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新课导入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间接测出导体的电阻I =URR=UI电流表又称安培表,电压表又称伏特表,所以,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方法又称“伏安法”。思考:学习目标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课堂探究观察思考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I =UR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AVRR'S电路图实物图4.实验设计(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5.实验要求(4)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值;(1)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5)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样。(3)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6.实验步骤(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3)根据公式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R=UI(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到零刻度。7.注意事项(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完电路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4)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程。测量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238.实验数据例 题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B.在无法估计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时,可用试触法选取合适的量程C.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到使电路中电流最小的位置D.仅测出一组电压、电流的值后,计算得到待测电阻的值D2.如图所示,这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D.该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二、测量小灯泡的阻值课堂探究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2.连接实物图1.设计电路图AVLRS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亮度1233.实验数据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如何解释?结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多次测量的目的:找规律。注意:此时不能求平均值4.分析论证测定值电阻测灯泡电阻AVLRSAVRR'S重点理解: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多次测量的目的:重点理解: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多次测量的目的:思考:比较两次测量的电阻值,你发现了什么?多次测量的目的:求平均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找规律5.比较例 题1.小红在做测定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C.灯泡短路D.灯泡的钨丝断了C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刚一试触 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偏转到最大的刻度,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B.待测电阻的电阻丝断了C.线路某处发生了短路D.线路某处发生了开路C课堂小结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阻值多次测量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找规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