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研判中考突破·信息卷(三)历史1.【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顾恺之一生的创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时代开始,是黄帝带领人们走出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四分五裂的“万国时代”,其带领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图》,均为摹本,B项正确:大批量兵马俑的烧制出现华夏族,因此他被尊奉为“人文初祖”,C正确。材料于秦朝,排除A项:《三国演义》的问世是明朝,排除无法得出黄帝通过发明创造造福了人类,排除A项:C项:杜甫等大诗人的诵现是唐朝,排除D项。故选“教民开垦耕地种植五谷”属于炎帝的贡献,排除B项:B项。大一统的王朝时代是从秦朝开始,排除D须。故选C6【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阶级流动项。是指个人或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即从莱一社会阶层2.【答案】C【详解】根据图片看出从春秋时期到战国到另一社会阶层的变化。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时期,诸侯国的数量逐步减少,这说明随着诸侯国之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间不断的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减少,统一趋势加强,C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项正硝:三省项正确:图片不能说明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排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除A项:图片不能体现各个诸侯目势力逐渐减弱,排制,三省六部制在全国的推广与促进社会阶级的流动除B项:周天子牢牢控制着谐侯国的说法不符合史无关,排除A项:厂卫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厂卫实,排除D项。故选C项。制度的确立与促进社会阶级的流动无关,排除C项:3.【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拿政令指导人民,休养生息政策是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拿刑罚划一他们的行为,这只能使人民不敢犯法,但的重要政策,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与促进社会阶级的并不能使他们知道羞耻:拿道德指导人民,拿礼节划流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一他们的行为,则人民不但知耻,还会越变越好。”可7.【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资治通鉴》是由知,孔子主张用道德力量来感化和征服百姓,说明孔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编子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孔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子主张维护原有政治秩序,排除A项:赞同用严刑峻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法震慑人民与材料信息“拿政令指导人民,拿刑罚划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C项正确:一他们的行为,这只能使人民不敢犯法”不符合,排彰显历代王朝的文治式功、展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孔子认可道德教化的重脉,与题意“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的经要性,无法得出孔子鼓励统治者以礼仪治国,排除D过”不符合,排除A、B项:《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项。故选C项。体史书,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C【洋解】为了巩因政权和稳定统治,汉初统8【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仁宗天圣元年,政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奉行无为而治:到汉武帝府见有利可图,改由官府发行,设交子务,并规定了使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汉武帝用时间‘界,以3年为一界,界满制造新交子,调换在思想上“罢独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旧交子。”可知,交子经历了从民间信用凭证到官方统思想,由此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治统法定货币的演变过程,并且官方对交子的印制和使用治的需要,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黄老作出了明确的时间规定,这说明交子的发行变的更加之术”不适应加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需要,但其规范,C顷正确:根据材料“宋真宗时,经政府允许,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不同的统治者推行不同的成都16家富户联合发行交子。”及所学可知,交子最治国思想,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并不意味着统治早是由四川地区民间联合发行的一种纸币,可以兑集团内部存在尖锐矛盾,排除B项:其他诸子思想不现,便于流通,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官府发行的新受欢迎与巩园政治统治的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旧交子以3年为一界,界满制造新交子,调换旧交子,选C项。排除B项:根据材料“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林、人物等5.【答案】B【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风图样,签了押字,做上暗记。”可知,宋代发行的交子度”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表现有《洛神赋图》的创作。具有防伪标记,排除D项。故远C项。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9.【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明中叶以后出现了-1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研判中考突破·历史信息卷(三)一一答题卡■ ■第1面请注意粘贴三考场号准考证号座位号0门[0][0]条形码粘贴处[1[22[2[2姓名[3][3[4]■[5注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子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栏目填写自己的缺考[6][6]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用2B铅笔在每张答题卡的“考场号”栏门[8]“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事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9][9]缺考信息点由项3.请注意题号顺序。监考员填写选择题答题区2CAJC8]CCJC0]7CACBC0CDJ12CAJCBJCCJCD]17CAJC8JCCC0J 22CAJC8C0JC0]27CAJCBCCCD1,用2B铅笔填涂:3CAJCBJCCJCDJ 8CAJCBJCCJCDJ 13CAJCBJCCJCDJ 18CAJCBJCCJCDJ 23CAJCBJCCJCDJ 28CAJCBJCCJCD32.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所选项:3.填涂的正确方法是:■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红线框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31.(1)(2)(3)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者作任何标记32.(1)第1面(共2面)请勿在此处作任何标记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红线框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2)(3)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33.(1)者作任何标记(2)(3)第2面(共2面)绝密★启用前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研判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 历史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班级 学 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们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那就是从黄帝时代算起的,是黄帝带领着我们民族真正走出四分五裂的所谓“万国时代”,走上了人文大道,因此人们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据此可得出黄帝( )A.通过发明创造造福人类 B. 教民开垦耕地种植五谷C. 奠定华夏文明统一基础 D. 开启大一统的王朝时代2.右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B.各个诸侯国势力逐渐减弱C. 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D. 周天子牢牢控制着诸侯国 时间(公元 年)3.孔子认为:拿政令指导人民,拿刑罚划一他们的行为,这只能使人民不敢犯法,但并不能使他们知道羞耻;拿道德指导人民,拿礼节划一他们的行为,则人民不但知耻,还会越变越好。据此可知,孔子( )A. 主张维护原有政治秩序 B. 赞同用严刑峻法震慑人民C. 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D. 鼓励统治者以礼仪治国4. “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黄老之术”已经过时 B. 统治集团内部存在尖锐矛盾C. 汉朝政治统治的需要 D. 其他诸子思想不受欢迎5.由于魏晋时期社会的动乱、仕途的艰险,文人学士在深深的忧愁恐惧中远离时政。于是, 一种潇洒飘逸、超然旷达的“魏晋风度"在战乱杀戮的时代氛围中翩翩而至。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表现有( )A. 大批量兵马俑的烧制 B. 《洛神赋图》的创作C. 《三国演义》的问世 D. 杜甫等大诗人的涌现6.中国传统社会不像古代欧洲、日本等讲究贵族政治,而是注重社会阶级流动。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省六部制在全国的推广 B. 科举制的创建与完善C. 厂卫制度的确立 D.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7. 《资治通鉴》按时间先后叙述史事,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的经过。这表明此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 )A. 彰显历代王朝的文治武功 B. 展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C. 总结经验教训供后人借鉴 D. 开创编年体的叙史新形式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 历史 第 1 页 ( 共 8 页 )8.据《北宋钱币文化初探》载:宋真宗时,经政府允许,成都16家富户联合发行交子。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林、人物等 图样,签了押字,做上暗记。收到某户交来多少钱,就在交子上登记数目,可作现钱使用。仁宗天圣元年,政府见有 利可图,改由官府发行,设交子务,并规定了使用时间“界”,以3年为一界,界满制造新交子,调换旧交子。下列表述中,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交子最早是政府控制发行的纸币 B. 官府发行的新旧交子不可调换C. 政府发行的交子比民间的更规范 D. 宋代发行的交子缺少防伪标记9.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 时 ( )A. 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 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 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 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10.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 “洋舶互市 ……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 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 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 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11.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 “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 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 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 社会没有广泛支持12.1911年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应苏州立宪派和绅商的要求,在江苏巡抚衙门前挂上“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 的招牌,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都督府命令全省各地的原任地方官照常办事。广西、安徽的革命也大概如此。上述现象能够表明( )A. 清朝官僚拥护资产阶级革命 B. 封建官僚合力推翻清朝统治C. 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 中华民国政权得到空前支持13.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中说: "近代中国的‘沉沦’中有‘上升’, …… 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经济力量、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其中上述"上升因素"起的作用是( )A. 推动了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C.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D. 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4.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 “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 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 是 ( )A.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D. 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 历史 第 2 页 ( 共 8 页 )15.下图是彦涵于1943年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图中四位完全是农民打扮的人正努力托举着一位 穿军装的人正对敌射击,而另一位持枪者正在奋力攀出战壕。在他们的身下, 一个年幼的小孩一只手支撑半躺在地,另一只手高举一枚手榴弹,准备递给上方的游击队员。该漫画( )A. 表达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抗日的信念B. 昭示了中国是抗日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 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D.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形16.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 "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 “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B. 战后组建了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联盟C. 中国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D. 中国要求收回山东主权遭到列强反对17.张謇的航运公司把他的家乡南通变成了产业网络枢纽,虞洽卿的三北公司起自一项家乡交通改善计划,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起步于一家旨在改善家乡经济困境的小企业。材料表明( )A. “实业救国”思潮广泛传播 B. 企业家积极承担振兴社会的责任C. 民间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D.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18.右图为红色文物“ 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面写着: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 )(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D.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A.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C.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19.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 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A. 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 B. 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C.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D. 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0. 习近平指出: “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 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这段话阐明的要点是( )A. 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C. 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D.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真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1.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的安排, 《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 )A. 中美双方都有意改善两国关系 B. 中美双方彻底结束了对抗状态C. 美国仍顽固坚持对华敌对态度 D. 中美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 历史 第 3 页 ( 共 8 页 )22.侯建新在《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中指出: “在地中海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中西部,商品经济的复 苏与发展需要更灵活、更都市化的法律,也需要一种比地方习惯法的适用范围更广、普适程度更高的法律。系统而又缜密的罗马法恰逢其时。”材料主要说明( )A. 欧洲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 罗马法是欧洲法律的源泉C. 罗马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 罗马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3. 中世纪城市学校主要有两类, 一是为工商业者上层市民子弟开办的学校,其目的主要是增强文化修养;二是为手工 业者子弟设立的行会学校,是职业技术学校。可见学校的建立( )A. 是提高市民文化水平的手段B. 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C. 维护手工业行会的根本利益D. 受到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24.有学者说,棉花产业为“工业史上无可比拟的奇观”。观察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图(如下图所示),分析导致15世纪末开始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B.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 三角贸易" 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图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5.18世纪末,西班牙政府加强了边境管制措施,以防止法国的著作涌入。西班牙首相提出了“防疫带”的概念,他说:“法国的大火会像瘟疫一样不断蔓延,并伺机借助媒介穿越边境。”在遥远的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大帝为避免“感染”而赶走了所有已在法国定居的俄国国民。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欧洲政府以隔离政策控制疫情 B. 欧洲君主国防范法国大革命影响C.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扩展 D.法兰西第一帝国受到外交的孤立26.恩格斯曾说: “新生的工业 ……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 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 )A. 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 B. 加速了社会贫富分化C. 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D.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7.下表是美国在1859—1910年期间各种粮食作物产量(单位:千蒲氏尔)变化情况,根据表格可推断美国( )年份 小麦 玉米 燕麦 大麦1859年 173105 838793 172643 158261910年 625476 2852794 1106162 142419增长率(%) 261 240 541 800A. 种植园经济促进农业的发展 B. 国家统一是农业发展的保障C. 东部农业发展速度超过西部 D. 农业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首位28.16世纪的笛卡尔认为,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可以认识世界;而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说明了自然界 本身运动的自然法则控制着物质世界。这些科学的成果,使启蒙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也有一定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是摆脱“神”的控制而自行发展的。这可用于说明( )A. 启蒙运动促使欧洲人文主义的复兴B. 文艺复兴使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C. 人文主义思想被欧洲社会普遍接受D. 科学发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 历史 第 4 页 ( 共 8 页 )思而优 · 专注广东中考研究29. “我是从收音机上听到了珍珠港的消息。我当时十四岁,在读中学。我和父母、两个兄弟和四个 姐妹住在一起。当我们听到这个胜利的消息时,我们都感到振奋。我们没有思考它是如何发生的。”史料出自 Akira Miuri(1911年时他在东京生活)的讲述,可以用来佐证( )A. 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时间B. 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原因C.Akira Miuri 是日本人D.Akira Miuri 对珍珠港事件的看法30.2021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 G20、 联合国除了常规峰会之外,还加开了几次“特别峰会”,5月, 二十国集团举办全球健康峰会。9月,上海合作组织联合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举行阿富汗问题联合峰会。2022 年3月,联合国大会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特别会议。材料表明( )A. 国际组织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C.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D. 全球化是当今主要历史潮流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 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 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 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摘编自马克走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 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 ,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 ( 4 分 )(3)谈谈你对东西方教育发展的认识。 ( 4 分 )32.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致力于民族独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 徐寿多次科考不中,于1862年进入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内河横冲直撞,他十分愤慨, 潜心研究,1866年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因为他无官职,朝廷只给了他“天下第一巧匠” 的称号, ……对于古老的帝国来说,科技不过是当时的“奇技淫巧”。1884年徐寿以布衣终,他的人生经历正是晚 清无数科技人员命运的缩影。摘编自汪广仁《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材料二严复译著 《赫胥黎天演论》封面 1894年,曾留学英国的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译名《天 演论》)。这部译著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进化论观点,严复对原 作通行了再创作,呼吁变革图强,断定因循守旧将会亡国灭种。 《天演论》1896年译成 出版后,很快发行到全国,发行的版本达三十多种,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 ——摘编自任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内容如下:共产党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国民党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1)根据材料一,概括徐寿等科技人员为民族独立所作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寿“以布衣终”的原因。 (4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东西方教育发展的相似之处。 ( 4 分 )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历史第 5 页 ( 共 8 页 )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 历史 第 6 页 ( 共 8 页 )(2)根据材料二,从两则不同类型的史料中提取出相互印证的信息,分析严复译著出版《天演论》产生的社会影响。(4分)材料三 1865—1916年,美国铁路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迅速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产 业结构的变化,凸显了铁路运输的巨大优势,同时,政府通过赠予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铁路发展。到1916年,美 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5.4万英里,超过当时世界其他各国铁路里程的总和,铁路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1916年,美国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整个交通运输周转量的份额达到77%,而客运周转量则达到98%。——摘编自孟祥春《美国铁路的历史沿革与管制变迁》(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修建道路网的功能。 (4分)(3)根据材料三,在国共两党祭黄帝陵文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所代表历史事件与图2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造成的深远影响。33.交通运输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在社会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的500年时间里,罗马人修筑了8万千米的干道 …… 罗马大道的路线设计是 按照城市的军事重要性展开的, 一级城市之间的大道尽量笔直,二级城市用支线连入大道,以此类推。罗马大道从 不修成绕城高速,全部都是穿城而过,完全笔直,便于罗马军队迅速控制城市。随着罗马向外征服,大道的军事用途逐渐下降,经济用途逐渐上升,罗马路网逐渐从运兵网下沉为物流网。罗马境内的商贸及其繁荣和罗马路网这个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的贡献密不可分。—摘编自李筠《罗马史纲》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西葫芦、南瓜、火鸡、花生马铃薯、番茄、玉米从美洲到欧洲、非洲和亚洲红薯、辣椒、烟叶、菠萝可可、豆子、香子兰柑橘、葡萄、香蕉、甘蔗、蜜蜂从欧洲、非洲和亚洲到美洲洋葱、橄榄、芜菁、咖啡豆、桃梨欧洲非洲亚洲美洲)谷物、家畜谷物:小麦、稻米、大麦、燕麦家畜:牛、羊、猪、马(图2“三角贸易”示意图)疾病:天花、流感、斑疹伤寒、麻疹、疟疾、白喉图 1 1500年后世界物种交换示意图(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5— 1916年美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4分)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 历史 第 7 页 ( 共 8 页 )中考突破 · 信息卷(三) 历史 第 8 页 ( 共 8 页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信息卷(三) 历史 试卷.docx 2-信息卷(三) 历史 答案.pdf 3-信息卷(三) 历史 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