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选项]课时教学计划教学 目标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使85%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行进间高低手运球技术,让剩余15%高低手运球技术较弱的学生稳步提高。锻炼学生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和灵敏素质及核心力量。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 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教学 内容篮球——学习行进间高低手运球。课课练——发展上、下肢力量、核心力量。重点接触球的部位,球的落点。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对球的控制能力。场地 器材篮球场一块、篮球41个、标志筒若干个、音箱1个、弹力带若干、小栏架10个。安全 措施运球时注意场地的器材,避免踩到脚。 2、保持好整个课堂的纪律,保证运球时保持好距离,避免碰撞。教学 流程课堂常规 篮球操热身 行进间练习 球感练习 教师示范讲解 行进间高低手运球学习 分层次练习 素质练习 放松活动→总结小评 下课。教学过程导 入 与 热 身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3、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重要作用。 4、队列队形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行为习惯。 5、准备活动:做好身心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使机体迅速进入运动状态。课堂常规集合,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学习目标、内容以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就近见习。 5、安全教育。 二、队列队形:原地三面转法、原地踏步三、热身运动1、篮球操,行进间热身练习 2、球感练习:抛球拍掌接球、手指控球、绕颈部、绕腰部、绕脚部。1、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学习目标、内容和练习要求。 3、安排见习生见习。 4、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5合理的调动队形,准确的下口令。 6、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操热身活动,及时语言提醒学生的动作幅度和力度,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 一、集合队和队列队形图要求:集合要求做到:快、静、齐。 2、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慢跑和篮球步伐形图要求:集合要求做到:快、静、齐。 2、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 3、做准备活动时,动作幅度大,有力,充分拉伸肌肉,活动关节。激 发 兴 趣 导 入 主 题熟悉球性,复习巩固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通过学生练习,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发展学生运球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习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练习方法:原地坐地运球、原地低运球、原地高运球、原地交叉运球。(与音乐结合)要求:运球时眼看前方,球的落地在侧前方。学生展示 要求:学生认真示范,动作到位。进四拍退四拍行进间运球练习。教师讲解练习要求,及时提示动作的规范性。 2、教师评价:对学生组在本环节的表现及时进行点评。 3、运球时注意场地的器材提醒学生护球手抬起保护球,避免踩到脚。听老师口令,按节奏做动作组织原地运球顺序:坐地运球→原地低运球→原地高运球→原地体前交叉运球。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练习拓 展 提 高 体 验 成 功 乐 趣教师通过技术展示引导学生积极练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的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而且能够在不同的练习过渡到对行进间运球认识的种类中得到锻炼,充分展示了自己。分组练习:1、2组① 行进间运球练习,每位同学行进间运球折返。 ② 行进间抗阻运球。练习两人运球腰间弹力带抗阻练习。3、4组 ③ 行进间运球练习(推扶雪糕筒) ④ 行进间运球练习(双手蛇形运球)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与练习要求。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指导学生自定练习内容和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行进间运球的练习方式。 3.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的技术动作给与点评,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游戏要领与练习要求。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及要求,积极参与练习,认真模仿基础较好同学的技术动作,大胆展示个人技术。 组织形式: 一块球场进行练习1、2、3、4组进行分组循环练习。根据学生基础,开始的时候分别对应组并按要求交换练习内容。发展下肢力量素质1、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通过素质练习主要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核心力量、和协调灵敏。素质练习① 俯卧撑击掌 相互击掌,击掌者单手撑地。 ② 原地抗阻蛙跳 用力向上蹲跳连续,辅助者全蹲稳定拉紧弹力带(根据练习者调整松紧度)。 ③ 立卧撑跳跃练习。 ④ 半蹲跳障碍架+加速跑练习。 控制好间隔时间,练习者按教师安排进行练习。1、教师讲解复习练习要求,及时提示动作的规范性和安全问题的提醒。 2、教师对学生的技术动作给与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要求:认真完成练习内容,同学间相互鼓励,两人一组,练习过程中主要间隔,避免冲撞,相互鼓励和保护。恢 复 调 整 身 心通过放松操,学生的心率、身体机能尽快得到恢复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客观的评价。放松操 2、小结与评价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教师语言引导,组织放松操练习。 2、小结评价,表扬鼓励。 3、宣布下课。要求:动作轻松舒展运动负荷平均 心率 125—135次/分练习 密度 60%±5%教学反思篮球课是高中学生较为喜爱的课型。由于能够持器械,且篮球又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运动。所以,在授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同时,本课采用了多样的练习内容来让学生练习运球加强学生球感,克服了单调乏味的特点。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由球性练习到原地高低手运球练习,最后再进行进间的高低手运球的练习和素质练习,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同时,本课中,我的规范准确的示范也起到了引领作用。同学们也更有兴趣,跃跃欲试,让每个学生都乐于进行运球练习。但上完本课,我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如应该让学生的技巧,难点的地方应该找出一至三名学生做正确与错误示范的对比,在感观上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还要注意素质练习分组组织教学和场地的安排,更好的加大练习密度及强度,发展学习素质及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上过这一课后,我感到体育课更要在学生的具体情况上准备的更充分,在场地和器材上考虑的更周密,这节课才能上的更有把握,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身心充分得到锻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