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基础知识点梳理1、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_________上控制清政府,____________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__________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2、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___________的成长。_____________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以______和______为中心,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3、1894年11月,________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___________。4、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______成立,______被选为总理。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同意的革命组织,誓词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纲领。5、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_________》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一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6、在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下,湖北两个重要的革命团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的促进下,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____________举行起义。7、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_____________”。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南京宣告成立。8、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便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________在接受优待条件后下诏退位,清朝覆亡。10、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将临时政府从________迁往_______。11、1915年底,袁世凯在一番假意推辞之后,宣布接受帝制,改国号为_______,定1916年为______________。1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快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派系。1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订正。1912年3月,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天津,并逐渐开始独揽大权。1913年,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此后,他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约法》,公布《大总统选举法》。为了恢复帝制,获得德国的支持,袁世凯接受了对中国权益损害严重且设计范围深广的“二十一条”。1915年底,袁世凯改国号中华帝国,宣布接受帝制,定1916年为天宝元年。复辟帝制遭到了各阶层人士的群起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基础知识点梳理1、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_政治__上控制清政府,___经济___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_铁路__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2、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_民族资产阶级___的成长。__知识分子___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也成长起来。以__上海_和__日本东京_为中心,革命知识分子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3、1894年11月,__孙中山__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___兴中会___。4、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_日本东京_成立,_孙中山_被选为总理。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同意的革命组织,誓词中提出“_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_”的革命纲领。5、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_民报__》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一步概括为__民族__、__民权___、__民生_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6、在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下,湖北两个重要的革命团体_文学社_和_共进会__在_同盟会__的促进下,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__武昌_举行起义。7、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_辛亥革命_”。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_中华民国临时政府_在南京宣告成立。8、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便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9、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_溥仪_在接受优待条件后下诏退位,清朝覆亡。10、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将临时政府从__南京__迁往_北京_。11、1915年底,袁世凯在一番假意推辞之后,宣布接受帝制,改国号为_中华帝国_,定1916年为_洪宪元年_。1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快分裂为_直系_、_皖系_、_奉系_三大派系。1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订正。1912年3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天津,并逐渐开始独揽大权。1913年,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此后,他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约法》,公布《大总统选举法》。为了恢复帝制,获得德国的支持,袁世凯接受了对中国权益损害严重且设计范围深广的“二十一条”。1915年底,袁世凯改国号中华帝国,宣布接受帝制,定1916年为天宝元年。复辟帝制遭到了各阶层人士的群起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错误:__孙中山______ 订正:___袁世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天 津______ 订正:___北 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中华民国约法》_ 订正:_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________错误:___德 国_________ 订正:____日 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天宝元年_______ 订正:___洪宪元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世纪初,列强在经济上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为了控制筑路大权,它们采取的方式有(C)① 直接投资 ② 创办学校,培养技术工人③ 向清政府贷款 ④ 控制水上运输业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2、“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c)A 镇南关起义 B 武昌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皖浙起义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A 彻底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B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4、他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他被尊称为“国父”。下列表述与“他”无关的是(B)A 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B 写了《革命军》一书C 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D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5、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A)A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 孙中山宣布解职C 责任内阁成立 D 溥仪下诏宣布退位6、袁世凯在窃取了政权之后,便开始逐步建立起以北洋军阀为核心的独裁专制统治。具体表现在(D)①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 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④ 修改总统选举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7、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C)A 创办学堂 B 编练新军 C 振兴实业 D 自强求富8、右侧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从漫画中可以得出清政府的“新政”和立宪必然失败的原因是(A)A 未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B 革命形势风起云涌C 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建立D 清政府没有实行“新政”9、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 C )A 首先爆发于六朝古都南京 B 高举“自强”和“求富”的旗帜C 革命首义发生于武昌 D 直接导致全国所有省份都脱离清政府独立10、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C)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翻地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1、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D)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12、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化。下列语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的是(B)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B 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参议院C 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 十年内战、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3、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两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其失败的共同原因是(C)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② 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③ 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④ 没有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4、下图是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在20世纪初某一期报刊上的插图,其含义是(C)① 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② 革命前途光明,曙光就在前面③ 资产阶级共和国已经建立④ 推翻满清,解除民族压迫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15、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所发行的革命纪念章。下列关于 该纪念章的说法,错误的是(A)A 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B 为了纪念武昌起义而制作C 采用了黄帝纪元这种纪念方式D 是了解辛亥革命的珍贵历史文物16、小明同学的爷爷今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4年)恰好满八十大寿,即1934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民国(B)A 二十二年 B 二十三年 C 二十一年 D 十七年17、(2013·广东珠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是疯子的人。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uzohuangdi,一定也被看作是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C)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8、(2013·河南)“190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A)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结束了封建帝制C 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翻开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近6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起义大旗,发动革命,推翻就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覆灭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还是把君主当成神来供奉。材料中的“改良”和“革命”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答:材料中的“改良”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化。“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积极探索现代化道路,向西方学习,力图挽救中华民族危难。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答: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有: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对于这句话的的认识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这种说法。说它成功的原因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说它失败的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梁启超材料二 驱除鞑辱,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次变法?材料反映的是变法中的哪项内容?答:材料一说的是戊戌变法。反映的是变法中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的内容。孙中山领导了哪一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有哪些?答: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绩是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上述材料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领导力量实现目标的方式有何不同?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答:戊戌变法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维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他们采用的方法是自上而下的和平改良;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暴力武装革命。这说明了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要寻找新的革命道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怎样的局面?答: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四分五裂,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答:这说明了“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答:阐发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这三大主义。材料二 如图图1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2 孙中山在总统府前接受卫兵的致敬2) 两幅图片留下了两座城市的历史记忆。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谈谈这两座城市留下了辛亥革命的哪些足迹。答:图一的城市武汉是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图二的城市南京,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3)试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答:政治方面: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思想方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013年·山东潍坊)一百多年前,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面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1) 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答: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遭到了列强疯狂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2) 辛亥革命在颂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答:辛亥革命的不足在于它不敢公开反帝。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材料三 “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3) 据材料三,“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答:“新纪元”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的条件有推翻了封建帝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材料三 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唯民生问题尚待解决。——孙中山在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1) 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为建立这样的国家,孙中山在1894年和1905年成立的革命组织分别是什么?答:“至完美国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建立这样的国家,孙中山分别建立了兴中会和同盟会。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答:局限性在于三民主义缺少明确的反帝内容。3) 材料三的论述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答:孙中山“民族、民权已达到目的”的论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因为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4) 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答:不能建立。因为当时中国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力量强大,他们要维护其在中国的统治,就不会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本身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不敢彻底地翻地反封建。因此,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课后习题 答案一、选择题1、20世纪初,列强在经济上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为了控制筑路大权,它们采取的方式有( )① 直接投资 ② 创办学校,培养技术工人③ 向清政府贷款 ④ 控制水上运输业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2、“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镇南关起义 B 武昌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皖浙起义3、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彻底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B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4、他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他被尊称为“国父”。下列表述与“他”无关的是( )A 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B 写了《革命军》一书C 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D 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5、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 )A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 孙中山宣布解职C 责任内阁成立 D 溥仪下诏宣布退位6、袁世凯在窃取了政权之后,便开始逐步建立起以北洋军阀为核心的独裁专制统治。具体表现在( )①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 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④ 修改总统选举法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7、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 创办学堂 B 编练新军 C 振兴实业 D 自强求富8、右侧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从漫画中可以得出清政府的“新政”和立宪必然失败的原因是( )A 未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B 革命形势风起云涌C 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建立D 清政府没有实行“新政”9、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 )A 首先爆发于六朝古都南京 B 高举“自强”和“求富”的旗帜C 革命首义发生于武昌 D 直接导致全国所有省份都脱离清政府独立10、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翻地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1、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12、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化。下列语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的是( )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B 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参议院C 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 十年内战、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3、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两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其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② 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③ 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④ 没有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4、下图是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在20世纪初某一期报刊上的插图,其含义是( )① 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② 革命前途光明,曙光就在前面③ 资产阶级共和国已经建立④ 推翻满清,解除民族压迫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15、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所发行的革命纪念章。下列关于 该纪念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B 为了纪念武昌起义而制作C 采用了黄帝纪元这种纪念方式D 是了解辛亥革命的珍贵历史文物16、小明同学的爷爷今年(2014年)恰好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十大寿,即1934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民国( )A 二十二年 B 二十三年 C 二十一年 D 十七年17、(2013·广东珠海)参加过辛亥革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是疯子的人。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是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8、(2013·河南)“1 ( http: / / www.21cnjy.com )903年—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结束了封建帝制C 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6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起义大旗,发动革命,推翻就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覆灭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还是把君主当成神来供奉。材料中的“改良”和“革命”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 ( http: / / www.21cnjy.com )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梁启超材料二 驱除鞑辱,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次变法?材料反映的是变法中的哪项内容?孙中山领导了哪一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的历史功绩有哪些?上述材料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领导力量、实现目标的方式有何不同?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怎样的局面?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材料二 如图图1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2 孙中山在总统府前接受卫兵的致敬2) 两幅图片留下了两座城市的历史记忆。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谈谈这两座城市留下了辛亥革命的哪些足迹。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3)试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2013年·山东潍坊)一百多年前,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面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1) 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2) 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材料三 “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3) 据材料三,“新纪元”是指什么?辛亥革命为“新纪元”的到来创造了哪些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材料三 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唯民生问题尚待解决。——孙中山在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1) 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建立这样的国家,孙中山在1894年和1905年成立的革命组织分别是什么?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3) 材料三的论述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4) 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课后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基础知识点梳理 答案.doc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基础知识点梳理.doc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课后习题 答案.doc 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课后习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