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上学期议题式教学模范课件 教学设计 课时训练(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 高二政治上学期议题式教学模范课件 教学设计 课时训练(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为核心内容,探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和人的价值等。通过对比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课围绕哲学的起源、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哲的产生、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展开,属于哲学本体论的知识。
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意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践出发、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介绍了与时俱进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在中国发展,并有力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
【教学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理论来源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相关著作。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相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我们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思考: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师: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总议题:从《马克思是对的》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因何而生?
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第一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因何而生?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马克思的成长时代造就了千年思想家-马克思代》并图文分析《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有何历史使命?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思想渊源: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是直接的理论来源,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为其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议学小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必然结果。
(4)社会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2、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身由解放的道学币店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走向成熟
第二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并图文分析《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发展》
议学问题: 结合议上述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什么基本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科学性: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②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他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第三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议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党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议学小结: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毛泽东思想
形成、地位: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精髓:实事求是。
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贡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立、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作用: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知识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2023春·陕西西安·高一长安一中校考期中)习近平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说明( )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实践智慧的结晶
③马克思主义是推动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真理性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得到了充分检验,故①④正确。
②: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而不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创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才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实践智慧的结晶,故②错误。
③: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是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春·江苏无锡·高一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①正确。
②:所有的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该选项的观点正确,但不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
③: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正确。
④:所有哲学都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该选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的关系,但不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原因,④排除。
故本题选B。
3.(2023春·陕西咸阳·高一统考期中)建党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攻克了一个个看似坚不可摧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①在于其深刻改变了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②表明其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③基于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④在于其为解决新时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具体答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②③正确。
①:不是因为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所以行,①错误。
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新时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般方法,不会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2023春·湖北恩施·高二校联考期中)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从这时候开始,我们党开始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也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有广泛影响力
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①②符合题意。
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③错误,排除。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5.(2022秋·福建莆田·高二校考期中)2022年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④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排除① 。
②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②③正确。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产生了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④错误。
故本题选C。
6.(2023春·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一嘉积中学校考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是实践的理论,是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行动的基础
②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③是开放的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④是人民的理论,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社会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行动的行动指南而非基础,①错误。
②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开放的理论,能够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始终站在时代前沿,②③符合题意。
④: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揭露社会矛盾,而不是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社会矛盾。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C。
7.(2022秋·湖南常德·高二常德市一中校考期中)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全面继承
②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思想
③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机械性
④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科学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科学统一,③④符合题意。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全面继承,①错误。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不是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思想,②错误。
故本题选D。
8.(2023春·浙江宁波·高一宁波市北仑中学校考期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马克思主义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④马克思主义是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理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④: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不懈奋斗、追求进步,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理论,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②错误。
③: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而不是决定,③错误。
故本题选A。
9.(2022秋·河南开封·高二统考期中)不同思潮的碰撞,各种理论的辩难,是考验一种思潮生命力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及以后的思想文化碰撞中脱颖而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历程中闪耀着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指导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②作为人类的精神武器,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现实依据
③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因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而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正确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而不是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故①错误。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的精神武器,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现实依据,故②错误。
③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历程中闪耀着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指导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因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而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0.(2023春·陕西咸阳·高二统考期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其原因在于( )
①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②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③马克思主义把握时代脉搏,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④马克思主义完成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详解】②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其原因在于其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正确预见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②③正确。
①:该选项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不构成因果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④:马克思主义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④错误。
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