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这两个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一课时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结合地图,说一说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
日本侵华的背景 1 、明治维新 2 、20世纪初…… 3 、转嫁经济危机
日本切切实实的侵华史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就已经开始对中国的侵略了:
1874年5月,即明治维新刚刚完成的第二年,日本就派遣西乡从道等陆海军将领率领日本3600余名侵略军进犯中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1876年,入侵朝鲜,以武力胁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从此朝鲜开始沦为日本的半殖民地; 1879年,吞并琉球;1882年,进一步侵略朝鲜,并制订日本陆军扩军计划,确立中国为日本主要作战对象;1887年,日本参谋部制定《讨伐中国之策略》;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 ,镇压东学党起义 ,蓄意挑起战争,发动甲午战争。战后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割占了中国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
1894.11 从11月21日日军占领旅顺口之日开始,至11月24日止,共持续了4天,先后有2万名无辜的中国人被疯狂屠杀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 蒙古
全中国
称霸全世界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进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
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田中奏折——大陆政策
九一八事变概况
开端
结果
影响
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
北大营
被炸毁的柳条湖路段
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1年
国民党的态度
东北人民的态度
共产党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___事变后蒋至张的密电
结果:东三省沦陷
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
东北人民逃离家乡东北
共产党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派出杨靖宇等共产党员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坚持在东北开展抗击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坚决抵抗



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的态度
不做亡国奴,奋起反抗。
东北人民、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奋勇抗击日本的侵略。
“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九一八事变
嫩江大桥之战
“抱与城偕亡”
影响(作用):中国人民的 抗战开始了。
思考:日本占领了东北后,就此罢手了吗?
“华北独立”
1932年1月,日军进攻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在前线指挥战斗
奋勇抵抗日军的十九路军
上海妇女慰问中国士兵
闸北宝山路一带被炸成废墟
1932年5月5日,在英美法意四国调停下,中日签定《淞沪停战协定》
签定协定后,蒋介石把十九路军调往围剿红军的前线
华北危急!!!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原因:
经过:
性质:
意义:
一二 九运动
华北事变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游行图
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地点:西安
目的: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意义: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张学良,何人也?
他出身不凡——东北王张作霖长子
他年少掌权——28岁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主政东北
他婚姻美满,风流倜傥——深得夫人于凤至的敬爱,
又得赵四小姐的青睐追随
他身居要职——30岁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司令,
地位仅次于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
他长命百岁——活到101岁
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
想一想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放蒋?
杀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