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chuán shāo qiào qǐ diàn zi chuāng lián bǎo mǔ

qí dǎo mǎ tou tiào wàng líng dang shēng chù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吆喝(yāo) 膘肥体壮(biāo) B.祷告(dǎo) 熠熠发光(yì)
C.泛滥(làn) 无限遐想(jiǎ) D.公爵(jué) 精湛技艺(zhàn)
3.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新鲜的空气 绿色的草原 B.沉沉地入睡 平稳地行驶
C.闪烁光芒 恢复平静 D.矛盾激荡 笼罩原野
4.“眺”字的意思与(  )有关。
A.耳朵 B.眼睛 C.嘴巴 D.鼻子
5.查字典,“疾”有四个意思: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
下面这个句子中两个“疾”字的意思依次是哪个选项? ( )
鲁迅在灯下奋笔疾书,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②④ B.①② C.④③ D.④②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乐真是迷人啊!”小王叹口气说:“可惜他们不会欣赏。”
B.《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
C.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提供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
D.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7.比一比,组词语。
铃( ) 铛( ) 恢( ) 踢( ) 牲( )
玲( ) 挡( ) 诙( ) 惕( ) 性( )
8.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桥梁 ( )地挤过
( )的空气 ( )地倒退
( )的声音 ( )地穿过
( )的河道 ( )地入睡
9.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1)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看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自己的王国。( )
(2)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的星星要多。( )
(3)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 )
10.按要求写句子。
(1)低地镶嵌在运河之间。(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变化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提升
(一)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耸立——( )拥挤——( )
12.第一自然中作者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本舟,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
13.选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
14.画线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四字词语_________。
1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船夫________,船的__________。
(二)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猪嘴防毒面具
①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莫非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比利时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zhì)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几千个盛有氯(lǜ)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约180吨氯气释放出去。顿时,一片绿色烟雾弥漫,并以三米左右的速度向对方的阵地飘移,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约25千米处,致使几千英法联军士兵中毒身亡,战场上的大量野生动物也相继中毒丧命。
③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地区的野猪竟意外地生存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他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它的防毒面具,因此它们能在这场氯气的浩劫(jié)中幸免于难。
④揭开了这个秘密之后,英国军事科学家深受启发。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像猪嘴巴一样的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防毒面具采用的过滤材料更为先进可靠,吸附化学毒剂的本领更大,但它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⑤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
16.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野猪用嘴拱地是为了过滤有毒气体。( )
(2)第一批防毒面具采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 )
(3)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突出猪嘴防毒面具的特点。( )
(4)第②段的故事既引出了制造防毒面具的原因,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17.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个秘密”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
18.“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一句中“较多的”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回答针对短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A.针对短文的写法 B.针对短文内容 C.联系生活经验
(1)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吗?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 )
(2)把“猪嘴”说成“大自然赐予它的防毒面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猪嘴防毒面具能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了这篇短文,请你提出一个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习作
21.口语交际。
假期里,外地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需要你介绍一下当地有哪些美丽的景点。赶紧来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游览过辉煌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请你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船艄 翘起 垫子 窗帘 保姆 祈祷 码头 眺望 铃铛 牲畜
2.C3.D4.B5.C6.C
7. 门铃 铃铛 恢复 踢球 牲畜 玲珑 挡住 诙谐 警惕 性别
8. 雄伟 艰难 清新 缓缓 响亮 灵敏 弯曲 安静
9. B C A
10. 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难道还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吗? 远处的几座灯塔在漆黑的夜晚,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柿子在秋风里轻轻摇摆,好像一个个小灯笼。
11. 塌陷 宽松
12. 长 窄 灵活
1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14.应接不暇
15. 驾驶技术好 速度极快
16. × √ × √
17.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18.不能。“较多的”准确地说明了用猪嘴的形状能装入更多的木炭颗粒,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 B A C (1)有关,因为防毒面具酷似猪嘴的基本样式。
20.防毒面具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泥土做吸附剂?
21.我家乡有一座铁狮子,特别有名。铁狮子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采用“泥范明浇法”铸成,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宽5.35米,身长6.30米,身高6.6米,体宽3.0米,重约40吨,素有“狮子王”的美誉,一千多年来,它饱经沧桑,在古沧州,它曾被当成神物供奉,享尽了香火;在烽火连天、哀鸿遍野的战乱年代,又经受了刀戈的砍杀,在狮体内外斑痕累累。
22.范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据说是杨培安老先生在挖井时无意中发现的。秦兵马俑位于西安的陵东的博物馆,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目前已经发现了三个俑坑,其中一号俑坑最大,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出土的兵马俑有一千多个,估计共埋有六千多个兵马俑。古代认为“阴阳相通”,阴间和阳间是一样的,因此秦始皇在13岁登基时希望自己去世后能有一支强大的地下军队保护自己和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下令造了和真人一样大的兵马俑。可惜的是,许多出土的兵马俑已经破损了。
二号和三号俑坑虽然小了一些,但因为坑比较深,所以出土的陶俑相对比较完整。兵马俑不仅拥有宏大的规模,而且品种也十分繁多,将军俑身材魁梧,有的仰首视天,有的低头含额,好像在思考如何战胜敌手。
武士俑杀气腾腾;中级吏官俑忠心于怀;文官俑捻着胡须,好像下一秒就会诗兴大发;跪射俑单膝跪地,好像一箭射出去就会旗开得胜;那些小马驹儿,身材和真的马一般大小,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腾空而起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仔细观看,每个兵马俑五官、身材、神态都各不相同。据说,他们都是按照秦始皇军营里的将士们塑造出来的,难怪这样弱栩栩如生。规模宏大,威武端庄、种类繁多……
秦兵马俑真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一大壮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