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资源简介

(共9张PPT)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一、北洋政府的统治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的举措及影响
独揽大权:为巩固自己的势力,将临时政府从南京前往北京,
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削弱革命派
的力量。
② 影响:中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2、袁世凯的统治
对内 未经国会审议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并镇压反抗的革命党人;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对外 为了在恢复帝制上获得日本的支持,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侵占山东等地的“二十一条”
袁世凯和各国使节的合影
此图表现了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支持袁世凯。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阅读右侧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再对照他后来的行为,归纳一下,袁世凯采取了那些方法独揽大权。
在政治上,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恢复帝制。
在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在对外关系上,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护国运动发生在袁世凯复辟帝制后。
表现: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出兵讨伐袁世凯。
结果,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迫于内外压力宣布取消帝制。
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北洋军阀分裂: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之争凸现出来,分裂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
影响:
出现了长达十多年 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
常年的战争,造成了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20世纪
初的中
国格局
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
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家张謇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总结
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
革命思想传播中心:上海、日本东京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兴中会
成立时间、地点、人物:1894年11月,美国檀香山,孙中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口号:“振兴中华”
同盟会
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性质: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清政府的“新政”和立宪:未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
辛亥
革命
武昌起义
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
概况:占领武昌,光复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
成果
中华民国成立
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窃取革命果实。
意义
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推动了中或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朝覆亡: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北洋
政府
统治
袁世凯的统治
北洋政府统治开始: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同日本签订了亡国条约“二十一条”:1915年
复辟帝制:1915年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1916年失败
军阀割据混战: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大派系,国家
四分五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