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全国乙卷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审题指导及满分范文附点评【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多则的名言名句材料作文,即由两则或者两则以上的名言名句所构成的材料作文形式。多则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多则名言名句材料作文,首先要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我们的审题立意主要是求同求异,组合叠加,确立自己作文的立意。它的相同点和不不同点就是立意所在。第一则材料以“灯”和“路”为喻,形象阐释了害人并不利己、甚至反而害己的道理,所以从国家的层面讲,我们应该携手同行,共同建设现代化,文明应该交流进步,而不是敌对!第二则材料则以“花朵”“花园”为喻,生动说明了个体的璀璨绽放不是最美,“百花”的绽放才是真正的美,即“大家好,才是真地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通过两则材料内涵的解析,我们发现他们的强调点虽然有所区别,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了行动思路。但指向是一样的,内涵是一样的,两则材料都是在引导考生思考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辩证关系,都否定了为了个人利益,忽视他人利益,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做法,我们要追求的是共同发展,群体利益,也就是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和他人一起同建共享共赢之路,实现共同发展,个人如是,国家和文明亦如是。他们的相同点就是立意的关键所在!【参考立意】1、合作共赢,”百花齐放”才是春2、与其剪短别人的线,不如增长大家的线3、合作共赢,行稳致远【满分范文附点评】1合作共赢,行稳致远(观点型题目)忌妒是一味毒药,若因为嫉妒,而打压和排挤他人,吹灭别人的灯,阻碍别人的路,并不能让自己更优秀,人生路反而会越走越窄,甚至是走入死胡同;欣赏是一种胸怀,肯定别人的成就、优点,合作共赢,人生路才能越走越宽,最终迎来“康庄大道”,迎来“百花齐放”的璀璨。(引材)人生如是,国亦如是,只有合作共赢,才能行稳致远!(评材+观点)(开头是比较典型的引材+评材+观点的开头方法,不要直接引述材料,要概括加工,进可能的生动)合作共赢,携手共进,写就璀璨人生。(分论点1 ,个人角度解读为什么要 合作共赢,携手共进)与其吹灭别人的灯,致大家都处于黑暗之中,不如用你我的灯一起携手照亮世界;与其阻挡别人的路,致大家的人生路越走越窄,不如团结协作,一起扩宽你我的道路;与其“一枝独秀”,落得“孤芳自赏”,不如合作共赢,共创“百花齐放”的锦绣世界。当前时代,“竞争”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们可以用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携手同行。(阐述句)阿根廷的一位老果农偶然间得到了一种新的果树品种,使得他的产量和品质都高于同村人,更容易出售,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他并不是把种子收得严严实实,而是把它们送给了邻居们。他为什么这么做了?原来他也是受益方,因为如果邻居用的仍然是旧品种,那他的果树也会被传播的花粉污染。所以他这样做既保存了自己的果树品质的纯洁,又使邻居也能”大丰收,与邻居们合作进步,共享了发展的喜悦。(材料句)这就是典型的双赢智慧,用自己的“灯”照亮了别人,也使得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宽了!(分析+小结句)合作共赢,携手共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点1 ,国家层面解读为什么要 合作共赢,携手共进)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巴以冲突和印巴冲突不断,俄乌战争正酣,中美竞争也正加剧!“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但是美国为了维护世界霸权,近几年一直猛烈地打击中国,先是挑起贸易战,后打科技战,现在又频频打“台湾牌”、“南海牌”,致使中美关系不断恶化,双方利益受损,世界的“逆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对解决当前人类所面对的诸如全球变暖、恐怖主义等问题有百害而无一利。(材料句)美国一国发展得再好,也难以“春色满全球”,人类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大家都放下冲突,和平对话,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面对全球危机,人类才有未来,才能“百花齐放”,“全球皆芬芳”。(分析+小结句)揆诸当下,中国一直秉承着“和平发展”的原则,一直提倡合作共赢,从来没有想过要与哪国为敌,要剪断或者剪短哪国的“线”,我们一直做的加法,提出了“一路一带”,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增加大家的“线”,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不懈的努力与推动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达成“世界和解”,放下了千年恩怨,开始在各方面积极合作,以期实现合作共赢,这也让中东地区其他的一些热点问题迎来降温和解决的契机,中东地区终于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曙光!(联系现实,谈中国这些年一直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不善合作,一败涂地,齐心协力,共享成功”,个人如是,国家亦如是,吹灭别人的灯,阻碍别人的道,受损的是双方利益,想要行稳致远,我们就要放下冲突,开阔胸襟,真诚的合作共赢,才能共同绘画出“百花齐放,芬芳满园”的锦绣图景!(名言名句结尾,再次强调合作共赢,才能行稳致远,收缩全文)2彩练当空舞,今朝更好看“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雨后的天空,一道美丽的彩虹向世界展示着它的七彩风姿。彩虹之美,就在于七种颜色的和谐,而不是赤掩住橙,黄盖住绿,青蓝压住紫。多么像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啊,无论是国与国合作相处,还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孟子》中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正因为有各色各样的文明形态,人类发展的长河才不至于枯燥乏味,才能绚烂多姿。而文明交流互鉴,则如同把“三原色”叠加组合,产生出新的颜色,这些颜色又不断变化融汇,丰富着人类文明的色彩。还记得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吗?没有人海战术和整齐划一的场面,只有更多的简单。有各方代表传递国旗,有各国青年挽手走过,刚刚脱贫的山区孩童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几百个孩子在场内轻松奔跑,像打雪仗一样自然,“和合天下”又“大象无形”。这是一种“共存共荣共享”的境界,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压迫也不需臣服的盛会……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平等是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有没有人记得中国调解沙特和伊朗这两个“死对头”时的情景?谈判会场的背景图,是一幅主题为荷的巨幅国画,“荷”的谐音不仅仅是和平的“和”,也是和而不同的“和”。画上的题款是宋代杨万里的《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这首诗用在这里非常耐人寻味。一个池塘的荷花,各有各的美,交相辉映。但必须认识到,身在一个池塘,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果池塘的水干涸了,什么样的花都无法生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就是多元之美,这就是异同之美,这更是和谐之美——“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