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读出了什么?
叶圣陶:主要人物。
先生:感受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和情感。
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作者简介
字词清单
丁卯( ) 躬行( ) 修润( )
生疏( ) 商酌( ) 恳切( )
别扭( ) 拖沓( )
mǎo
字音识记
ɡōnɡ
rùn
shū
zhuó
kěn
biè

字形易错
字形、字音易错
多音字

( )累赘
( )劳累
léi
( )连累
lèi
lěi

( )妥帖
( )请帖
tiē
( )字帖
tiě
tiè
整体感知
略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文章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简单概括和归纳。
修改文章:写文章用 写话风格
恭送客人: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真诚复信:重视语文 力求完美
读完课文,说说叶圣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宽以待人 严以律己
精读文章
1.通过这几件事,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2.双层的悲哀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得知叶圣陶逝世时在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传来的是不幸的消息,乐中写倍增其哀。
3.作者没有选择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选择叶圣陶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小事,但是作者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请大家再次读课文,找出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
《左传》中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这些语句从品德、待人、律己方面概括了叶圣陶的过人之处,有些句子在结构上总领全段,使文章层次清晰。
这些评论性语言,能表现出张中行对叶圣陶先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出作者的追思缅怀、敬仰赞美之情。
细节探究
1、“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
“过去的印象”指:在作品中建立的印象。
“失之太浅”指:只看到了作品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
2、第二段提到的《论语》中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做到。
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强调叶圣陶先生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下文写他的待人宽待己严作铺垫。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
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让张中行先生帮助修改文章,叶老认为改得不妥之处,谦虚而恳切地问张中行先生,同意不同意恢复。
5、说说叶圣陶先生主张的核心是什么?对我们而言有什么影响?
写话 简洁
既要平易自然,又要简明扼要,同学们在平常作文中要学习这一点,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拓展延伸
写作特色:以小见大,叙议结合
本文主要是记人,但文章中没有精细的人物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通过一件件具体的生活小事来再现叶圣陶先生的品格风采,并结合适当的议论,使得叶圣陶先生的形象生动感人。
语言朴素,内涵深厚
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行文平易,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内涵深厚。
课后作业
文中为了表明叶圣陶先生在文风上追求“简洁”,作者举了“了”和“太”两个例子。读后,相信你也颇受启发,那么,请打开你的作文簿,看看文字中有无“累赘”之语,并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