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0张PPT)第二部分 重要专题归纳专题四 探究型实验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中,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激光笔和铅笔.量角器(2)实验中,可折转的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光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为了使光线更明显,实验应在较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暗(4)实验中,为了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反射光线,应该选择较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纸板.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反射.粗糙漫 垂直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两块纸板在同一平面内靠近0 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不可靠,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实验次数 1 2 3 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9)要研究“光路可逆”,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纸板这一平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11)在图甲中,实验时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纸板上光路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选填序号).②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原创)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1)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________.刻度尺(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较暗 2差(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找到像的位置 完全一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使成像更清晰反射折射 A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靠近不变 无关 玻璃板具有一定厚度,两个面都会成像(11)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像.不能虚(12)小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大小比较12.0 12.0 等大小明据此得出结论:像与物的大小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请对小明的实验作出评价: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等于实验次数太少实验表格中没有带单位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原创)某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______、凸透镜、光屏的______大致在_____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___.烛焰中心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2)小明做了如图的几次实验: 最小、最亮的光斑会聚15.0②图乙中,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______.此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你接下来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正立放大虚在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③当蜡烛放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烛焰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此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能倒立放大实投影仪能实像④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如图丁所示的现象,则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蜡烛向上调(或将凸透镜向下调或将光屏向上调) 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23.0 左 远视 远离远离 B (9)实验过程中,蜡烛在不断燃烧,逐渐缩短,导致光屏中的像向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上(10)如果用纸把凸透镜挡住上半部分,____(选填“会”或“不会”)看到烛焰完整的像,像比没挡住时要______(选填“亮些”或“暗些”).会暗些(11)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透镜做实验,则光屏需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与换镜前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靠近变小实验4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4.(原创)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1)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的温度计.水银(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器材时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时酒精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自下而上需要(3)实验现象:①水沸腾前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______,有少量气泡产生,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______,如图丙中___图;②水沸腾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______,有大量气泡产生,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______,如图丙中___图.升高变小 不变变大 (4)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原因有哪些?对应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原因: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解决方案: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水太多水温太低火力太小倒出适量的水用热水做实验加大火力 0 1 2 3 4 5 6 7 890 92 94 96 98 98 98 96 98798(6)请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可得出水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98小于(8)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______的高温水蒸气上升遇冷______形成的.水沸腾时气泡中的物质是_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水蒸气”或“氧气”).汽化液化水蒸气(9)水沸腾时,撤掉酒精灯,烧杯中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棉网的温度高,水能够继续吸热(10)实验需要测量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多组数据,这是为了____(填序号).①找到变化规律 ②减小实验误差① 实验5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小明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接下来小明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的知识,就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水平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图甲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4)小明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探究猜想③,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将长方体木块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木板上进行实验 2.22.24.40(6)如图戊是小金实验时的情景,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此过程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重力与支持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没有水平拉动木块不是(7)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为了解决上述问不用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读数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己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6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6.(一题多设问)如图是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1)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个图的操作来进行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2)由⑤⑥两图的操作结果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_____有关.深度 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4)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道压强大小的.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 转换法 不是相平大于BA.将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装置漏气(8)如图(c)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①利用该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该实验装置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橡皮膜向____(选填“左”或“右”)侧发生形变可以判断橡皮膜右侧水的压强较大.不是左 变平 实验7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7.小敏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浮力竖直向上(2)比较图b与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3)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__________来研究. (4)在图d与图e中,保持了________________不变,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5)以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控制变量法 A.&1& B.&2&C.&3& D.&4&√ 实验8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若在实验前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调节,直至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___.右水平避免杠杆的重力影响实验,方便测量力臂0 6左端下降方便测量力臂 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了 (5)实验结束后,小强利用如图5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杠杆的自重影响了实验(6)实验中,用如图6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们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___.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D.杠杆受力不平衡√(7)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减小实验误差”或“便于得到普遍规律”).便于得到普遍规律实验9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9.小明在做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如图甲是实验电路图.(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__________.断开开关 电流表没有调零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 电流次数1 0.2 0.2 0.42 0.3 0.3 0.63 0.4 0.4 0.8应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5)小明记录数据如上表所示.他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他得出此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了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 变大不变(7)如图戊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右表是小明实验中的三组数据,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电流表的位置0.3 0.3 1.51.5读错量程10.小明在做“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断开(2)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___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丙.6不同 对电压表调零将电压表接在大量程上的导线改接在小量程上断路短路 不能,因为改接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5)请你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画在下面.实验次数123 2.4 1.4 3.8没有单位得出结论,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正确,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多次实验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实验10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在图甲的○中填上合适的电表符号,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对应的实物连接完整. 断开B(3)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4)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电阻断路 左(6)某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A.实验次数 1 2 3 4 5 60.5 1.0 1.5 2.0 2.5 3.00.1 0.2 0.3 0.4 0.5 0.60.3 1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降低电源电压(或换个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或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未完成的电路完成,且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并在图乙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断开(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电阻短路(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为达到实验目的,滑动变阻器除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大于小于左电压表2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大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降低电源电压(或换个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或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实验11 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液面高度差转换法C 不是 控制变量法电流和通电时间电阻多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使通过容器中发热丝的电流不相同能电流 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12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情况 (1)实验表明通电螺线管内部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磁场.存在(2)如果移走图1中的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消失.不会 (4)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各小磁针的指向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导线的______方向有关.改变电流 正(6)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___(选填“大”或“小”),电磁铁磁性越强.增加大(7)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____(选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____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甲线圈匝数越多(8)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下端是电磁铁的___极. (9)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头针被磁化,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实验13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5.如图所示,小明探究导体在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时保持磁体位置不变. 没有切割磁感线(2)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也不偏转,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电路是断开的 切割磁感线(4)分析比较图中四个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__________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运动.闭合电路切割磁感线 会(6)实验过程中,如果想使电流计指针偏转更明显一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换用量程更小且更灵敏的电流计B.使导体棒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7)小明进一步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运动速度和磁场强弱有关.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是否有关,他应控制__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_,同时观察电流计指针的偏转角度.运动速度磁场强弱(8)如果将灵敏电流计换成______,可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利用该原理可制成________.电源电动机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