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期末测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期末测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3分)新冠疫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境外一些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疫情还需注意防控。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0.1μm,下列微观粒子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新冠病毒
2.(3分)葛洪的《抱朴子》中有云:“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此诗中的“月之东驰”是因为所选参照物是(  )
A.地面 B.诗人 C.月亮 D.云朵
3.(3分)如图所示,是合唱团正在演唱的情景。在演唱的过程中,合唱团的每一位成员所发出的声音不可能做到(  )
A.音调相同 B.响度相同 C.声速相同 D.音色相同
4.(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5.(3分)2022年11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商用客机获得生产许可证,该客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极轻”反映了这种材料的(  )
A.密度小 B.质量小 C.体积小 D.耗材少
6.(3分)2022年2月6日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在0﹣2落后的不利局面下上演3球大逆转,最终以3﹣2击败韩国队夺冠。关于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能在空中持续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踢球时脚感到疼痛,是因为球给脚的力大于脚给球的力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7.(3分)如图所示,用3N的拉力F使木块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始终小于3N     B.若撤去F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C.若F增大为5N,木块仍能保持匀速运动 D.木块以更快速度做匀速运动时F仍为3N
(多选)8.(3分)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
A.潜水器下潜过程受到的重力变大,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变大
B.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C.潜水器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变小
D.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变大
(多选)9.(3分)小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100N的拉力F将重为80N的物体以0.5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拉动20s,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24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0m
B.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50W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8000J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0.(2分)如图维修汽车的千斤顶利用了   原理,小活塞面积为2cm2,大活塞面积为800cm2,当用100N的力作用在小活塞上,能顶起   N的汽车。
11.(2分)2022年2月2日,北京冬奥会比赛在“冰立方”拉开帷幕。如图所示是冰壶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冰壶被推出后还能在冰道上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
12.(2分)如图,质量为200g的平底烧瓶中盛有深度为20cm,体积为3dm3的水,烧瓶的底面积为200cm2,厚度不计,则烧瓶对水平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13.(4分)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8牛、6牛,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增大物体在水中的深度,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4分)如图所示是我国第二艘055型万吨驱逐舰“拉萨号”,它于2021年3月2日正式加入中国海军序列,其综合作战能力在当今世界位居同类舰艇前列。该舰配备112单元通用垂直发射系统,满载时的排水量为1.2万吨,“拉萨号”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在“拉萨号”底距水面4m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Pa。(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2分)泡茶壶壶盖可看做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开启壶盖时,请在B点画出阻碍壶盖转动的力F和动力臂l。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在水表面发生反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17.(2分)如图所示,将一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木块左侧。推动木块压缩弹簧至O点,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0,松手后木块沿光滑水平面从O点运动到B点,随后又被弹簧拉回并在OB两点间往复运动。请你在坐标系中画出:木块从O运动到B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Ep随运动距离s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不计空气阻力)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8.(3分)电动车是家中出行较方便的一种交通工具。为了遮阳和挡雨,许多电动车都安装了如图所示的特制伞,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当电动车以较快速度行驶时人有“向上飘”的感觉。问: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电动车快速度行驶时有“向上飘”的原因。
(2)请你为电动车的骑行者,给出一条安全举措。
19.(3分)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9枚金牌,创造冬奥征战史最佳战绩。跳台滑雪运动员由高处急速滑下,到达赛道底部顺势跃向空中,向前滑翔,最终,稳稳地落在地面。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冲出跳台的运动员为什么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2)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是怎样转化的?
(3)滑雪板为什么又宽又长?
20.(3分)甲、乙两个盛满水的相同水槽静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材质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玩具鸭分别轻放入水槽中,静止时如图所示。请你判断此时两个水槽的总重G甲和G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判断理由。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28分)
21.(8分)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2)实验中,刘伟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刘伟在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将   。
22.(10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为了验证“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一猜想,实验用到的器材有:杠杆、铁架台、细线、规格为50g的钩码10个。
(1)用平衡螺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过程,可以借鉴调节    (填写器材名称)的经验来操作。如图甲所示,当在杠杆左侧挂上3个钩码时,细线对杠杆的拉力是    N,用4个钩码挂在杠杆右侧的    (填写序号)位置后,杠杆水平平衡。记录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度;
(2)保持杠杆左侧的力和力臂不变,改变右侧钩码数并调节细线位置,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后记录相关数据,请在图丙相应位置画出一种操作结果;
(3)继续保持左侧的钩码数和位置不变,当用2个钩码悬挂在杠杆右侧位置5时,发现杠杆并不能保持水平,于是在右侧位置2处又悬挂了1个钩码,杠杆恰能在如图乙所示位置保持静止。你认为此时杠杆平衡吗?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面对这样的实验现象,在接下来的探究步骤中,你面临的困难是    。
23.(10分)在“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小明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图乙和图   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3)分析图甲和图乙,可以得出结论: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选填“A”或“B”)。
A.图钉的一端做的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的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
六.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4.(8分)如图所示,这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满载排水量为4.8×103t,满载时吃水深度为7m。海水密度取1.0×103kg/m3,求:
(1)“深海一号”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
(2)“深海一号”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3)“深海一号”满载时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25.(8分)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火星成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包括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两部分,为了让着陆视器准确进入火星着陆轨道,首先需要环绕器在携带着陆巡枧器的情况下进入着陆轨道,实施两器分离后,着陆巡视器则进入火星大气层,完成系列着陆动作;环绕器则需要迅速抬升轨道,再次进入环火轨道,成为着陆巡视器与地球的通信中继站,进行火星环绕探测,并及时将火星上的图片信息传回地球。
(1)着陆巡视器从距火星表面约100m处,开始竖直向下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着陆巡视器受到的阻力    火星对它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着陆巡视器上搭载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质量为240kg,若“祝融号”在火星表面水平匀速直线行驶,速度为200m/h,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g火=0.4g地,g地取10N/kg)
求:①“祝融号”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N?
②“祝融号”行驶30min做了多少功?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期末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解答】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0.1μm,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新冠病毒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m,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所以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正确的排序是:新冠病毒、分子、原子、电子。
故选:A。
2.【解答】“月之东驰”是说月亮在运动,而月亮正是相对于“游云西行”来说的,它们之间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故所选参照物为云朵;
故选:D。
3.【解答】在演唱的过程中,合唱团的每一位成员所发出的声音可以做到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速度相同,但不可能做到音色完全相同,因为音色是发声体本身的特性,不同演唱者的音色不同。
故选:D。
4.【解答】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极轻”指的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相同体积物体,这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质量小,说明这种材料的密度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解答】A.足球踢出去后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
B.踢球时脚也感到痛,是因为球给脚一个反作用力,球对脚的作用力等于脚对球的力,故B错误;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它们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A、用3N的拉力F使木块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力是一对平衡力,等于3N,故A错误;
B、撤去F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没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C、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木块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
D、木块以更快速度做匀速运动时,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仍然是一对平衡力,F仍为3N,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潜水器下潜时让水进入载水仓,从而增大了自身的重力,当重力大于浮力时,潜水器就会下沉(下潜),潜水器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所处深度逐渐变大,由F浮=ρ液gV排和p=ρgh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不变,受到液体压强变大,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9.【解答】A、由v=可知,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v物t=0.5m/s×20s=10m,
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物=3×10m=30m,故A错误;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3×0.5m/s=1.5m/s,
拉力做功的功率:P===Fv=100N×1.5m/s=150W,故B正确;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80%,故C正确;
D、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BC。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0.【解答】根据帕斯卡原理,
∴。
故答案为:帕斯卡;4×104N。
11.【解答】冰壶被推出后还能在冰道上继续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答案:惯性。
12.【解答】烧瓶重力为:G0=m0g=0.2kg×10N/kg=2N,
水的体积为:V=3dm3=3×10﹣3m3,
水的重力为:G=mg=ρgV=1.0×103kg/m3×10N/kg×3×10﹣3m3=30N,
烧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F=G0+G=2N+30N=32N,
所以烧瓶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1600Pa。
故答案为:1600。
13.【解答】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向上﹣F向下=18N﹣6N=12N;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所处的深度增加时,V排不变,由F浮=ρ水V排g,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将不变。
故答案为:12;不变。
14.【解答】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到满载时“拉萨号”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1.2×104×103kg×10N/kg=1.2×108N;
在“拉萨号”底距水面4m处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4m=4×104Pa。
故答案为:1.2×108N;4×104Pa。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解答】开启壶盖时,B点的阻力F的方向竖直向下;
从支点O向动力作用线的延长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力臂l,如图所示:
16.【解答】过入射点做法线,从而确定了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其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
图:
17.【解答】
由题意可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与物块的动能的总和保持不变,弹簧的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木块在O点时,弹簧的形变程度最大,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E0;推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先逐渐减小,弹性势能减小,在A点时,弹簧恢复原长,弹性势能为0;经过A点后,弹簧的形变程度逐渐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到B点时,弹簧的形变程度达到最大,其弹性势能最大为E0;所以弹性势能先变小后变大,弹簧弹性势能Ep随运动距离s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如下: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8.【解答】(1)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小于下方的空气压强,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即升力,电动车的速度越大,升力越大,以较快速度行驶时有“向上飘”的感觉。
(2)减速慢行、配戴安全帽、遵守交通规则、不安装特制伞。
19.【解答】(1)运动员从跳台末端飞出,由于具有惯性,所以在空中能继续向前飞行;
(2)运动员由高处滑下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所以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滑雪板做的又宽又长,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对雪面的压强,避免陷入雪中。
故答案为:(1)运动员具有惯性;(2)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20.【解答】由于甲、乙水槽相同都盛满水;则水的总重相同。
当两个玩具鸭分别轻放入水槽中,两玩具鸭漂浮,
G排甲=G甲鸭,G排乙=G乙鸭。
水槽的总重=G水﹣G排+G鸭,
所以G甲=G乙。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28分)
21.【解答】(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里采取得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
22.【解答】(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过程,可以借鉴调节天平的经验来操作;
一个砝码的重力为50g=0.05kg×9.8N/kg=0.49N,
则细线对杠杆的拉力:0.49N×3=1.47N;
设杠杆分度值是L,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1.47N×4L=1.96N×nL,解得:n=3,
所以4个钩码应挂在杠杆右侧的3号位置;
(2)保持杠杆左侧的力和力臂不变,改变右侧钩码数并调节细线位置,
设杠杆分度值是L,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
左侧力和力臂的积:0.49N×3×4L=5.88NL,
则右侧力和力臂的积:①0.49N×3×4L=5.88NL;②0.49N×4×3L=5.88NL;③0.49N×2×6L=5.88NL;④0.49N×6×2L=5.88NL;
如图所示:
(3)设1个钩码重为G,杠杆上一格的长度为l,
图乙中,左侧力与力臂之积为:F1l1=0.49N×3×4L=5.88NL;
由侧力与力臂之积分别为:F3l3=0.49N×2×5L=4.9NL,F2l2=0.49N×2l=0.98NL;
故有:F3l3+F2l2=F1l1,即此时杠杆平衡;
在初中阶段,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只有一个动力和一个阻力,不探究多个动力或阻力的作用下的杠杆平衡,即因为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天平;1.47;3;(2)见解答;(3)平衡;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23.【解答】(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故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3)分析图甲和图乙,受力面积一定,乙中压力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可以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A.图钉的一端做的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故选B;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丙;
(3)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B;
(4)增大受力面积。
六.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4.【解答】(1)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得“深海一号”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排=m排g=4.8×106kg×10N/kg=4.8×107N;
(2)根据F浮=ρ海水gV排可得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V排= = =4800m3;
(3)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7m=7×104 Pa。
答:(1)“深海一号”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4.8×107N;
(2)“深海一号”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4800m3;
(3)“深海一号”满载时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7×104 Pa。
25.【解答】(1)着陆巡视器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着陆巡视器受力平衡,所以行驶过程中着陆巡视器受到的阻力等于火星对它的重力;
(2)①“祝融号”在火星表面水平匀速直线行驶,则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牵=f=0.1G火=0.1mg火=0.1×240kg×0.4×10N/kg=96N;
②根据v= 可知,“祝融号”30min行驶的路程:s=vt=200m/h×0.5h=100m;
②“祝融号”行驶30min所做的功:W=F牵s=96N×100m=9600J。
答:(1)等于;
(2)①“祝融号”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是96N;
②“祝融号”行驶30min所做的功为9600J。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