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导学案
【学习目标】
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质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教学重难点】
1.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质历史轨迹
2.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教学手段】
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基础感知】
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诞生标志、历史条件
2.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 失败原因
3.唯物史观的创立、意义
4.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意义
5.《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6.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
7.俄国十月革命意义
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
【深入学习】
材料 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练习】
1.(2023·辽宁省名校联盟联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没有提出消灭私有制的主张②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③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力量④停留在空想,没有付诸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河北省保定市联考)恩格斯说:“在 1847 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特别是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想用各种万应灵丹和各种补缀办法来消除社会弊病而毫不伤及资本和利润……至于当时确信单纯政治变革还不够而要求根本改造社会的那一部分工人,则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材料中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区别在于 ( )
①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不同②实现理想社会依靠的力价不同
③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的深度不同④对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河北省九师联盟高三开学联考)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等。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重要思想来源
②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③《资本论》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山西忻州高三联考)1844 年至 1847 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地或独自地写成了一些重要著作,在创立新的理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开展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继承了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新的理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①三大工人运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等新理论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使马克思找到了变革社会的坚定力量
④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政党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学说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23·辽宁省名校联盟联考)《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下列属于《共产党宣言)思想内容的是( )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科学论证了两个必然的理论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这部伟大著作虽然发表于 170 多年前,但犹如一座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丰碑,到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值得不断重温。重温《共产党宣言》可以 ( )
①汲取信仰力量,必定理想信念
②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③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④找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山西高三开学联考)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②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设想到实践、制度的转变
④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23·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二联考)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以无比坚定的语气肯定了“马克思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 )
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②以往社会人与人的各种差别都将全部消失
③劳动作为谋生手段,其强度已经大幅度下降
④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山西长治高三质检)“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下列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描述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巴黎公社首次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③一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22·山东济南一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一论断 (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说明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宣告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辽宁省名校联盟联考)马克思基于对俄国现状的分析,提出俄国等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东方国家在维持和发展自身独立性和独特文明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痛苦但又可以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新社会形态,这就是著名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这一设想 (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
②是没有经过社会实践证明的不合常态的理论假说
③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同具体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统一了起来
④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发展阶段学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辽宁模拟预测)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择在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召开,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100年前的中国共青团就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
①具有科学性,是对中国革命实践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
②具有革命性,是青年进行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据
③具有开放性,其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可以实现中国化
④具有人民性,首以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②它指明了从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飞跃的途径
③它是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的人民的理论
④它不断回应时化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2023·辽宁六校高三开学联考)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回看走过的路,才能明白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和今后怎样才能成功
②比较别人的路,就是要努力探寻和学习其他国家文明发展道路的特色
③远眺前行的路,就是要锚定好前行方向的同时更好地防风险迎挑战
④弄清楚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是正确认识当下团难挑战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深入学习】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且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经受住了长期执政的考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让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世界东方高高飘扬,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练习】
1-5 CABCB 6-10 CAABD 11-15DDDD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