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五四运动 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时 五四运动 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
1. 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 ④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1919年6月,上海一商店贴出标语:“忍痛停业,冀救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这一标语声援的是哪一运动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3. 民族觉醒往往激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1919年,这股“民族精神力量”表现为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4.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21cnjy.com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5. 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批爱国的青年学生分别掀起了一场空前的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这两次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②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无产阶级都是两次运动的主力军 ④两次运动都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6. 在五四运动中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是 [ ]
A.知识分子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7.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主要表现在五四运动 [ ]
A.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序幕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D.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8. 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 五四运动促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对德和约”指的是 [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华沙条约》
10. 五四运动期间,中国工商业最发达、工人力量最强大的城市是 [ ]
A.北京 B.天津 C.青岛 D.上海
11. 鸦片战争以来,导致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的历史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抗日战争21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英、美、法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决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21·cn·jy·com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www.21-cn-jy.com
(1)请联系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对“弱国无外交”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2)材料一反映了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第四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
1-5:ADCCB 6-11:DBAADB(共26张PPT)
2014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与青年共度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
导入新课
Q:你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为什么要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
寻源“五四”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中国政府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Q: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庆祝大战的胜利?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宣布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中国派出华工奔赴欧洲战场,担负起军事工程、战地工程以及后方服务等繁重的战勤任务,付出了数万人的伤亡代价。
Q:结合近代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讨论一下当时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兴奋的理由?
(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都是战败国,而在一战中中国是战胜国,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
(2)人们热切希望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巴黎和会全体会议现场
Q: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些正当的要求?
中国代表提出的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
Q:中国正当要求提出之后结果如何?
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Q1: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如此不平等对待?
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的分赃会议,中国积贫积弱已久,弱国无外交,因此遭到不平等对待。
Q2:陈独秀在巴黎和会前后对威尔逊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当你听到巴黎和会上传来的消息,心情又会怎样?
说明中国人对“公理战胜强权”巨大反差的失望、愤怒与不满。它既说明巴黎和会由大国操控一切的本质,也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国家贫弱、国际低的事实。
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欣赏视频《我的1919》
Q:视频中日两国辩论的中心是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是怎么形成?
山东问题
⑴形成:
①19世纪末: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②一战期间:日本山东,强占了胶济铁路和青岛,提出灭亡国的“二十一条”
山东问题的形成与解决
知识链接
⑵解决:
①在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
②华盛顿会议上,日本在归还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收回。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Q:你是如何理解顾维钧所说的“如此之惨”与“ 如愿以偿”的?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成功地陈述了直接收回山东的理由,日本代表则公开了1918年与北洋政府的秘密协定,指出中国参战后向日本借款,中日有密约,中方已“欣然同意”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法对山东问题做出了向日本一边倒的决裁。中国代表团虽然提出强烈抗议,但只剩下是否签字的问题。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竟然和战败国一样,成为任人宰割的俎上鱼肉,所以顾维钧说中国是“如此之惨”,而日本是“如愿以偿”,达到自己的目的。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热切盼望利用战胜国身份取消一些列不平等条约。
小结升华
Q: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导火线?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
(2)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3)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消息传到国内,人们心中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
图说“五四”
学生游行示威
火烧赵家楼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第一阶段
依据两幅图,扎找五四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不平等条约
想一想: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哪一口号?
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曹汝霖(1877年-1966年8月4日),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接受袁世凯的命令,代表政府跟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损害中国主权。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与货币局总裁陆宗舆及驻日公使章宗祥一同被称为“卖国贼”。
章宗祥(1879——1962),1916年任驻日公使,出卖国家主权,向日大量借款,激起全国人民愤怒。1928年后长期居住青岛,在抗日战争期间,于1942年3月始,再次充任日伪汉奸角色。
陆宗舆(1876—1941), 1915年初由袁世凯派遣,曹汝霖一起与日方代表日置益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6月8日,由他在东京与日本换文批准该条约。 成为世人皆知的出卖祖国利益的亲日派。
知识链接
第二阶段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第二个阶段的五四运动的参与者有何变化?
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阶 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 间
中 心
参与者及主力
口 号
斗争方式
结 果
1919年5月4日——6月初
北京
上海
6月初——6月底
学生
学生、工人、商人、
知 识分子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学生被捕
初步胜利
感悟“五四”
三、“五四”运动的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
1.在全国爱国运动的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并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中国代表团作出了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决定
四、“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影响:(1)“五四”突破了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工、学、商参加的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此后,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弘扬“五四”
1.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
精神(核心)。
2.崇尚民主、科学、进步的精神。
3.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五四”精神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五四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背景:一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正当要求却被拒绝。巴黎和
会上外交失败(导火线)
过程
第一阶段: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曹汝霖家,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第二阶段: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学生反帝爱国斗争
结果
1.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性质: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影响:P51
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