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单元检测卷(基础卷+能力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单元检测卷(基础卷+能力卷)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基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是在( )
A. 18世纪末 B.19世纪早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
2.19世纪末,作为“迟到者”匆忙加入了对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瓜分,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指( )21教育网
A.俄国 B.意大利 C.日本 D.美国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点燃于( )
A.小亚细亚半岛 B.巴尔干半岛 C.亚平宁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包括( )
①抢占殖民地②极端民族主义③经济上的竞争④相冲突的联盟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主战线( )
①东线②西线③南线 ④中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损失了近100人,巨大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称为“绞
肉机”,它是指( )
A.凡尔登战役 B. 索姆河战役 C. 日德兰海战 D.滑铁卢战役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被摧垮的帝国主义是( )
A.俄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德国
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率先使用的毒气的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9.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清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战国家多达15个,卷入人口15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三
B.参战士兵达到7350,1000多万人阵亡,2000多万人伤残,2000多万人死于饥饿和灾荒
C.经济损失多达3000多亿美元,导致千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D.英国作为战争的主战场,损失尤为惨重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的实力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构成的世界新体系是指( )21·cn·jy·com
A.华盛顿体系 B.凡尔赛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九国体系
11.19世纪末,放弃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决心放弃行医,做一个职业革命家的人是( )
A.邹容 B.黄兴 C.孙中 D.鲁迅
12.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 )
A. 南京 B.北京 C.广州 D.武昌
14.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5.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A. 湖北军政府的成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6.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秩序
17.1912年有报道称:“革命军手持剪刀沿途为行人强迫剪辫。”报道中的“剪辫”事件发生在 ( )www.21-cn-jy.com
A.新文化运动期间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18.20世纪初,从西方传人中国进入中国人民生活,最受青少年青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车 B.火车 C. 轮船 D.自行车
19.中国第一家电话局的年份和地点是( )
A.1661年北京 B.1662年北京
C.1872年上海 D.1882年上海
20.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的是( )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口号的提出
B.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C.辛亥革命主张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平等
D.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主张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请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与瓜分世界的列强。(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材料二:“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夺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万。”21cnjy.com
(1)这两则材料说的是哪次战争?战争的性质是什么?(4分)

(2)这场战争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2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2·1·c·n·j·y
(1)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6分),

(2)这次革命后宣告成立了哪一政权?在什么地方成立的?后来颁布的法令是什么?(6分)
24.填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表(8分)
主要方面
变化表现
意义或作用
交通通讯
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思想观念
25.请同学们做一个社会调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普通家庭远距离通讯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现在普通家庭远距离通讯方式是什么?(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现在,以50家为一组,统计家庭电话的装机比率,移动电话占有比率,家庭网上通讯比率。(2分)21·世纪*教育网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试分析变化原因。(4分)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基础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A 5.A 6.A 7.A 8.A 9.D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16.D 17.B 18.D 19.D 20.C
二、非选择题
24.
主要
方面
变化表现
意义或作用
交通
通讯
轮船、火车、电车、电报、电话的出现与推广
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信息的交流,并
进一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文化
生活
看电影、读报纸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而思
想观念的改变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社会
习俗
剪辫子、放足
改变陋习,有利于社会进步
思想
观念
教育制度: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民主观念:自由平等;妇女地位夫
妻平等、妇女走向社会
正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引导着中国社会缓慢然而又是不可逆转地向着文明和民主的方向前进废除有着封建等级色彩的旧观令'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愿望
25.(1)电报、邮政信函,改革开放后电话、网络。 (2)略
(3)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因如: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等。(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能力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德国的统治者在一战前曾声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谋求日光下的地盘。”这句话道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21教育网
A.德国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外领土
B.帝国主义国家都想获得更多的海外领土和领海
C.德国人自己原来的国土阳光不充足
D.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议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
A.英德矛盾成为列强间的主要矛盾 B.英法俄和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3.下列对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斗争中所奉行外交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不参加欧洲军事集团,不用固定的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B.英国保持中立,以图自保
C.目的是使欧洲大陆列强互相牵制,以便向海外扩张
D.英德矛盾的激化是放弃这一政策的原因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出现在战场上的新式武器有( )
①飞机②坦克③原子弹④毒气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索姆河战役
6.美国在1917年4月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主要原因有( )
①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②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③参战得到美国国内的一致支持④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的需要21cnjy.com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7.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即列强的掠夺和侵略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8.小明收集到一张有关巴黎和会参加者的历史照片,你能猜出谁肯定不在其中吗( )
A.美国总统威尔逊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D.苏俄领导人列宁
9.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有( )
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条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竞相对清政府提供贷款,目的是为了( )
①攫取高额回扣和利息 ②长期把持中国海关 ③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④扩大在华势力
A. 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关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B.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C. 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这一体系没能够维持下去
12.某一历史网站上展开了关于“辛亥革命”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辛亥革命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 B C 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21·cn·jy·com
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C. 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武装起义
15.1903年, 撰成《革命军》,号召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
A.陈天华 B.宋教仁 C.邹容 D.章炳麟
16.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其成员组织不包括(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17.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
A.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8.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现象的叙述,不正确是( )
A.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北洋军阀控制各省政权
C. 思想文化一度繁荣 D.北京政府更迭频繁
19、与物质生活的变化相比,思想观念的变化显得更艰难,更深刻。下列变化中属于思想观念变化的有( )www.21-cn-jy.com
①科举考试被废除,现代教育制度开始确立②清代官服演变成中山装 ③对地位高的人称“先生”④妇女在教育、新闻、政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1·c·n·j·y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④
20.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
A.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C. 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观察漫画,你可获取哪些信息?它导致的主要影响是什么?(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www-2-1-cnjy-com
材料三: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绞肉机”说明乏寸么?(4分)
(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4分) ’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2分)
(5)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三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4分) 21·世纪*教育网
23.写出相关内容:(8分)
(1)中国第一个全国统一的革命组织 。
(2)辛亥革命的纲领 。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4)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 。
24.据本课内容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

(2)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你认为下面哪种观点正确?请说明理由。(6分)
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是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3)用史实简要说明孙中山是怎样“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孙中山的哪些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6分)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能力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B 5.A 6.B 7.C 8.D 9.D 10.D 11.C 12.D
13.A 14.C 15.C 16.D 17.A 18.B 19.A 20.B
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