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第二课时)一、浮力( F浮)称重法测浮力1、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浮力的大小①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②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浮=G-F(称重法)3、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1)物体(圆柱体)所受的重力是4N。(2)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2N。(3)图abc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做cd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5)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 (2) (3)D (4)不能4、探究浮力的大小(如图所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F浮=G排液=m排g=ρ液gV排5、浮力计算公式:(1)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2)称重法F浮=G-F(3)漂浮或悬浮F浮=G物例、一重为630N的人漂浮在死海上,则该人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N?他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多少m3?(死海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5×103kg/m3,g取10N/kg)解:漂浮:F浮=G=630N由F浮=ρ海水V排海水g得,6、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大于重力(F浮>G物或ρ物<ρ液),则物体上浮,静止时到漂浮;浮力等于重力(F浮=G物或ρ物=ρ液),则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浮力小于重力(F浮<G物或ρ物>ρ液),则物体下沉。例、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 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受到的浮力B.乙受到的浮力大C.丙受到的浮力大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7、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1)改变物体自身重力;(2)改变液体的密度;(3)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乙甲例、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A.p甲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例、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lO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同步反馈1、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2、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6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A、FB、FC表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大.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别漂浮在水和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请根据木块在水中的情形,画出另一木块在浓盐水中静止时的大致位置和所受浮力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正在下沉,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所受到的力。5、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丁、戊1.2×103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中,小雨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_;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整理实验器材。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1)指出小雨的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______________。(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7、小明同学利用密度为1.5×103kg/m3的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他所用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造成的小船最大排水体积为100cm3.求:(1)他所用的橡皮泥的重力;(2)他所做的小船能装载的货物最重为多大 8、有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1/4的体积露在水面上,若将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时,有3/5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求液体的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