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一、选择题1.下列厨房用品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防烫夹 B.压蒜器 C.食品夹 D.筷子八下期末复习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B2.如图所示是家用脚踏式垃圾桶的结构图,M为装垃圾时开盖用的脚踏板。关于杠杆MED和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为省力杠杆B.均为费力杠杆C.MED为省力杠杆D.ABC为省力杠杆C3.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支点O两侧挂的钩码如图所示,此时杠杆失去平衡。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采用的措施是( )A.把左侧的钩码减掉一个B.把右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C.在左侧的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D.在右侧的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并向左移动一格D4.如图所示,物体G分别在拉力F1、F2、F3作用下静止,不计摩擦,比较三个力,则有(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F1、F2、F3一样大D5.如图是轱辘取水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能够省力 B.提水时克服摩擦做的功是额外功C.该装置能够省功 D.使用更轻的桶可以提高机械效率C6.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强②铡刀实质上是一种省力杠杆③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④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A7.某天,“生物”和“物理”两位大师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生物”大师伸出健硕的手臂对“物理”大师说:“看,我能提起很重的物体哦(如图)!”“物理”大师竖起大拇指说:“真厉害!其实,你的前臂就是物理学中的一根杠杆,”以下对于这根杠杆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分析不合理的是( )A.前臂杠杆的支点O在肘关节处B.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是动力C.重物给前臂的力F2是阻力D.前臂是一根省力杠杆,缺点是费距离D8.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利用斜面将货物装上汽车。已知货物重为2000N,师傅用沿斜面向上1000N的推力将货物从斜面底端匀速推至斜面顶端。斜面长4m、高1.5m,则( )A.使用斜面向汽车上装货物可以省功B.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4000J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D.货物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阻力为250ND9.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A B C DD10.如图甲所示,一个滑轮组竖直固定在水平支架上,已知每个滑轮均重20N,滑轮组下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A,用力F通过滑轮组绳的末端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A,重物A向上运动的速度为v,力F做功的功率P随物体上升速度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120NB.滑轮组对A的拉力为140NC.拉力F的功率为1.2W时,10s内滑轮组对物体A做功12JD.若在物体A下再加挂80N的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90%A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为工人师傅用笤帚扫地的情景,若把左手握处视作支点,笤帚是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就扫地的过程分析使用这样的杠杆的好处是:______。 费力省距离12.小明用食品夹夹取糕点,糕点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如图所示,食品夹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要使手指捏食品夹的力小一些,手指捏食品夹的位置应离________(选填“A”或“B”)点近一些。 形状费力B 13.小明利用家中的衣服挂、矿泉水瓶、小卡片、细线、水等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甲所示,他将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的运动状态 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改变,本实验中的衣服挂起到了改变拉力方向的作用,它类似于简单机械中的 ___________。小明利用衣服挂组装的机械可以将水瓶平稳搬运到高处,如图乙所示,当细线被拉下0.6m时,水瓶上升 ___________m。会定滑轮0.1214.《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著作,书中记载着大量的古代农业机械。其中描述了筒车这样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若接水槽离取水处高3m,水轮上有12个取水筒,一个取水筒每次可取水5kg,筒车旋转一周所用时间为60s。水流冲击的机械能转化为筒车转动的机械能和提水的___________。若水流冲击筒车的功率为50W,求筒车旋转一周取水的机械效率是______%。重力势能60 15.旅客常使用的拉杆行李箱是 ___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所示,行李箱下方安装了轮子,目的是 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摩擦;已知OA=1m,OB=0.2m,行李箱重150N,使行李箱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施加在端点A的最小作用力F=___________N。省力减小30 1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甲树拉正,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时甲的树干相当于______(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到500N拉力,则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_N,乙树受到的拉力为______N。 动滑轮250250 17.现代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冬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车的电极接触良好,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使高压输电线受到恒定的拉力。滑轮C是___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使用该滑轮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若滑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F2为24000N,不计钢丝绳重、滑轮重及摩擦,水泥块对钢丝绳的拉力F1为_______N。 动省力800018.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720N的货物A,所用的拉力F为400N,货物10s内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24090三、作图题19.图甲是小明用力F将倒在路边的垃圾桶扶起来的示意图,图乙是其简化图,此过程垃圾桶看作是一个以A点为支点的杠杆。请在图乙画出垃圾桶所受到的重力G(O点为重心)和力F的力臂l。 20.要用最小的力将汽车拉动,试完成绳子的绕法。 四、实验题2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为了便于测量_____,应将图1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填“A”或“B”)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力臂左B(3)如图2杠杆调节平衡后,在A处悬挂4个钩码,则在B处应该挂___个钩码;(4)如图3,如果将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一个,则杠杆_______(填“左”或“右”)端下沉;(5)如图4,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应为________N(每个钩码0.5N)。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移向虚线方向,则拉力F大小将____(填“变大”或“变小”)。6右0.5变大22.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甲图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_,但不可以_________;(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如乙图所示。据此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_,但不可以改变_________;(3)他们组装滑轮组时,他们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否省力呢?为此,他们进行的实验如丙图所示, 物体的重力为 2N,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力的方向省力省力力的方向0.823.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甲乙(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物理量 1 2 3钩码重G(N) 4 4 6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绳端拉力F(N) 1.8 1.4 2.4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机械效率η 74%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57%83%越低增大所提物体的重力五、计算题24.如图甲为小明家一搬花神器,用它抬起花盆,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简化示意图如图乙,神器自身质量约为7kg,O到其自身重力作用线距离约为55cm。使用时,在把手A处施加力F1,O到F1作用线距离约为110cm。(g=10N/kg)(1)不放花盆,抬起神器至少需要多大力?(2)某次搬花,花与盆总质量为80kg,重心在B点,花盆对神器的压力为F2,O到F2作用线距离约为33cm,花盆被抬起高度约为10cm。①克服花与盆重力做了多少功?②放入这盆花后,小明爸爸需要比抬起空的搬花神器多施加多少力?解:(1)根据题意可知,神器的重力为G=mg=7kg×10N/kg=70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L1=GL2,则不放花盆,抬起神器至少需要解:(2)根据题意可知,花与盆的总重力为①克服花与盆重力做功为②花盆对神器的压力为F2等于花与盆的总重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则抬起神器至少需要放入这盆花后,小明爸爸需要比抬起空的搬花神器多施加为25.如图,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匀速吊起1.2×104N的重物升高2m时,拉力做的总功为3×104J。求:(1)绳端所用拉力;(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克服摩擦和钢绳重所做的功5000J,求动滑轮重。解:(1)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由可知,绳端所用拉力为(2)拉力做的有用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解:(3)总的额外功为则克服动滑轮所做的功动滑轮的重力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