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课件)体育四年级上册(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篮球行进间运球(课件)体育四年级上册(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水平二
四年级
篮球行进间运球
一 、指 导 思 想
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用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通过游戏化教学、跨学科主题式教学等方式,努力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二 、教 材 分 析
本节课选取人教版2013体育与健康水平二篮球教学单元中的篮球行进间运球作为主教材,以体能组合练习作为辅助教材,旨在通过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让学生系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并能将所学到技术动作运用到日常的游戏比赛中,通过“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三 、学 情 分 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运球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采用游戏法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乐于参与到篮球技能学练活动中。
四 、学 习 目 标 :
1.运动能力: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使85%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并能将所学的技术动作运用到游戏比赛中,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2.健康行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通过篮球作为媒介,广交球友,调节自我身心,释放学习压力,养成积极、乐观、不畏艰险的生活态度。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团结同学,共同协作的团队体育精神,以及机智果敢,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
五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手指控球的部位与运球方向。
学习难点:运球的力量与身体的协调配合。
六 、教 法 、学 法
教法:启发引导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教学法、纠错指导法、
表扬激励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一、开始部分,用时2分钟。
教学内容:
(一)课堂常规
1.队长整队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上课内容与要求
七 、教 学 过 程--开 始 部 分
设计意图:
通过严谨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准备部分,用时8分钟。
教学内容:
(一)慢跑(慢跑+后踢腿/侧滑步/高抬腿)
(二)篮球准备活动
篮球操
①踏步压指②体转运动
③全身运动④跳跃运动
⑤整理运动
七 、教 学 过 程 -- 准 备 部 分
设计意图:
1. 在《向快乐出发》的音乐伴奏下,学生沿着场地边线跟着老师一起做慢跑、侧滑步、前后踢腿等热身活动来避免运动损伤。
2.通过动感篮球操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
三、基本部分,用时27分钟。
教学内容:
(一)原地运球练习。
(二)行进间运球
1.推拨球游戏
2.体验行进间运球。绕着球拖运球走一走。
3.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方法
(1)自主练习:不同距离的运球练习
(2)自主练习:运球找朋友
(3)合作练习:运球追逐跑
4.强化行进间运球:迎面运球接力赛。
(三)体能组合练习。
七 、教 学 过 程 -- 基 本 部 分
设计意图:
1.原地运球比赛,目的在于复习原地运球技术动作。
2.学生通过自己尝试行进间运球,思考并讨论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的不同之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归纳出行进间运球的技术要领,从而加深了对行进间运球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教师结合口诀进行讲解示范,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
4.“两人面对面推球”练习,可以有效地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5.走动中/慢跑中的运球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左手运球能力。
6.运球找朋友、运球追逐跑和迎面运球接力赛,提升了学生行进间运球的能力,进一步巩固了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7.在课课练环节,安排了体能组合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既发展了体能,又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部分,用时3分钟。
教学内容:
(一)放松活动
(二)课堂小结
七 、教 学 过 程 -- 结 束 部 分
设计意图:
1.通过放松操达到放松学生的身心的目的。
2.总结时,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引导,让学生知道自己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促使学生身心愉悦的结束本课学习。
八 、场 地 器 材
篮球(5号):36个
球拖:36个
录音机1台
标志杆:4个
九 、 运 动 负 荷
预计运动负荷:130次/分钟-140次/分钟左右
预计运动密度:40%左右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