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书法鉴赏课件(共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书法鉴赏课件(共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书法鉴赏
一、汉字造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二、书法演变过程
甲骨文
殷商时期
金文
商周时期
小篆
秦朝
隶书
两汉时期
汉代
草书
隋唐五代
楷书
晋代
行书
行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 书
草书
三、汉字七体对照图:
甲骨文 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 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书 有大小篆之别,大篆一般指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小篆指秦朝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文字。
隶书 分秦隶、汉隶两种。秦隶产生于秦代,汉隶是汉代通行文字。
汉字七体对照图:
草书 分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始于东汉末,狂草产生于唐代。
楷书 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
行书 产生于东汉末,一直运用至今。
四、五种常考字体及特点。
①篆书:排列整齐。行笔圆转。
线条匀称而长。笔画粗细划一
给人以庄严美丽的风格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
②隶书:亦称汉隶,书写效果略微扁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艺术特色:庄重,姿态优美。雄阔严整、舒展灵动。
③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艺术特色: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字正方圆、左右平衡、舒展自如!
代表人物: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④行书: (行楷)减省点画,笔势流动,用笔灵活 ,体态多变,疏密得体。给人行云流水之感。代表:王羲之《兰亭序》
⑤草书: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
字体 特 点 示 例 代表人物
篆书 笔画匀称,粗细划一,细劲挺直,无顿挫轻重。 秦代李斯
隶书 形体宽扁,横长竖短,工整精巧,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东汉蔡邕、王敞
楷书 整字平正,点画分明,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代赵孟頫
草书 点画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 唐代张旭、怀素
行书 笔法流动自如,或简省点画,或并合线条,用笔灵活,体态多变。 东晋王羲之
五、五种书体的特点与代表人物(作品)
李斯书法(《峄山碑》小篆)
李斯书法(小篆)
《峄山碑》即《秦峄山碑》,内容主要是歌颂秦始皇的平六国统一天下的立国功德。
李斯书法(小篆)
石刻内容:
“始皇诏”: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専(专)惠,寴 (亲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李斯书法(小篆)
石刻内容:
“二世诏”: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蔡邕书法(《熹平石经》隶书)
王敞书法(《曹全碑》隶书)
五、五种书体的特点与代表人物(作品)
(一)楷书四大家
书法家 书体特点 代表作品 示例 作品赏析
颜真卿 创立“颜体”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与柳公权齐名,人称“颜柳”。 《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选帖 用笔藏锋、笔笔回锋,结构疏密匀称,风格严谨庄重。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1)楷书四大家——颜真卿《多宝塔碑》
书法家 书体特点 代表作品 示例 作品赏析
柳公权 自创“柳体”楷书,以瘦劲著称,其字结构严谨,笔画锋棱明显,偏重骨力,书风遒劲,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玄秘塔碑》选帖 体势劲媚,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字体清秀。
欧阳询 以楷书为最,笔力刚劲婉润,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帖。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选帖 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2)楷书四大家——柳公权《玄秘塔碑》
(3)楷书四大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书法家 书体特点 代表作品 示例 作品赏析
赵孟頫 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世称“赵体”。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千字文》《胆巴碑》《道德经》 《胆巴碑》选帖 书法字体秀美,字形开张舒展,点画精纯,通篇基本为楷书写法,偶间行书写法,且上下血脉相连,自然流便,一气呵成。
(4)楷书四大家——赵孟頫《胆巴碑》
(4)楷书四大家——赵孟頫《千字文》
(4)楷书四大家——赵孟頫《道德经》
书法家 书体特点 代表作品 示例 作品赏析
王羲之 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赞美其书法之美。 《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 选帖 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间的萦带,纤细轻盈,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恰到好处。体式变化多端,笔画或疏或密,字形或大或小。通篇一气呵成,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利、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
(二)行书法家
(1)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书法家 书体特点 代表作品 示例 作品赏析
颜真卿 天真浪漫、不拘一格,有感而发,性情之作。 《祭侄文稿》 纵观此篇,悲愤而又冷静,感性与理性并存。能深深感受到书者的书写状态:压住笔,铺开毫,勒住锋,抵着纸,擒纵自如,一笔不苟,一笔不懈,笔笔见功力,字字见性情。
(二)行书法家
(2)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书法家 书体特点 代表作品 示例 作品赏析
苏轼 苏轼书法的特点,用墨比较浓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就是字体比较扁。至于他的运笔特点,如果细心一点,可以发现他的运笔不是很快速的运笔,比较缓。 《寒食帖》 苏轼此帖书法气韵弥漫,真情实感溢于纸上,读来让人感同身受,深深的为苏轼这位伟大的书法家文学家所折服,也深切地体会到了苏轼当时的郁闷心情。
(二)行书法家
(3)行书——苏轼《寒食帖》
书法家 书体特点 代表作品 示例 作品赏析
张旭 以草书著名,被后世尊称为“草圣”。其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千文断碑》《古诗四帖》 《古诗四帖》选帖 雄强奇伟,笔势纵逸。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行笔婉转自如,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
(三)草书法家
(1)草书——张旭
书法家 书体特点 代表作品 示例 作品赏析
怀素 其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他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与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自叙帖》 《自叙帖》选帖 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疾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
(三)草书法家
(2)草书——怀素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六、瘦金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