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1《荷花淀》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11《荷花淀》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十一、 荷花淀
一.基础知识应用
(一)填空
1.《荷花淀》选自 作者是 ,他的小说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形成一个作家群,被称为“ ”。他的小说有的 美誉。
2.注音 吮 凫 泅
3.解释 藕断丝连:
(二)选择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打点(diǎn) 倾吐(qǐnɡ) 菲薄(fěi) 吮吸(shǔn)
B.蒿艾(hāo) 蛮横(hènɡ) 憧憬(chōnɡ) 凫水(fú)
C.联袂(mèi) 解剖(pāo) 酗酒(xù) 撅嘴(juē)
D.归巢(cháo) 眨眼(zhǎ) 踝骨(luǒ) 围剿(jiǎo)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藕断丝连 和蔼可亲 不卑不亢 一钱不值
B.如火如茶 莞尔一笑 相形见绌 欢天喜地
C.穷兵渎武 铜墙铁壁 虎视眈眈 芦花飘飞
D.不胫而走 书声朗朗 为国捐驱 淀水涨满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凫水(fú) 吮吸(shǔn) 吆喝(yāo) 横样子(hèng)
B.虾篓(1ǒu) 泅水(qiú) 衣裳(shang) 荷花淀 (dìng)
C.打点(dian) 后悔(fuǐ) 惦记(diàn) 俺婆婆(ǎn)
D.撅嘴(juē) 湿润(rùn) 芦苇(wúi) 乳白色(rǔ)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小褂 席篾 傻想 藕断丝连
B.嘱咐 包裹 菱角 织布穿梭
C.摇橹 搭理 纸盒 铜墙铁壁
D.朴愣 警诫 梭鱼 欢天喜地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又扒着船帮 出头来。
②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
③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 出一个人来。
④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 出来。
A.冒 钻 窜 冲 B.露 冲 冒 窜
C.露 窜 冒 钻 D.伸 驶 钻 冒
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用来表示解释的一项是( )
A.“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D.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有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7.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手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借代)
B.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拟人)
C.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拟物)
D.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自在自己的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反语)
8.人物语言体现着人物的个性特征,下列人物的语言与性格特征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④“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要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A.伶俐乖巧 质朴憨厚 老练谨慎 忸怩羞涩
B.忸怩羞涩 心直口快 质朴憨厚 伶俐乖巧
C.忸怩羞涩 伶俐乖巧 老练谨慎 心直口快
D.老练谨慎 忸怩羞涩 心直口快 质朴憨厚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
(甲)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乙)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请摘出乙文中描写妇女们非凡摇船本领的两个比喻句。
10.乙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
11.甲文和乙文中划船水声的描摹,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填空。
①甲段写妇女寻夫未遇的回归途中,轻轻地划船,一橹一橹,一声一停,水声 ,节奏 ;这水声传达出妇女们 的 情绪。
②乙文写妇女们归途中遇到日本鬼子追赶,这时划船声,一声接一声,一声紧一声,水声 ,节奏 ; 很好地表现出妇女们 的品格。
12.对这三段的写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的景物描写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暗示一场激烈战斗将在此展开。
B.乙文的景物描写形象传神,充满寓意:这里是全民皆兵,连荷花都在严阵以待,充满必胜的信心。
C.丙文景物描写创造了一种平静的富有诗意的气氛。
D.甲文景物描写烘托出这群妇女寻夫未遇的失意与无聊之情。
13.乙、丙两文的风格选择分别恰当的一项是( )
A.清新俊逸 B.开朗刚健 C.慷慨悲壮 D.细腻含蓄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二)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三)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4.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做“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15.“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给人怎样的美感?
16.上文写雾诉诸________觉,写风诉诸________觉,写荷香诉诸________觉,多角度写景,所以美感更加丰富。
17.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做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做哨兵?
三.扩展阅读
山地回忆
孙犁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 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
“你怎么骂人 ”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 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 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 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 ”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 ”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 ”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
“说什么 ”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 也是卫生吗 ”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
不会买一双 ”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
“哪里有布呀 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节选自孙犁《山地回忆》)
1.女主人公妞儿在一出场时对八路军战士进行了一系列的刁难和批评。  (1)是真的刁难和批评吗 (2)她的目的是什么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妞儿的性格特征(不超过10字)。
  
3.选文末尾,八路军战士为什么“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四.写作与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珠峰。在距离珠峰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转身独自下山。在离峰项近在咫尺之处,克洛普为什么转身而返?原因在于他预定返回的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而与克洛普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数登上了峰顶,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不过他们都因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葬身于暴风雪。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十一.荷花淀答案
一.基础知识应用
(一)填空
1.《白洋淀纪事》 孙犁 荷花淀派 诗体小说2.shǔn qiú fú
3.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
(二)选择1.B 2.A 3A 4.D 5.C 6.C 7.B 8.A
二.阅读理解
(一)9.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10.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12.D 13.AD 14.(1)把人物的形象与心灵烘托得非常美好。(2)包含着作者对白洋淀及白洋淀人民的热爱。15.朦胧而富有诗意。16.视 触 嗅
17.(1)祖国的大好河山决不容敌人侵犯,人民群众已经严阵以待;(2)暗示下面将有一场战斗发生。
三.扩展阅读
1.①不是。②寻找机会与这位萍水相逢的八路军战士找话交往,并给予真诚的帮助。  2.伶牙俐齿、善良热情。 3.女孩儿雪中送炭式的真诚的关心温暖了“我”,令“我”无法推脱,难以忘却。在这片土地上所遭遇的一切会永远存留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