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精编学案+精编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精编学案+精编练习)

资源简介

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知识导航
1.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的精神面貌,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口号、内容,理解运动的性质和影响,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1*cnjy*com
2.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先锋作用,学习先进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3.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解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影响。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了解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爱国学生,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总是走在革命的最前列,起着先锋模范作用。【来源:21cnj*y.co*m】
4.分析当时中国国情,知道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观察图片“共产党早期组织示意图”,了解其分布特点。了解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主要决定,比较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所确定的奋斗目标,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二、知识解读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
(2)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社会状况依然很混乱,主要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人们缺少民主和科学的觉悟。【出处:21教育名师】
2.概况:
(1)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口号: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积极响应,参与《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工作。他们都认为,要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21*cnjy*com
(4)宣传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担任校长后,锐意改革,’以“思想保守”“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任教,北京大学的面貌大为改观。后来, 《新青年》杂志由上海迁往北京,在北京大学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3.内容:
内 容
表 现
(1)提倡民主和
科学,反对专
制和愚昧
①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了“民主”和“科学”口号。
②新文化人士认为,儒家学说要求臣民终于君主,儿子服从父亲,妻子顺从丈夫,把人变成了奴隶,是民主和科学的大敌,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新文化人士还认为科学与民主同等重要,必须用科学来启迪民智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①1 91 7年初,胡适率先系统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②陈独秀主张以白话丈取代文言文。从1918年起, 《新青年》所刊载的文章全部使用白话文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该书以辛辣的笔锋揭穿了几千年来专制统治的真面目。在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口号下,鲁迅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
4.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精神,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1cnjy.com
【温馨提示】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贡献。
代表人物
主要贡献
作 用
陈独秀
(1)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了“民主”和“科学”口号
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胡适
(2)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他系统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丈代替文言文
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理解,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鲁迅
(3)猛烈批判旧道德、旧礼制
创作《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小说,揭示了君主统治的“吃人”真面目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1)历程:学习西方技术(洋务运动)一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戍变法、辛亥革命)一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版权所有:21教育】
(2)特点: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二)、五四运动
1.背景:
(1)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曾派出二十多万华工参战的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国人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人们热切地盼望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但是,这些要求都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的消息传到国内,对渴望“公理战胜强权”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人们心中的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3.经过:
爆发
首先站起来的是青年学生。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高呼“还
我青岛,,筹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官员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等人
发展
学生的示威活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三十多名学生被捕。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6月初,学生再次上街进行爱国宣传,北洋政府又逮捕了八百多名学生。这一举动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纷纷同情并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高潮
①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上海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也是新式学校、丈化机构集中的地方.北京大批学生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很快席卷全国二十多个省,它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4.初步胜利:
(1)在全国爱国群众运动的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作出了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决定。 .
5.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6.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2)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温馨提示】
1.五四运动的经过。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 间
5月4日~6月初
6月初~6月底
中 心
北京
上海
参与者
学生
学生、工人、商人、知识分子
斗争方式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结果
学生被捕
初步胜利
2.五四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比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参与者
反对的对象
性质
斗争的形式
关系
新文化
运动
进步的知识分子、学生
封建专制制度,旧文学,旧道德
思想解
放运动
创办报刊进行宣
传、改革文学
密不可分,都为中华民族的觉醒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五四
运动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学生、工人阶级、商人等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北洋军阀政府
反帝反
封建爱
国运动
创办报刊进行宣
传,游行示威(罢
课、罢工、罢市)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
表 现
(1)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广泛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一直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1919年,他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系统和较完整的介绍。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
(2)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
不断壮大
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3)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
组织的建立
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指导下,多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1922年7月
地点
上海,后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
上海
内容
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②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③大会设立中央局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提出了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奋斗目标: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这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温馨提示】
1.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力量: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革命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3.比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同盟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同盟会
时间地点
1921年,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
1905年,日本东京
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性 质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迭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意 义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极大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知识探究
1.试一试,请你用白话文帮胡适回一封电报。然后比照胡适的回答,说一说你的感受。
用白话文写回电,要求语言直白,简单明了。如回电:我干不了!
2.结合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比较白话文与文言文,说一说,白话文在向大众传播新思想方面具有哪些优势?21教育网
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理解,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3.结合第一单元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
弱国无外交。虽然中国是战胜国,但中国当时国力衰弱,综合国力不强,国际地位不高。所以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公然侵犯中国权益。
4.陈独秀在巴黎和会前后对威尔逊的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当你听到巴黎和会上传来的消息,心情又会怎样?21·cn·jy·com
巴黎和会前,陈独秀认为威尔逊能够主持公理,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后,陈独秀看清了美国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图,看清了威尔逊的真实目的,他对威尔逊总统彻底失望,这直接促成陈独秀思想的转变。心情:失望、愤怒。
5.你是如何理解顾维钧所说的“如此之惨”与“如愿与偿”的?
“如此之惨”:中国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期望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帝国主义国家根本没有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还任意宰割中国。“如愿以偿”:操纵巴黎和会的列强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www.21-cn-jy.com
6,列举实例,从以下几方面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1)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首先站出来的是青年学生,北京各校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游行示威,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进发出了爱国热情。2·1·c·n·j·y
(2)掀起反帝运动: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的,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学生示威游行,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成为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3)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五四运动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发生,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提高了女性的地位:运动中,女学生走上街头与男学生一起为国家的命运奔走呼号,这不仅意味着五四运动成为全体中国青年共同参与的一项爱国运动,也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21·世纪*教育网
7.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想一想,李大钊的文章、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忆说明了什么。
李大钊的文章、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忆说明当时的中国只有向俄国学习,走俄国十月革命式的道路才能改变现状。www-2-1-cnjy-com
8.你认为陈独秀的话有什么道理?为什么先进分子要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
有道理,因为工人阶级是改造社会的主要力量。先进分子意识到,中国民众绝大部分是工人和农民,只有到他们中间去,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和关心的问题,才能谈得上真正广泛的民主,才是真正的用科学的方法寻找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方法。
9.你觉得这种宣传方式能够起到怎样的效果?
把复杂的思想做了简单化、形象化的处理,使当时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有了当家作主的思想。2-1-c-n-j-y
10.根据示意图,说一说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国外有东京和巴黎;国内有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等。
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知识清单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有何意义?
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的前后期在重心和斗争形式及斗争主力分别有什么变化?
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备了哪些历史条件?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二、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如果老师让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首选 ( )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
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中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21cnjy.com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3.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主要体现在 ( )
A.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B.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C.释放了被捕学生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5.小勇同学准备在五四青年节上演讲,下列素材不可以作为演讲内容的是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C.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D.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①维新思想一百日维新 ②三民主义一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一新文化运动 ④马克思主义一中共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 )2·1·c·n·j·y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9.下列史实与陈独秀有关的是 ( )
①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②《新青年》的主编
③中共一大的参加者 ④建立了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lO.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的袁世凯,宣扬君主制,诋毁共和制,定孔教为国教。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尊孔复古逆流,1915年,李大钊在上海创办了右图杂志,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这个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自由平等,反对个人崇拜;提倡科学,反对尊孔敬孔;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1*cnjy*com
(1)你阅读上面的文字材料和图片,用下划线或圆圈将文字材料中的4处错误标出并改正。
(2)从思想解放的视角考察新文化运动,它营造了传播新思想新理论的大好机遇。 新文化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出处:21教育名师】
(3)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1.探究与实践。
【感知历史提取信息】小明同学在学了“巴黎和会”后,画了右边漫画。
(1)结合漫画回答:巴黎和会上作出了怎样的规定导致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


【收集整理积累知识】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中国人的反应会怎么样?为了弄清
这个问题,小名同学收集到如下材料:1919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队伍中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版权所有:21教育】
(2)据材料,说说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深入探究获得认识】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21*cnjy*com
(3)据材料,说说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有哪些?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12.材料一:小强高兴地对父母说:“今天是我的节日。”他接着说:“191 9年,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进行了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强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21教育网
(2)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上面三个人物是哪次会议的参加者?有利于这次大会召开的国际条件是什么?这次大会有何历史意义?
13.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我的1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 ?????? 我的1912年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表哥陪我在 北京街头游览一番,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 本《新青年》杂志。……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和科学,当时称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治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www.21-cn-jy.com
请回答: (1)此话出自何人之口?
(2)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5)先辈们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毛泽东《五四运动》【来源:21cnj*y.co*m】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壮大了的阵营”包括哪些阶层?
(2)从材料二看,6月以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6.材料一 :“中国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罢市开始,至十二时,华租各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所余者,仅外人所设之洋行也……各华商店门前,皆贴有白纸上书、商学一致、挽救学生、罢市救国。工人也自发行动起来,日商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上海纱厂一律停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工人一律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魏宏运《中国现代史》
(1)根据上述材料请说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主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种重大变化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3)材料三中“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在现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党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材料二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
(4)材料二中党的任务的提出有何意义?
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知识清单
二、能力训练
1.C 2.C 3.D 4.A 5.B 6.D 7.D 8.A 9.D
10.
(1)错误一:李大钊;改为:陈独秀。 错误二:提倡自由平等;改为:提倡民主。 错误三:反对个人崇拜;改为:反对专制。错误四:反对尊孔敬孔;改为:反对迷信。(2)民主思想、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等。(3)启示: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21·cn·jy·com
11.(1)巴黎和会上通过《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由日本继承。(2)青年学生;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3)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应当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1)小强的说法不对。理由: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它不可能领导1919年的五四运动。(2)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3)中共“一大”;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3.(1)错误:通过电视 理由:1912年还未发明电视 (2)错误:在上海 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错误:想去年 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1898年 (4)错误:袁世凯 理由:被杀的谭嗣同等六人 (5)错误:《新青年》 理由:1915年才在上海创刊21·世纪*教育网
14.(1)胡适。???(2)新文化运动。(3)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4)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5)积极进取、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2-1-c-n-j-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