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新课导入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晾干了,这是为什么?樟脑丸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是什么现象?学习目标1、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2、理解霜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3、能对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4、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保保护意识。一、升华和凝华课堂探究生活中的现象:雪人慢慢变小了雪人变小变成水蒸气固体气体温度较低,未达到冰的熔点,无熔化过程直接变成碘的熔点是113.7℃,实验过程中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加热,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100℃,低于碘的熔点,因此碘不会熔化。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1. 实验注意事项固态碘气态碘升华实验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2. 实验过程分析碘颗粒(加热前)固态碘气态碘吸热升华紫色碘蒸气(加热后)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干冰干冰是在固态二氧化碳,熔点为-78.5 ℃,常压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无色)。升华给饮料降温干冰储存箱,可储存物品制作舞台烟雾人工降雨干冰的应用升华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气态二氧化碳小水珠升华吸热遇冷凝华水蒸气环境温度降低遇冷液化小冰晶吸热熔化气态碘固态碘凝华实验凝华实验过程分析气态碘固态碘放热凝华紫色碘蒸气(放热前)碘的结晶(放热后)想想做做3.凝华: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需要放热。4.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冰花的形成霜的形成1. 升华: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需要吸热。2.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晾干了 樟脑丸变小直至消失总结例 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B.夏天,洒在室内的地上的水变干了C.初春的早上,瓦片上出现的霜D.深秋的夜晚,空气中出现的雾A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B.放在敞开的瓶子中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慢慢的变小,最终消失D.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出现的冰花D例 题二、生活中的现象钨丝的变化用久之后灯泡为什么会变黑?窗上的冰花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水蒸气小冰晶凝华想一想: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答案:内侧雾凇水蒸气小冰晶凝华霜前冷,雪后寒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1、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1)灯泡变黑---钨丝先升华后凝华(2)冰冻的衣服会干---冰升华成水蒸气(3)霜、雾凇---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4) 樟脑丸消失---升华2、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获得低温来冷藏食物、人工造雾例 题1、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物降温B.把食物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物降温C.给放食物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B例 题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c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升华(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吸热)凝华(放热)物质存在“三态、六变化、三吸热、三放热”1、三态:2、六变化:3、三吸热:4、三放热: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6.三个温度规律:7.三个条件:①晶体熔化的条件:②晶体凝固的条件:③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②晶体凝固时:继续放热;温度不变。③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达到熔点;继续吸热。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例 题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B.俗话说“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C.衣柜中樟脑丸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D.深秋,公园大道两旁的柿子树上的柿子挂满了白霜C课堂小结熔化升华汽化吸热凝固凝华液化放热升华与凝华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升华(吸热):固态→气态凝华(放热):气态→固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