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2015高考政治时事+新闻原创命题(背景材料+理论分析+跟踪试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今明两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聚焦】2015高考政治时事+新闻原创命题(背景材料+理论分析+跟踪试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今明两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今明两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背景材料】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对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工作作出具体要求。《行动方案》提出了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明确了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的三十项具体措施。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加快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三是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四是强化技术支撑。五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六是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七是加强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八是落实目标责任。《行动方案》将今明两年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燃煤锅炉淘汰任务、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任务、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各地区。同时,提出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将重点工作落实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并明确了时间要求。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行动方案》提出了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些具体目标,要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特别是对对百姓来说,要全民行动,节约能源和资源,建立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2.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企业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践行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行动方案》强调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引导生产、购买、使用高效节能产品。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国家标准。这有利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相互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不要简单以GDP论英雄,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实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的基本国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行动方案》强调加快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推进实施重点工程,狠抓工业节能降碳、建筑节能降碳、交通运输节能降碳、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这表明我国政府面对环境污染抓住了重点,有利于解决环保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4.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势力创新意识。《行动方案》强调强化技术支撑,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推动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这体现了辩证否定观的创新要求。
5.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行动方案》将今明两年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燃煤锅炉淘汰任务、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任务、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各地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跟踪试题】
《行动方案》提出了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据此回答1—3题:
1.这一目标的提出有利于
①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2.实现上述目标对百姓来说,你认为最合适的做法是
A.减少开车,节约能源,绿色安全出行?? B.熄灭灯光,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C.全民行动,节约能源,应对气候变化?? D.全民行动,绿色出行,发展低碳经济
3.上述目标要求企业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基本国策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④坚持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③??????? ?? ? C.②④??????? ???? D.③④
4.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将节能减排目标与干部考核挂钩,以产生实质性的推动效果。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增长量 ②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5.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某地方政府强制“拉闸限电”,导致很多企业陷入有订电却无供电的窘境,很多居民用电也受到限制。下列观点能针砭时弊的有
①“饮鸠止渴,掩耳盗铃”之举,偏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②“一风吹,一刀切”之举,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之举,影响生产和生活 ④“对症下药”之举,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减排任务
A.①④   ????? B.②③    ??????C.①③ ?????   D.②④
如果每月用手洗衣服代替一次机洗,按全国2.4亿台洗衣机计算,每年可节约3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87万吨;如果每个人离家或下班前3分钟关闭空调,每年可节电7.5亿度,而这丝毫不会影响出门前的舒适度……据此回答6—8题:
6.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fe)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这种消费方式属于
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自由消费
7.材料中的消费行为的核心是
A.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B.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D.可持续性消费
8.下列消费行为,属于绿色消费的有
①在就餐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②不购买添加色素、防腐剂的食品 ③旅游时不乱丢弃物???④追求名牌?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9.《行动方案》指出:“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两点论与均衡论的统一 ②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④要注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②???????? ?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行动方案》指出:“严格清理地方违规出台的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政策。落实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后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创造物质形式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1.《行动方案》将今明两年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燃煤锅炉淘汰任务、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任务、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各地区。同时,提出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将重点工作落实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并明确了时间要求。上述分析体现的方法论的有
①要善于把握重点 ②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A.①②③??????? ??? B.①③④??????????? ?C.①②④?????????? ? D.②③④
12.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重视创新,不断推动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促进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关于创新的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③? ?????????????????? B.①③④?????????? C.①②④? ????????? ???? D.①②③④
13.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 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台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
(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 6.C? 7.D? 8.B? 9.C? 10.A? 11.A? 12.D?
13.(1)在发电效率上,核电单位燃料的能量巨大,比火电具有明显的优势。(2)在生产条件上,核电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风能、太阳能具有优势。(3)在节能减排上,核电不排放有毒气体和烟尘,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具有清洁能源的优势。(4)在电力成本上,核电价格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有市场竞争力。(5)在市场需求上,我国社会用电量增速快,核电目前的比重低,市场前景广阔。
(2)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这一价值取向,必将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