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教案 【教学依据】[教材分析]本框题内容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本框题主要有两目,其中包括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这是近年来高考中高频出现的考点之一。[学情分析]高三的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比较、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归纳、发散等方面的思维能力,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现实生活联系也比较密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有自己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区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材料,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二)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的,培养国民意识,环保意识。[教学方法]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自主学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交流学习成果,进行更正和点评。[教学构思]一、引入新课(约5分钟)播放视频《低碳贝贝》,导入进入本课课题: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二、展示学习目标:识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三、自主学习(约7分钟)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题:1、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这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2高考广东卷)36.(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四、展示交流(约12分钟)小组展示交流,由小组组长对合作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成果进行展示,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己见。教师更正,点评,根据学生展示交流的情况,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重难点点拨和引导。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总体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科学发展观(1)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地位---重要性。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必要性。(2)是什么?(内涵)①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核心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当堂检测:8分钟1、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A.是低水平的小康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表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 ( )A.经济发展 B.全面发展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3、某校高三(10)班课外兴趣小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同学以“中国的人均占有资源率及资源利用情况”为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走访相关部门等途径,搜集到以下材料。材料一: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及预计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60% 10% 5%2005年短缺 8000万吨 1.4亿吨(进口) 2500万千瓦时 80~100亿立方米注:据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有10种短缺。所谓短缺,是指资源的外贸依存度(即依赖进口)在40%~70%之间,超过70%的为严重短缺。材料二:我国资源利用情况能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矿产资源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15%-25%材料三: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第133位。评价指出:低产量、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8分)(2)你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有哪些?(18分)六、课后作业:完成《新坐标》相应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