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2015高考政治热点新闻原创命题(背景材料+理论分析+跟踪试题)环保部发布《“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聚焦】2015高考政治热点新闻原创命题(背景材料+理论分析+跟踪试题)环保部发布《“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2份)

资源简介

环保部发布《“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
【热点材料】
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环境保护部日前对外发布了《“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准则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准则共有8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举报污染行为、共建美丽中国。其中,准则倡导适度使用空调,控制冬季室温,夏季室温不低于26摄氏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
【结合分析】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 “贡献者”。因此,《准则》在对象上兼顾城市与农村居民,注重突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行为规范。
2.部分制约整体。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
3.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邀请各界代表参与讨论、招募和培训志愿者等活动,宣传、贯彻和实施《准则》,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这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体现。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准则倡导,公民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公交优先,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随意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参与垃圾分类等。这是系统优化的体现。
5.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准则》给出了公民为减少大气污染可采取的主要行动,但没有规定量化的行为要求,主要是因为公民行为方式受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区域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给出统一规定。这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设问举例】
《准则》的制定和出台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增强环境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强化环境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同呼吸 共奋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准则》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编写过程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
结合材料,请你总结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思路点拨】
本题以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的《“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为素材,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可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三个角度分析。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角度看,政府制定和出台了《准则》,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从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角度看,政府按着一定原则编制了《准则》对公民进行动员。从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看,《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
(1)尊重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国务院制定和出台《准则》,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在全社会形成“同呼吸 共奋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就体现了这一点。(2)根据现有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并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编制《准则》。这是通过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表现。(3)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就是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积极推动作用。
环保部发布《“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
【背景材料】
2014年8月14日人民网北京电,环境保护部近日对外发布了《“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准则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准则共有8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举报污染行为、共建美丽中国。其中,准则倡导适度使用空调,控制冬季室温,夏季室温不低于26摄氏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准则》的制定和出台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增强环境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强化环境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同呼吸 共奋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准则》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编写过程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同时,在表述上注意简洁明了,易记易行,对象上兼顾城市与农村居民,注重突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行为规范。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要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要形成践行节约、绿色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互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企业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践行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准则》的制定和出台,推动了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增强了环境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环境道德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 “贡献者”。因此,《准则》在对象上兼顾城市与农村居民,注重突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行为规范。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邀请各界代表参与讨论、招募和培训志愿者等活动,宣传、贯彻和实施《准则》,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这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体现。
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准则》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准则》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表明意识的力量能带来物质的成果,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准则》没有规定量化的行为要求,主要是因为公民行为方式受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区域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给出统一规定。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而《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准则》编写过程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贯彻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跟踪试题】
近些年,我国许多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突出,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大气污染高度重视。据此回答1—3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解决大气污染这一问题必须
A.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的唯一目标???????? B.放慢发展速度
C.落实科学发展观??????????????????????????? D.坚持协调发展
2.治理大气污染的目的是为了
①增加经济总量,加快发展速度 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扩大内需、刺激投资 ④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A.①③? D.①④? C.②③ ? D.②④
3.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大气污染高度重视
①可能会制约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③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④会给企业发展造成巨大困难
A.①②????? ??? ?????? B.③④??? ?????????C.②④?? ???? ???? D.②③
4.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贡献者”。这就要求我们
①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②践行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③不惜一切代价“向污染宣战” ④ 为改善空气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准则》共有8条内容,分别是: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举报污染行为、共建美丽中国。据此回答5—7题:
5.从消费的角度来说,共建美丽中国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
6.绿色消费是以___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 核心是___
A.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健康消费
B.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可持续性消费
C.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健康消费
D.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可持续性消费
7.近年来,绿色消费悄然兴起,现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首要选择。这主要是因为绿色消费有利于
A.保护消费者健康 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D.经济持续性发展
8.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说明?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④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9.《准则》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准则》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表明?
①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②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③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意识的力量能带来物质的成果?
A.①②?? ???????????????? B.②③? C.①④?? ???????????????? D.③④?
10.《准则》编写过程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11.《准则》给出了公民为减少大气污染可采取的主要行动,但没有规定量化的行为要求,主要是因为公民行为方式受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区域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给出统一规定。从辩证法的角度,启示我们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实施这一战略的哲学依据是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②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A.①②?? ?????? ??B.①②③? C.①③?? ?? ??????D.①②④
13.《准则》的制定和出台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增强环境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强化环境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同呼吸 共奋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准则》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编写过程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
结合材料,请你总结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C 6.D 7.A 8.B 9.C 10.C 11.D 12.C
13. (1)尊重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国务院制定和出台《准则》,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在全社会形成“同呼吸 共奋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就体现了这一点。(2)根据现有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并遵循源于公众、用于公众;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基本原则编制《准则》。这是通过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表现。(3)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就是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积极推动作用。
解析:本题以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的《“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为素材,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可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三个角度分析。从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角度看,政府制定和出台了《准则》,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从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角度看,政府按着一定原则编制了《准则》对公民进行动员。从发挥关键部分的作用看,《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