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010年5月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由日本在中国上海建造1:1的“遣唐使船”亮相在日本馆。可是船看上去也不是很大啊!为什么他们要千里迢迢、披风斩浪来中国呢?哇,当时日本遣唐使的船原来是这样的啊!一二世纪时,日本列岛上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最大的是卑弥呼女王统治的邪马台国。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另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4世纪前半期大和国统一了北九州和部分本州。5世纪大体统一日本。一、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公元1世纪前后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出现早期国家公元3世纪中叶大和兴起大和兴起的地方年代尺,理清历史脉络一、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7世纪初,日本首次使用“天皇”称号。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大和国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当今日本,天皇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你了解日本天皇吗?请阅读课本和资料,了解天皇的由来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1.大化革新背景二、大化改新大贵族与劳动者矛盾尖锐贵族之间争权夺利(1).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不安。材料一:统治阶级即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贵族们之间连年征战不断(其原因当然还是为了兼并土地),对朝廷的上供也日益怠慢。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突出表现在朝臣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斗争上。各奴隶主之间连年的兼并战争和日益残酷的剥削导致当时作为主要社会劳动力的“部民”(即奴隶)遭到严重摧残,阶级矛盾非常尖锐,各地奴隶起义非常频繁。材料二:当时的大权贵苏我家族把持朝政、大修陵墓、操纵皇位的继承,并于皇极2年(公元643年)苏我家的苏我入鹿灭掉了主张改革的山背大兄王一家。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 、中臣镰足(藤原镰足)等人在皇极天皇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使节时,于朝中杀死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发动政变(2)皇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铲除了苏我氏势力材料三:日本《日本书记》记载推古天皇三十一年(623)七月:“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意思是:大唐这个国家,法律完备,是个珍贵的国家,应该常常去)日本《日本书记》记载(推古天皇三十一年(623)七月):“以大唐国为蓝本来建立‘法式备定’的天皇制国家”。(3).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材料四: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13次,每批数百人。对于人口不足300万的日本,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当大。使节团成员中有外交官员、僧侣、留学生和工艺、艺术等各方面的人才。(4).归国留学生积极推动改革小结:大化革新背景(1).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不安。(国内矛盾)(2).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国际环境)(3).皇室和改革派发动消灭豪族的政变,强化了中央集权。(铲除反对势力)(4).归国留学生积极推动改革。(推动力量)2.大化革新内容材料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改新之诏》隋唐日本材料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改新之诏》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作用: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国家的管理,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政治基础。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增加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材料2: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改新之诏》经济上,土地国有化,政府分配土地,国家收取赋税。促进经济繁荣。作用作用:制定治国基础,有利于更好的管理国家,确立律令制国家。材料3:668年,日本开始引进唐朝法制体系,以中国唐朝的《永徽律》为蓝图,是一部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建立起律令体制。标志着古代国家的律令法体系初步确立和律令制国家的形成。法制上,制定律令,建立律令制度。鉴真六次东渡在日本传播佛教等除了以上方面日本还学习了中国的哪些方面呢?鉴真东渡示意图中国:岳阳楼日本:京都平安神宫建筑服饰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服产生了影响。日本书法(空海《风信帖》)书法中国书法(唐·欧阳询《张翰帖》)中国唐朝铸币日本的铸币日本仿唐朝第一次铸造的铜币“和同开珎(宝 )”,即“开元通宝”的简称。铸币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就是利用汉字的草书与楷书的偏旁创制的。文字唐长安城平面图平城京平面图城市布局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城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等有学者认为,向日本人这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实属罕见,这反应了日本民族什么特点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善于学习的特点。3.大化革新意义这次改革使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三、庄园与武士阶层大化改新后的数百年日本土地制度日益被破坏,豪强贵族纷纷建立庄园,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蓄养武士,逐渐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影响了此后日本历史的发展进程。日本大化改新背景内容影响:10世纪的日本社会矛盾尖锐大唐王朝高度繁荣,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皇室和改革派发动政变,铲除反对势力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国有,定期收税;庄园武士阶层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课堂小结法律上,制定律令,建立律令制度。兴起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化改新思考:1.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 度和方法?2.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课后探讨,以史鉴今:材料一:大化改新后,日本在教育、宗教、建筑、美术和文学等各方面都积极汲取中国文化。材料二:日本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照搬中国的科举制度,没有建立导致国家混乱的宦官制度。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练习1、选择题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2.5世纪,统一日本的是 ( )A.倭奴国 B.大和 C.日本 D.高丽3.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 )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 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C. 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D. 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 )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5.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①编订日本的律令发典 ②建立郡县制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农民转化为国家公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7..大化改新在日本政治史上的最主要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 ) A.消除了封建割据,完成了国家统一 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改革的成果C.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政体 D.削弱了世袭贵族的势力二.材料题8.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 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收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第三……请回答:(1)上述法令是谁在何时颁布的?这次改革取法于哪个国家?(2)材料所反映了这场改革的什么内容?(3)日本这场改革最终取得了成功,今天学习这段历史,对你有何启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日本的大化改新.ppt 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练习.doc 大化改新.flv