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孟子》
孟子
儒家学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孟子
常识
孟子,名轲(kē),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 不如 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作战时有利的天气、时令
不如:不及,比不上; 如:比得上
有利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开篇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中心论点】
顶真的手法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句首发语词
然而:这样却; 然:这样
是:这
论据:
【进攻】
举攻城失利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
举例论证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利:坚韧,锋利

多:充足
委:放弃
去:离开
论据:【防御】
举守城失利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 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所以
以:凭,靠
固:巩固
威:震慑
兵革之利:武器的锐利
域:限制
国:国防
【类比推理】
战争中需要“人和”
治国中需要“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行仁政
寡:少
之:动词,到
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顺从
故:所以
有:或,要么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结论:主旨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用
对比论证
学有所思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者又是怎样来说明这一观点的?
本文列举了两个有关战争的事例。
其一:攻城失利一事
其二:守城失利一事
天时




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守方
不如


其一:攻城失利一事
其二:守城失利一事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粮多
守方
地利
攻方
委而去之
人和
地利不如人和


不如
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
封疆之界不足以域民,山溪之险不足以固国,兵革之利不足以威天下,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不能凭借这些客观条件上的优势,最关键的是需要“人和”。
一个国家怎样才能获得“人和”?
一个国家若能做到“得道”,即“实施仁政”,便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如果帮助它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就都归顺于它,这就是“人和”的最佳状态。反之,若是“失道”,不实施仁政,最终会导致众叛亲离。
一个拥有“人和”的国家会有怎样的优势呢?文中是如何阐述的?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也就是战无不胜。由此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其他的客观条件,而是“人和”。而实施仁政,就可以得到人和,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
主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提出观点
举例说明
再次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战争事例
治国道理



助,
类 推




一词多义

委而去之
相委而去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放弃
丢下,舍弃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城
动词,到
有利条件
锐利,锋利
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环而攻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内城
城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_______,_______。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