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 江南(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教学重点)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3.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重点1. 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教学重点)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准备课件资源。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了解“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新笔画竖钩、竖弯。2. 正确朗读课文。3. 结合插图,初步感受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的美好情景。教学过程Ⅰ 出示图片,引入课题1. 图片导入。课件出示江南水乡的图片,观察图片,你知道这是哪里吗?(江南)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板书:江南)2. 学习生字“江、南”,请学生认读。读准“江”的后鼻音,“南”的前鼻音。课件出示新偏旁“氵”,你还认识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预设:河、湖、海……提示:这里的“江”是指长江,诗中“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设计意图】出示课文相关图片,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江南水乡采莲的欢快场景,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江南水乡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Ⅱ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1. 朗读要求:听范读后,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圈画生字,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再次练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和停顿。(1)注意读准“采莲”,“采”是平舌音,“莲”是前鼻音,“东”是后鼻音。(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齐读课文。【设计意图】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Ⅲ 随文识字,感知文意1.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1)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哪些景物?(莲花、莲叶、小鱼)(2)课件出示“莲”字,认识新偏旁“艹”(草字头)。指名认读“莲”字,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草字头的字?(花、草、荷)你认为带有草字头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和植物有关)2. 池塘里荷花正在开放,争奇斗艳,谁在水里游动?(小鱼)课件出示“鱼”字。这个字多么形象呀,像一条真正的“鱼”。鱼头“ ”、鱼身“田”,鱼尾“一”。生活中你都认识哪些鱼?(鲤鱼、草鱼、金鱼、带鱼)3. 鱼儿都往哪里游?(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课件出示带拼音的“东、西、南、北”,指名拼读。这四个字都是表示方向的。你在哪些词语中见到过这些字?预设:我在“东方、南京、南瓜、西瓜、北京、北方”这些词语中见到过这些字。4.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采”字,请同学拼读,注意:这个字是平舌音。齐读“采”字,怎么记住这个字呢?(上面是个手,在果树上采摘野果,是“采摘”的意思)5. 再次朗读课文,读准节奏。Ⅳ 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1. 学习新笔画竖钩和竖弯。竖钩(亅)从上到下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竖弯( )起笔时稍重,从上往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2. 指导书写生字“可、东、西”。(1)观察生字的书写特点,交流。可:“口”要写得小一些。最后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笔画要写直。东: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略下转折,竖钩沿着竖中线写,最后两笔要左右对称。西:第一笔横较短,方框要写得宽、扁些,最后一笔横封口。注意第五笔为竖弯。(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3)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设计意图】在写好两种新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指导书写,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 课堂小结:初读课文后,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了解到江南水乡莲叶茂盛、莲花盛开,非常美丽。4. 课后作业:建议完成第1课时中的练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巩固学习“东、西、南、北”4个方位词,理解“田田、鱼戏莲叶间”等词句的意思。2. 创设情境,通过演一演等方式理解诗句。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借助图片丰富对江南的认识,进一步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过程Ⅰ 复习巩固,引入课题1. 复习巩固。(1)听写上节课所学字词。(2)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采莲歌《江南》,诗里有迷人的荷塘、嬉戏的鱼儿。大家还记得这首有趣的诗歌吗?谁能把诗歌读给大家听听呢?指名读, 男女生对读。2. 导入课题。这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以及采莲的快乐。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Ⅱ 图文结合,感受采莲之乐1. 自由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思考:我们来到江南水乡,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2. 小组讨论,交流。3. 全班交流。提示: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鱼儿嬉戏、采莲姑娘采莲的江南风光。4. 品读诗歌。(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①你知道“何”“田田”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何:多么。田田:形容莲叶茂盛的样子。(板书:莲叶田田:茂盛)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江南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叶多么茂密)③ 想一想,除了采莲姑娘,还有谁也很开心?(小鱼也很开心)(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①“戏”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预设:“戏”是“嬉戏”的意思。读了这些话,我仿佛看到了以下景象:鱼儿在莲叶间嬉戏。它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②从五个“戏”字的运用中,你能体会到什么?预设:五个“戏”字,写出了活泼嬉戏的游鱼快乐、自在的同时,也表现了采莲人欢快的心情。③ 认识方位词“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表现了什么?诗中一共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游动、惹人喜爱的样子。[板书:鱼戏莲叶间(东、西、南、北):自由、快乐]【设计意图】结合插图,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感受采莲人的欢快心情。Ⅲ 情景表演,积累背诵1. 想象画面,情景表演。(1)引导: 我们也来做一回自由自在的小鱼,摆起尾巴玩游戏,朝着你喜欢的方向游过去吧!(2)播放音乐,角色体验。学生学做小鱼在莲叶间游动的动作,教师随机采访:“小鱼小鱼,你往哪儿游?”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四个句子来回答:“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3)师生合作读古诗,教师读“鱼戏莲叶间”,全班同学齐读诗歌最后四句。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指导朗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3. 课堂小结: 《江南》是一首采莲歌,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的情景,反映了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4. 课后作业:推荐阅读相关内容;建议完成第2课时中的练习题。【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拓展阅读,学习传统文化,积累经典佳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阅读视野。板书设计莲叶田田: 茂盛江南鱼戏莲叶间(东、西、南、北):自由、快乐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论多么小的孩子,他们都有自主做事的愿望,太多的帮助就是束缚,所以教师放手让他们合作自学生字,自己找识字方法,提出自己的质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给他们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教师还通过朗读、想象、演一演等多样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孩子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让孩子在充分展现自我、释放自我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高效、健康、快乐的学习。不足之处:缺乏课堂的常规训练,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