大小。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练】
一、填空题
1.支点,动力,阻力
2.压;C;抬;B
3.F1L1=F2L2;100
4.1.2;400
二、选择题
5.A 6.A 7.B 8.C
三、作图题
9.支点为O,从支点O向动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10.过力臂l1的末端,作垂直于l1的直线,与杠杆的交点为力F1的作用点;图中F2使杠杆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为使杠杆平衡,动力应使杠杆有逆时针转动的趋势,则阻力F1的方向斜向右上方,如图所示:
11.过力臂L2的右端,作垂直于L2的直线,与杠杆OA的交点为力F2的作用点,方向斜向左下方,即为F2;作F1的反向延长线,过支点O作F1的垂线,即为F1的力臂L1,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2.(1)平衡;(2)右端下沉;(3)250g
【能力提升练】
一、填空题
1.1;右;2
2.10;50
3.1;12;偏小
二、选择题
4.C 5.B 6.B
三、实验探究题
7.(1)便于测量力臂;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不正确,杠杆使用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4)先变小后变大;见解析图;
(5)11.2。
四、计算题
8.由图可知,支点是O点,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F1为动力,5kg铅球的重力即为阻力F2,
则阻力:F2=G=mg=5kg×10N/kg=50N,
由图知,L1=OA=0.03m,L2=OB=0.3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即:F1×0.03m=50N×0.3m,
解得F1=500N。
答:肱二头肌对前臂产生的拉力F1为500N。
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