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遂宁市202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160分,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命·生态·安全四部分,考试时间共140分钟。历史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2.
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宋朝诗人汪洙《神童诗》有云:“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丞相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2.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以下四幅图片提炼主题,其答案最恰当的应该是
A.君权的强化 B.经济的活跃 C.文学的繁荣D.民族的交融
3.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言:“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
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这段话中“种种之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为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4.正确构建思维导图,要求所列要素与史实相符。下列选项中数字与内容的对应能体现这
A.①邓世昌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百团大战
①张自忠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百团大战
①邓世昌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淞沪会战
①张自忠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淞沪会战
5.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某班筹办一期“永远的怀念——走近毛主席”为主题的展板,所选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出席中共一大 ②发表《论持久战》 ③发动秋收起义 ④亲赴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 ③①④②
6.一度陷人困境的沱牌舍得集团于2016年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锅饭、管理因人而异的做法,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在第十四届“世界品牌大会”上,沱牌、舍得双品牌再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该企业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哪一决策密切相关
A.实行公私合营时的赎买政策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动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7.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这部法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大宪章》
8.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其
它史料如文字记载、口述回忆等或由立场的不同,或受环境的影响,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本真。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第一手史料最恰当的是
A雅典卫城遗址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电影《诸神之战》 D希波战争故事讲述
光明中学历史学科社团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进行了资料查阅,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小结发言(如下表),其中属于观点的是
学生 发言
甲同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乙同学 美国内战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丙同学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丁同学 1862年联邦政府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甲同学 C.丙同学 B.乙同学 D.丁同学
10.民主进步与法制完善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体现。为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 各国在法律文献的制定上作出了不同的努力。对各国的“努力”,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确立了“王权至上”的原则
B.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宪法——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C.1912年参议院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戊戌变法的重要成果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1.在电影《我的1919》里,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段话中的“和约”是指
A.《凡尔赛条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九国公约》 D.《开罗宣言》
12.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请运用这种方式对以下四幅图片进行观察分析,我们能得出的整体认识是
A.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演变过程
B.展示了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历程
C.揭示了推动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
D.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4分,共26分)
1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追寻先贤的足迹】
材料一 儒家学派创始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唐太宗也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创始人”是谁?唐太宗对大臣所言彰显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2分)
【回望伟人的身影】
材料二 小刚同学在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论断时,整理了下表部分知识:
伟人 A 毛泽东 邓小平
设想或政策 平均地权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地位或作用 成为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C
请将上表空白处填充完整(6分)
A  
B 
C 
【聆听世界的声音】
材料三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居民的不满。《经济生活报》针对此问题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讨论,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给报社的来信后,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一1991)》等
材料四 ……新政开始大规模千预国家经济活动。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
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赚到的钱购物。
——侯波等《世界博览》2009年第一期
(3)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为摆脱民生困境实施的政策,指出美国政府成立民政工程署等机构的背景。(2分)
【把握时代的脉搏】
材料五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
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2023年3月16日04版
结合材料五和你的思考,请就改善民生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14,探寻历史的踪影对开拓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兴趣小组以探究“强国之路”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邀你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强国之智】
材料一 邓小平南方谈话旗帜鲜明地指出要靠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南方谈话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前景方向,解放思想、加快步伐成为奥论共声,经济社会合 方面活力得到极大解放。——2022年《党建》杂志第六期
材料二 启蒙运动使18世纪成为了“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在理性的引导下齿国人民在1789年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谈话和启蒙运动起到的共同作用。(2分)
【强国之变】
材料三
(2) 根据材料三,请回答:书签1所述内容涉及到哪些领域的变革?书签2所述事件促使日
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4分)
【强国之技】
(3)请在下列备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时间轴上相应的字母处(只填序号)。科技工作者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备选项:①钱学森 ②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③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④为生产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 ⑤发明了汽车 ⑥袁隆平
【强国之梦】
近代以来,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千锤百炼,使中华民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如今的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踔厉奋进!(4)请从“制度创新、改革开放、文化自信、科技强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全方位外交”
或其它角度任选其一, 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新中国史加以论述。(4分;要求: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顺;摘抄示例不得分)
【答题示例】
观点: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论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成功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度,这一制度成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如,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坚持制度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遂宁市202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D D A B B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D A C
13.
(1)“创始人”是孔子; 治国思想:以民为本,仁政 (2分)
(2)
A  孙中山
B 土地改革
C 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之,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政策:新经济政策; 背景:经济大危机。(2分)
(4)以人为本,坚持就业优先,增加收入,控制房价。把握国情实际,注重保障基本民生
14.
(1)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领域:政治、经济;转型: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3)D——④ E ——② F—— ⑥
优秀品质: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验,坚持不懈的精神 ;持之以恒、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观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论述:1978年12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特别是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载人航天飞行、月球探测等国家重点工程,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举办北京第29届奥运会等重大事件,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广大中华儿女的奋斗目标和强大精神支柱。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